王東冉
【摘要】在歐洲古典主義時期,有一個偉大作曲家莫扎特,他的歌劇為人類音樂藝術的發(fā)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再不要去做情郎》選自莫扎特創(chuàng)作的歌劇《費加羅的婚禮》,是一首非常著名的男中音歌曲。本文就此篇經(jīng)典唱段《再不要去做情郎》為例,淺析其中詞章的語言美、曲作的旋律美與演唱的聲腔美。
【關鍵詞】莫扎特;《再不要去做情郎》;語言;旋律;聲腔
【中圖分類號】J832 【文獻標識碼】A
一、《費加羅的婚禮》詞曲作家與創(chuàng)作背景
加隆·德·博馬舍(Pierre-Augustin Caron de Beaumarchais,1732.1.24—1799.5.18)原名彼埃爾·奧古斯旦加隆,法國作家。13歲便輟學在家,但是他勤奮努力,立志要成為知識淵博、才華橫溢的作家、社會活動家。博馬舍的平生處在法國政治經(jīng)濟發(fā)生龐大變革的期間,也是法國從封建社會走向資本主義社會的期間。博馬舍是法國繼莫里哀之后又一杰出的喜劇作家。《費加羅的婚禮》是博馬舍在十八世紀三十年代創(chuàng)作的“費加羅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當時的法國剛好處于大革命之前,這部歌劇于1784年4月27日在巴黎法蘭西劇院進行首演,原作批評和諷刺了法國革命前夕上流社會的腐朽和墮落。莫扎特所請的劇本作家洛倫佐·達·彭特是那時的宮廷詩人,他將腳本寫成輕快的喜歌劇,獲得了皇帝的批準,終究皇帝在第二年為了緩解國內(nèi)的一些沖擊而口頭同意改編后的歌劇可以上演。
二、《再不要去做情郎》美的總體構成
(一)詞章的語言美
《再不要去做情郎》這個選段在整部歌劇第一幕的結尾處呈現(xiàn)。劇情描繪到聲樂教師巴西利奧告訴伯爵凱魯比諾藏在蘇珊娜的房間里,伯爵怕與蘇珊娜在花園約會的事情被凱魯比諾說出,他惱羞成怒決定讓凱魯比諾馬上離開他的家,就要把它派去參軍,正巧費加羅出現(xiàn),便機智地幫助凱魯比諾解圍,并提出了自己的忠告,唱出了這首歌曲。
這首詠嘆調(diào)的歌詞言簡意賅、層次分明。樂曲一開始的A段“從今后你不要再去做情郎,現(xiàn)在你論年紀也不算小。男子漢大丈夫應該當兵,再不要一天天談愛情?!辟M加羅開門見山,以一個兄長的身份對凱魯比諾進行規(guī)勸,表現(xiàn)出了費加羅勸說其去當兵的真摯情感,也隱含對凱魯比諾這個不懂事的孩子的取笑成分。雖然表面上是在訓斥凱魯比諾但是實際上又在暗示伯爵不要到處沾花惹草,表現(xiàn)出費加羅男子漢的氣概和心思縝密的兩面性。從意大利的發(fā)音來看,每一句最后都是落在元音“o”上,顯示出了作詞的歸韻美。
經(jīng)過一小段的間奏進入B段,此段較短,“從今后你不要再去做情郎,現(xiàn)在你論年紀也不算小。男子漢大丈夫應去當兵,再不要一天天談愛情?!泵枋龀鲑M加羅誠懇勸說凱魯比諾但同時也暗中挖苦了伯爵的種種陋習。整篇段落的歌詞非常有故事性,表現(xiàn)出了費加羅規(guī)勸凱魯比諾當兵的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并在故事的敘述發(fā)展中塑造出了具有鮮明性格的人物形象,幽默樂觀、有勇有謀,體現(xiàn)出了詞章的語言美。
(二)曲作的旋律美
這是一首古典回旋曲式的詠嘆調(diào),C大調(diào),全曲一共分為115個小節(jié),4/4拍,急速快板,使用的是三段體的結構,并運用進行曲風格寫成,曲調(diào)明快有力,節(jié)奏強弱分明。A段前有三拍前奏,是背景鋪墊、提示速度、暗示情緒和風格的引子。運用了活潑的快板,連續(xù)的八分音符,預示了樂曲歡快的個性。A段為樂曲的主題句,一共出現(xiàn)了三次,音樂來源于一首古老的士兵歌曲,顯示出了生氣勃勃的進行曲風格。熱枕而且具備英勇豪放的情感。
(三)演唱的聲腔美
速度與力度的處理以激勵凱魯比諾當兵為主題的歌詞內(nèi)容,配合著進行曲的風格,演唱時語氣堅定、鏗鏘有力,句與句之間保持連貫,富有動感。所以,節(jié)奏的流暢與明快,才是本曲的主要藝術要求。在力度中,歌曲A段的“男子漢,大丈夫,應該當兵”,在譜例上,演唱的過程中應做漸強的處理,體現(xiàn)出了費加羅的男子氣魄,與凱魯比諾形成強烈對比。在速度中,歌曲C段的中間出現(xiàn)一段速度很快的歌詞,并且字數(shù)很多,音符時值段,在唱這一段的時候只有吐字清楚、斷句分明,才能表現(xiàn)出這首歌簡潔明快、唱中帶說的特點
三、結語
本文經(jīng)由作詞、作曲及演唱,對《再不要去做情郎》進行了美學的淺析。我們可以初步感受到莫扎特無論是從歌曲結構還是創(chuàng)作技法上都體現(xiàn)出了天才般的創(chuàng)作才能。我們演唱者也需要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自身素質(zhì),不僅有助于我們對作品的理解,更有助于將歌曲升華或是二度創(chuàng)作,并沉浸在音樂中,感受音樂的美。
參考文獻
[1]余篤剛.聲樂藝術美學[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