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
【摘要】現代高校在開展舞蹈教育時,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按照傳統教育模式進行,這樣不僅不能夠保證教育效果,而且還不利于民族舞蹈的傳承。針對這一現狀,本文在針對高校舞蹈教育現狀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對如何有效傳承民族舞蹈藝術進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對應的傳承措施。
【關鍵詞】舞蹈教育;傳承措施;民族舞蹈;舞蹈藝術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在當前高校舞蹈教育實施過程中,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直接按照傳統教育方式進行。通過對當前高校舞蹈教育現狀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當前舞蹈教育相關內容實施時,很多教師為了能夠從根本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集中到舞蹈教育當中,會選擇一些現代舞蹈進行教學。
一、我國現階段高校舞蹈教育情況分析
舞蹈教育本身是肢體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在舞蹈中能夠體現出一定的情感,所以舞蹈技能的訓練在舞蹈教育中不僅是基礎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重點部分。但是在針對當前高校舞蹈教育情況進行分析時可以看出,很多高校在舞蹈教育中,雖然重視專業(yè)技能訓練,但是卻忽視了理論教育,特別是一些藝術欣賞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舞蹈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理論與實踐同樣很重要,特別是對于舞蹈這門學科而言,更是如此,只有讓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技能水平都達到一定標準要求,才能夠保證學生在人文素養(yǎng)得到有效培養(yǎng)的基礎上,強化其本身的舞蹈實踐能力。除此之外,在當前高校舞蹈教育實施過程中,與其他人文學科教育之間已經逐漸呈現出一種脫節(jié)現象,這樣不僅不利于學生情感的培養(yǎng),而且還會對學生在舞蹈中的情感表達產生一定的限制性作用,這樣就會失去舞蹈教育的意義。
二、民族舞蹈藝術在高校舞蹈教育中的意義分析
在當前高校舞蹈教育實施過程中,為了將民族舞蹈在其中起到良好的傳承效果,將民族舞蹈的意義在其中發(fā)揮到最大。在高校舞蹈教育中,要將兩者進行有效結合及為學習和繼承民族舞蹈文化提供有效的教學資源。這樣不僅能夠從根本上為不同地區(qū)的民族舞蹈文化起到良好的保護性和傳承性作用,而且還能夠豐富高校舞蹈教育的內容。與此同時,為了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促使民族舞蹈文化能夠得到良好傳承,可以將其逐漸引入到專業(yè)課程當中,這樣能夠為民族舞蹈傳承提供良好的空間。比如土家族現有的民間舞蹈主要包括擺手舞、穿花、花燈舞等等,這些少數民族民間舞蹈是當地少數民族特有的一種社會倫理、宗教信仰等一些精神文化的重要表現方式,其本身的藝術欣賞價值非常高。
三、高校舞蹈教育中民族舞蹈藝術傳承的具體措施
(一)建立合理的專業(yè)課程設置
在針對高?,F階段的舞蹈教育問題進行分析的時候,通過對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可以看出,在當前很多教學大綱計劃模式都是按照傳統教育行業(yè)普遍采用的方式進行具體教育實施。雖然這種傳統教育模式的應用,能夠保證課程的順利實施,按照相關規(guī)定流程進行具體操作,但是這樣就會導致專業(yè)課程變得單一化,還在教育中能夠體現出一定的局限性特質。在當前現代高校舞蹈教育過程中,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知識面越來越廣泛,單純利用傳統教育模式進行教學,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對舞蹈教育的重視度提升不上去。在這種情況下,高校舞蹈教育專業(yè)的教師以及相關人員應當對現階段的專業(yè)課程重新編排,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讓專業(yè)課程能夠符合現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還能夠在其中體現出民族舞蹈藝術在其中的重要性。通過對現狀分析可以看出,在當前高校舞蹈教學在實施過程中,無論是在教材或者是在課程設置上就已經存在問題。首先是教材,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應當將現有的一些民族舞蹈素材融入到教材的編寫當中,這樣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實現理論知識的有效學習,而且還能夠強化其本身的實踐操作技能水平,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其本身的舞蹈水平。在這種情況下,學生不僅能夠積極融入到舞蹈教育當中,而且還能夠在實踐中促使學生舞蹈表現力、視野等有所提升。與此同時,在這一基礎上,還要從根本上對現階段高校舞蹈教育存在的問題積極面對,適當的情況下可以借鑒一些國外有針對性的民族舞蹈有利因素,這樣能夠為我國舞蹈教育內容的開展和專業(yè)課程的設置提供一定的輔助性作用。其次是課程設置,在針對當前高校舞蹈教育課程設置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可以看出,在當前應當著重加強對課程的理論建設。在當前高校舞蹈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教師將重點放在了舞蹈技巧教學上,但是卻忽視了舞蹈教育理論在其中的重要性,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專業(yè)技能水平之間相差甚多。因此,針對這一現狀,在具體舞蹈教育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在民族舞蹈理論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讓學生能夠通過學習認識到更多關于民族舞蹈的相關理論知識。
(二)創(chuàng)建多元化教學方法
在當前現代高校舞蹈教育實施過程中,一些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學生在學習時的個性化需求,同時還很容易對學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影響和負擔,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需要與時俱進,與現狀進行有效結合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需求。首先是組合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在當前應用比較廣泛,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主要是元素、動作、斷句、組合、片斷,按照這一流程順序進行具體操作。這種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整體性和靈活性特征,在實際應用中能夠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在該方法的實際應用過程中,其本身在整體性方面能夠將學生之前所學習到的所有知識、體態(tài)、動作以及步伐等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結合,這樣能夠讓學生形成自己獨有的思維模式和感悟能力。除此之外,靈活性特征的體現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教學需求作為基礎,與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結合,這樣才能夠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
(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在高校舞蹈教育實施過程中,為了將民族舞蹈藝術有效融入其中,除了要建立合理的專業(yè)課程設置、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之外,還需要在實踐中促使教師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提升。教師本身的一些行為在潛移默化的作用下能夠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所以教師素質和專業(yè)技能水平需要達到一定標準,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榜樣作用。比如在教學維吾爾族舞蹈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佩戴一些細長小辮子的八角帽,并且穿上維吾爾族的衣服,同時在進入教室的時候也要相對應的行維吾爾族禮。利用這種方式引入教學內容,不僅能夠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維吾爾族人日常的生活習性,而且還能夠通過自己的琢磨和實踐深入了解維吾爾族舞蹈的動律體態(tài)特征,這樣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高校舞蹈教育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對民族舞蹈的重視度,將其有效地融入到舞蹈教育中,這樣不僅能夠對民族舞蹈藝術文化起到良好的傳承作用,而且還能夠讓學生意識到民族舞蹈的重要性。在具體實施中,高校應當建立合理的專業(yè)課程、創(chuàng)建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同時要加強教師本身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這樣才能夠最大化利用將民族舞蹈資源。
參考文獻
[1]李韻藏.西南少數民族舞蹈在高校專業(yè)兀傲教育中的傳承研究[J].藝術教育,2014(11).
[2]李韻藏.四川少數民族舞蹈在新形勢下發(fā)展途徑的探索[J].音樂時空,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