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樂感審美對于學習鋼琴的學生來說很重要,在新時期的高校課程中,如何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樂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教師要根據中國鋼琴音樂作品獨特的發(fā)展歷史,為高校音樂的教育提供全新的教學平臺,全面提升學生的鋼琴學習技巧,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本文從新時期的角度,對高校鋼琴教學做一些特殊的研究和分析,并分享一些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高校 鋼琴 審美教學 模式
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在練習樂曲、音階和練習曲的時候,教師都要讓學生感受到每一首鋼琴曲目自身獨特的創(chuàng)作特征和藝術情懷,適當的時候可以加入適當的表情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趣味。只有激發(fā)了學生對鋼琴的熱愛和興趣,才能在展現中國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歷程時,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加強學生對鋼琴作品的感知力和理解力。
一、注重鋼琴審美教學理念,提高學生的鋼琴學習意識
培養(yǎng)學生對于鋼琴的審美,要鼓勵學生在適當的場合進行表演,把自己融入鋼琴的氛圍中,提高學生的鋼琴學習意識,這樣才可以使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讓學生流露出一種別具一格的藝術情懷和特點,他們的自信心也會得到一定的提高。完善的教學步驟,可以使學生心中有歌,感受多彩而豐富的音色,然后教師就可以采用相應的觸鍵方法,運用當前音樂教學理念和方法相結合彈奏教學,形成特色鮮明的鋼琴課堂主題,最終把如歌的旋律從心中轉移到手指上,再植入學生的思想中。
提高學生鋼琴學習意識的教學活動是多種多樣的。如教師示范鋼琴演奏、帶領學生觀摩音樂會、自由搜尋音響資料等。至于鋼琴演奏時,無論是在對比及力度上,還是在音色和情緒上,都要充分配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聽所學曲子的旋律,不但能吸引學生的眼球,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感。所以教師必須通過課堂活動來激發(fā)學生內在的情感,比如可以利用媒體播放器把《抒情小曲集》、馬水龍的《雨港素描》、王建中的《繡金匾》等為學生進行演示教學。
二、豐富鋼琴審美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
為了豐富鋼琴審美教學內容,老師有必要通過實質性的音樂來撥動學生的心弦,讓學生對一些著名的鋼琴作品適當了解,豐富學生的審美感知。比如舒伯特的《圣母頌》,貝多芬的《歡樂頌》《致愛麗絲》,賀綠汀的《牧童短笛》等,都是經典名曲。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能得到美的享受,豐富自身情感,對課堂的教學氛圍也有一定的渲染作用。
鋼琴是一種藝術,更是一種情懷。教師要通過各種音響和“通感”作用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再根據演奏者的演奏技巧和審美情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全身心地融入音樂作品中,自由感受,跟著教師的教學步驟來感受旋律優(yōu)美、曲調舒展、婉轉悠揚、節(jié)奏動人的鋼琴曲。只有真正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望,才能直接強化學生的鋼琴學習行為,給學生不一樣的藝術感受,真正激發(fā)學生內心的藝術情懷,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強化鋼琴審美教學實質,保證學生的鋼琴感知質量
多聽、多看、不放過任何表演的機會,這些都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學會用有力的斷奏來表達鋼琴曲目中各種威嚴、憤怒,強化鋼琴審美教學實質,保證學生的鋼琴感知質量。有的鋼琴曲也會用較慢的連奏來表示一種憂傷,比如英國詩人瓦爾特·司各特的敘事長詩《湖上美人》中的《愛倫之歌》等。因此教師要學會根據不同種類的鋼琴曲目來感染學生,讓其用快速輕巧的指頭彈奏來表達自己內心深處歡快、隨心所欲的情緒。鋼琴彈奏是以鋼琴的音樂美為核心的,而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之余,感受音樂需要以全身多個器官和肢體的協(xié)調配合。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一定要幫助學生感受各種曲調之間的音樂節(jié)奏。
有的電影或者音樂劇能夠感染學生。比如《海上鋼琴師》《我是歌手》《梁山伯與祝英臺》《羅密歐與茱麗葉》《貝多芬交響樂》等,這些都是極好的教學材料,能訓練學生帶著表情進行彈奏,自覺地感受鋼琴曲目中的藝術情懷,欣賞不一樣的獨特美,展示自己良好的表現。教師要對練習曲和樂曲做好表情記號或力度記號,才能方便跟上課堂的步驟,并引導學生有規(guī)律和全面地了解中國鋼琴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點和藝術情懷。
一般來說,盡管鋼琴曲目千變萬化,但是再簡單的樂曲或者練習曲,都有一定的文學價值和演奏意義。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對比和研究,注重民族風格與民間音調相結合的鋼琴曲,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學習技巧??偠灾?,在課堂中,教師要不斷豐富鋼琴審美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鋼琴演奏技巧,并利用各種豐富多彩的文化探究活動來強化鋼琴審美教學實質,加強鋼琴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點分析,保證學生的鋼琴感知質量。
參考文獻:
[1]崔洪遠.鋼琴演奏中的音色審美[J].藝術百家,2016(11).
[2]關婷婷.鋼琴表演藝術中審美意象分析[J].參花,2018(02).
(作者簡介:王卉,女,碩士,四川音樂學院繼續(xù)教育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音樂教學)(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