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科琦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精神氣象。它包括學校傳統(tǒng)、辦學思想、管理理念、校訓、校風、教風、學風以及精神文明建設,體現(xiàn)于學校建筑風格、校園景觀、人文景觀、行為習慣、精神面貌等宏觀與細節(jié)當中。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不可缺或乃之長期致力打造的深層次的重要工作。近十多年來,徐聞縣實驗小學植根于傳統(tǒng),著眼于未來,立足學校實際,以“給每個孩子播種希望”為辦學理念,倡導儒雅人品,在汲取建校58年深厚文化積淀的基礎上,凝聚全校師生的智慧,確立了以“創(chuàng)建儒雅文化,打造溫馨校園,培育時代新人”為主題的校園文化,開展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做了大膽的嘗試與大量工作,成為實現(xiàn)學校辦學目標的強大動力和引擎。下面是徐聞縣實驗小學在創(chuàng)建特色校園文化工作中的思考、實踐與成效。
儒文化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它是“心性”哲學,這是它精神性的根本一面,它不同于經(jīng)驗知識,來源于實踐的總結和理性的推理,而是來源于思想的領悟和自我的直覺。儒雅文化是從儒文化中變革、創(chuàng)新、發(fā)展出來的,它汲取儒文化的精華,棄其糟粕,變古為今用。儒雅文化的本質是把人的心性即思想教化成純真、純美的靈魂!
儒雅文化注重人的性情發(fā)掘,培養(yǎng)人的崇高和偉大。所以徐聞縣實驗小學把儒雅文化作為校園文化,是符合教育的本質,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功利主義盛行,浮躁心態(tài)泛濫之時,更需要提倡儒雅風范。 儒雅文化成為新時代的新品行、新風尚。該校創(chuàng)建儒雅文化的宗旨就是使受教育者自覺鍛造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新型人才。
創(chuàng)建儒雅文化是多維度多視角跨時空的綜合性文化工程,它需要正確的思想理念作為指導和持之以恒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工作作為保證。徐聞縣實驗小學具體做了以下工作。
(一)確立儒雅文化理念
2000多年前的孔子創(chuàng)立了儒家思想,堪稱經(jīng)典。孔子以大海般淵博的學識,“和而不同”的包容胸懷,“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誨人不倦”的高尚師德,博得世人尊為“萬世師表”。而孔子具備的這種人格形象也就成為“儒雅”的重要標準。
儒雅是指學識淵博、知書達禮、氣度溫文爾雅。儒雅教育就是通過以人為本的教育,提高人的整體素質,使之成為外表優(yōu)雅、內涵博雅、談吐文雅、舉止典雅、氣質高雅的人;儒雅教育實質上是一種多元整合融通的教育。儒雅文化就是通過營造儒雅環(huán)境文化、樹立儒雅價值觀、培訓儒雅教師、培育儒雅學生、開發(fā)儒雅課程、創(chuàng)建儒雅課堂等教育手段、教育內容等方面,構成的一整套具有儒雅特色的育人體系,從而形成學校教育特色。這就是該校確立的儒雅文化理念。
(二)寓“儒雅文化”于辦學理念和“一訓三風”之中
儒雅文化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教育。當確立了儒雅文化理念之后該校就立足學校的實際,把儒雅文化滲透于學校教育的各個渠道,尤其是寓于“給每個孩子播種希望”的辦學理念,“品學兼優(yōu),學做真人”的校訓,“明理、崇德、勵志”的校風,“關愛、精業(yè)、啟智”的教風和“樂學,慎思、篤行”的學風之中。同時致力于“弘揚儒雅之風,建設儒雅校園,培養(yǎng)儒雅少年,成就儒雅教師”的管理實踐和探索,形成魅力校園文化特色,引領學校的和諧發(fā)展。
(三)合理布置校園文化區(qū)域
根據(jù)學校校園實際情況,徐聞縣實驗小學合理布置了校園內各文化功能區(qū)域,形成以中心大道為主軸,按南北布局分為教學區(qū)和運動區(qū),在不同區(qū)域按不同的功能分別建立儒雅文化區(qū)、書香文化區(qū)、樓層文化、宣傳欄文化、技能文化等,給人們在視覺上呈現(xiàn)了強烈的文化環(huán)境。
(四)構筑“儒雅文化”景觀
在創(chuàng)建儒雅文化中,徐聞縣實驗小學注重以建筑物的風格來展現(xiàn)文化內涵。比如:該校以大道為中軸線,校門兩邊石頭各刻有學校宣傳口號,大道兩旁是宣傳欄及孔子畫卷;在中軸線以北設置儒雅廣場、耕讀園(內設耕讀亭、傳統(tǒng)農耕工具圖及本土農作物種植區(qū))、樹三立、“一訓三風”宣傳欄、思源池、儒雅壁(壁掛儒家六德、六行、六藝,下面有蓮花池)、翰墨飄香專廊(內設唐詩、宋詞、元曲及書法臺)、樹陰文化(有棋臺、書柜、書法臺);中軸線以南設有儒雅法治文化專欄、儒雅園、儒雅亭。這樣的布局,既美化學校校園,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區(qū)域。具體建筑如下:
1.建設校園雕塑,強化直觀文化視覺
雕塑是一種最能直觀體現(xiàn)文化主題的環(huán)境物像,因為雕塑有形象、有意境、有啟迪。該校建設雕塑,包括平面雕、石雕、名人雕像、中國象棋與圍棋、軍棋雕石、雷鋒雕像等,每件雕塑都有一種內涵的意義和解釋詞。
2.建設文化長廊。該校建筑的文化長廊有:學校門口東邊的儒雅法治文化長廊,南邊的翰墨飄香專廊,還有在教學樓各樓層設有一樓一文化(一樓為儒雅文化、二樓為德文化、三樓為禮文化、四樓為勤文化、五樓為美文化、六樓為夢文化)。
3.依托自然,建設農耕樂園
該校利用自然條件,在辦公樓與圍墻之間的空地里建設了一個農耕樂園。
(五)培養(yǎng)儒雅教師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在我國,教師從古至今都是知識的象征、行為的表率,承擔著“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歷史使命。
培養(yǎng)儒雅教師,首先該校要求老師要學識淵博。儒雅是學者身上散發(fā)出來的獨特人格魅力。滿腹經(jīng)綸、才高八斗、談吐得體、思維敏捷,這些儒雅的“標簽”都源于精深的學問。而由淵博的學識所激發(fā)出來的內心對生活態(tài)度、生活品位、道德標準的高尚追求,更能令學生由衷敬佩進而信服,達到親其師、信其道、效其行、善其學的和諧狀態(tài)。所以老師們要有終身學習的意識,讓自己的知識處于不斷更新的狀態(tài),不斷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使自己知識充盈、能力高強、教藝精湛;要與時俱進,超越自己,超越過去,多讀好書,做書香型教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堅守自己純潔的精神家園。
培養(yǎng)儒雅教師,第二是要求老師要為教以德。教育的首要目標是“立德樹人”。德是社會發(fā)展進步之本,也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之本。我國傳統(tǒng)教育思想最核心的內容是孔子提倡的“仁”字,孔子對于“仁”的解釋是“仁者人也”,孟子對“仁”的理解則為“仁者愛人”。為教以德就是牢固樹立“以服務學生為核心,以教書育人為根本”的思想,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關愛學生的生活,關注學生的內心,對優(yōu)秀的學生表揚、鼓勵以求錦上添花;對暫時落后的孩子更要關心、激勵,時刻不忘雪中送炭。為教以德就是用自己的示范行為教育學生,做孩子們的道德表率,用愛包容學生的不足,用愛去激勵學生的進步,用愛陪伴學生的成長。
培養(yǎng)儒雅教師,第三是要求教師要做到行之以儀。子曰:“不學禮,無以立?!倍Y儀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礎,是人際交往的基本準則,是維系人際和諧的紐帶。合乎禮儀標準的行為才能被稱為儒雅。西方有句諺語“老師就是面帶微笑的知識。”老師們每天要自覺地給孩子微笑,課堂上微笑著向學生傳授知識,課間微笑著給孩子們解疑、談話,批評學生時也要和顏悅色、輕聲細語、循循善誘。徐聞縣實驗小學把源于內心深處的微笑當做老師最美的職業(yè)表情呈現(xiàn)于教育之中。這樣讓老師們跟學生心靈相通,讓教育教學行為“有溫度、暖人心”從而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六)培育儒雅學生
孟子曰:“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保ā睹献印けM心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具備良好道德修養(yǎng)的人,其內在品質在他的外表神色和舉手投足、言談舉止之間都能表現(xiàn)出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币粋€“真”字道出了做學問的真諦,也就是說學習應先學做人,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具備高尚的道德品質。否則,縱然擁有了高深的科學文化知識,也不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作為小學生,獲得豐厚的學識是個人發(fā)展的基礎,不斷提升道德修養(yǎng)、努力成為一個儒雅少年是社會的必然需要,知書達理、具備溫文爾雅的氣度,將成為助力自身健康成長的堅實臂膀。
徐聞縣實驗小學創(chuàng)建儒雅文化就是教育學生善于從科學知識中提升自身素質,更善于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從而培育他們文化知識的底蘊和淡然自若的優(yōu)雅氣韻。中國傳統(tǒng)文化包羅萬象,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創(chuàng)建儒雅文化就是教育學生繼承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超越時空,以自己的獨特的生活感受與體驗,與古人進行心靈的交流,既可以規(guī)范言行、修身養(yǎng)性、明德開慧、培養(yǎng)人格。例如:學生們可以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吟誦中激生愛國情懷;從“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學會做有骨氣的人;從“言必信,行必果”中追求待人以信;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中感悟待人寬容;從“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中學會感恩與孝敬;從“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中明白勤奮好學;從“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中懂得為人勤儉。
徐聞縣實驗小學創(chuàng)建儒雅文化就是要求同學們從平時的穿著、習慣、行為等方面努力提升思想境界,讓儒雅成為他們自覺的品行,讓人性的光輝在每一位同學身上閃現(xiàn)。儒雅文化使校園更加溫暖與溫馨;儒雅文化讓學生多一份睿智,少一份懵懂;多一份平靜,少一份躁動;多一份修養(yǎng),少一些魯莽;柔而不弱,剛而不暴。秉承儒雅之風,做少年君子,這就是徐聞縣實驗小學儒雅文化要培育出來的有氣質、有風度、有素養(yǎng)的儒雅少年。
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打造,徐聞縣實驗小學創(chuàng)建儒雅文化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如今,該校儒雅文化蔚然成風。當人們從巍然矗立、厚重古樸的大門款款向校園走去時便會感到豁達、豪邁和大氣。校園內,濃濃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一幅幅精美的圖畫,一篇篇雋永的銘文,映入眼簾;綠化帶里千樹競綠,百花爭艷;青草地,綠蔭下,師生們與孔子、孟子、魯迅、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偉人巨像為伴,時時品讀巨擘的思想,感受偉人的人格魅力,獲取自己成長成才的智慧和力量;校史長廊、文化藝術長廊、農耕樂園,更是滿目生輝,胸蘊百科,使人獲益匪淺;完善的現(xiàn)代化辦學設備及功能室應有盡有,藝術館、美術館、錄播廳、報告廳等各派用場,藝術之花五光十色;校園里每一面墻都會說話,每一個角落都蘊藏著文化,置身其間時時接受文化的熏陶與洗禮;平時里,師生們衣冠楚楚、儒雅得體;早晨里,鳥語呢喃,書聲朗朗;大課間里,活動紛呈,身影穿梭,子弟規(guī)的朗誦聲震天動地,校園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各色燈飾與建筑物、雕塑、綠樹交相輝映,整個校園沉浸在清幽、祥和、愜意之中。此時此刻,不禁想起杜甫的詩句:“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笔前?,徐聞縣實驗小學的儒雅文化就像是春雨一樣,淅瀝瀝地滋養(yǎng)著孩子們的茁壯成長!
堅定文化自信,鑄就文化品牌是實小人的執(zhí)著與目標。雖然現(xiàn)在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我們相信實小人將不驕不躁,一如既往,堅持不懈地“創(chuàng)建儒雅文化,打造溫馨校園,培育時代新人”,為實小的美好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