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二語習得中語感的形成與培養(yǎng)

      2018-05-17 06:33:12藍國興
      現(xiàn)代交際 2018年6期
      關(guān)鍵詞:二語習得語感培養(yǎng)

      藍國興

      摘要:語感是語言學習主體對語言信息的綜合感悟能力,是外語交流得以順利進行的一項重要技能,在二語習得中具有重要作用。語感并非與生俱來,而是語言習得過程中的產(chǎn)物,需要后天培養(yǎng)才能形成,它具有直覺性、無意識性與可習得性特征。在二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目的語材料的輸入與輸出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二語思維習慣,才能讓學生逐漸形成語感。

      關(guān)鍵詞:二語習得 語感 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6-0024-02

      語感在二語習得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提高語言學習主體對語言意會能力的有效途徑,是二語交流得以順利進行的一項重要技能,是決定著語言學習主體在二語交流中流利程度的關(guān)鍵因素。在話語交流過程中,語感能力強的人不需對聽到的話語進行仔細分析和推理,只需運用存儲于語感圖式中的原有語言經(jīng)驗,就能快速理解話語的含義。同時,語感能力強的人也能更快地捕捉到恰當?shù)恼Z匯和句子來表達思想,從而能脫口而出,流利表達。因此,語感在二語習得中具有重要意義。

      一、語感的概念

      語感的概念并非古時就有,而是隨著近代語言學的產(chǎn)生而出現(xiàn)?!罢Z感”一詞最早來源于德語“Sprachgefǜhl”,意為對語言的感知,該詞于1904年傳入英語。[1]根據(jù)語感形成的不同環(huán)境,語感可分為母語語感和二語語感。

      1.母語語感

      20世紀60年代,美國著名的語言學家喬姆斯基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兒童智力雖然還沒有發(fā)展完善,很難學會復雜的物理或者數(shù)學難題,但卻能在五六歲時很容易地掌握自己的母語,會說過去從未說過的話語,也能理解過去從未聽過的句子。他認為這種現(xiàn)象靠的是兒童先天的“語言習得機制”(LAD)來實現(xiàn)。[2]有了先天的“語言習得機制”和后天的“經(jīng)驗直覺”,兒童很容易習得語感,可以進行流利交流。母語語感不需刻意去學習,而是在自然語言環(huán)境下逐漸形成的一種語言直覺,是語言使用者的心理特質(zhì)。

      喬姆斯基從普遍語法的角度來論述母語語感,認為它具有隱含性和不可學得性,即不需要經(jīng)過邏輯推理,憑直覺就能產(chǎn)生對語言的敏感與判斷。蘇聯(lián)心理學家鮑若維奇也提出母語語感是“感知和生成語言的直覺能力”,靠這種直覺,人們可直接感知和理解話語。[3]母語語感是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因長時間使用母語而逐漸形成的一種對語言的直接感悟能力,常用“intuition”來表示。母語語感是對母語的感知和意會能力,與二語語感相比,其表現(xiàn)清晰,圖式完整,具有直覺性、自動性與無意識性特點,是不經(jīng)過邏輯推理而對語言進行感性認知與表達的能力。

      2.二語語感

      二語習得是在母語習得之后從事第二種語言的學習活動。在二語學習過程中獲得的語感叫二語語感。二語語感的形成實質(zhì)上是對二語知識體系,包括語音、語法以及詞匯等的構(gòu)建結(jié)果,其表現(xiàn)形式為對語言邏輯的感知與推理能力。

      二語語感的獲得與母語語感的獲得不同,母語語感由天生的語言環(huán)境所決定,這種語感的獲得比較簡單、自然。然而,二語語感是后天有意識去學習和培養(yǎng)才能獲得的,它不像母語那樣靠完全浸泡在原始語言環(huán)境中自然習得。二語語感需要培養(yǎng)和訓練,當二語學習主體對目標語言學習達到一定量時,量變會轉(zhuǎn)換成質(zhì)變,逐漸形成語感,這是感性和理性相統(tǒng)一的語言直覺,靠后天有意識去學習與訓練,并非天賦所賜。與母語語感習得相比,二語語感的形成靠顯性知識積累,然后內(nèi)化成隱性知識圖式來實現(xiàn)。

      二、二語語感的特征

      二語語感是對二語從形式到內(nèi)容的綜合感知和領(lǐng)悟能力,涉及二語語言能力和語言運用,是二語學習主體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對語言信息的直接感悟能力,靠后天培養(yǎng)才能形成。二語語感具有直覺性、無意識性與可習得性特征。

      1.直覺性

      直覺在心理學上指沒有經(jīng)過分析推理,直接通過感悟而得出的思維結(jié)果。直覺具有直接性和本能性特征,它能對突然出現(xiàn)在面前的語言、事物或現(xiàn)象進行迅速識別、感知和判斷。認知主體不需通過分析而直接獲得對事物的整體認知,這種思維結(jié)果產(chǎn)生較快,直覺者對這一過程無需進行分析解釋。

      二語語感具有直覺性,它是一種感性與理性相統(tǒng)一的語言潛能,是對目標語言的直接感知和推理,是一觸即發(fā)的過程。二語語感作為一種語言能力,其形成過程是動態(tài)的,隨著學習者認知能力的提高而逐步內(nèi)化成個人對語言的直接感悟能力。對二語學習者來說,語感實質(zhì)上是對已習得的二語知識進行條理化和系統(tǒng)化后在大腦中形成的一種知識圖式,是對語言直接感知的技能,具有直覺性。

      2.無意識性

      無意識又稱為潛意識,指已經(jīng)發(fā)生了的事情,但沒有進入人們意識狀態(tài)的心理現(xiàn)象。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最早對無意識概念進行了論述,他認為無意識是“潛在知識”的觀念形式,是一般知識的前提。[4]弗洛伊德對無意識和意識做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他認為意識是與“直接感知”相關(guān)的心理活動,而無意識是不能被主體意識到的“各種本能”以及與本能相關(guān)的各種欲望。[5]

      二語語感的形成具有無意識性特點。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會有意識地去加強語法、詞匯以及語義等語言知識的學習,到最后卻在無意識中獲得了語感。美國學者克拉申的二語習得理論指出語言習得需要調(diào)動主體大腦中的“語言學習潛能”,在交流中理解話語的含意,“無意識”地學會使用語言,人們只有“習得”語言才會“運用語言”。[6]二語學習者獲得語感的過程是自動與無意識的,在獲得語感后,他們無需刻意去分析語言現(xiàn)象,就能夠?qū)φZ言規(guī)則進行遷移,在交流過程中準確運用。

      其實,語言習得可分為有意識習得與無意識習得兩種形式,以無意識方式呈現(xiàn)的語言形式就是語感。有時候,二語學習主體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對語言的掌握,但卻能有效地使用語言來表達思想,這就是語感的作用。在話語交流過程中,無論是編碼還是解碼,都必須從語言形式入手才能構(gòu)建意義。其中,對話語的表征結(jié)構(gòu)進行句法與語義分析是有意識的活動。然而,兒童并沒有學習母語的語言規(guī)則,不會分析句法和結(jié)構(gòu),但卻能說出合乎語法的話語,這就是無意識習得的結(jié)果。

      3.可習得性

      語感是語言學習主體對語言信息的綜合感知能力,它不但可以在交際環(huán)境中無意識地獲得,還可以在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下有意識去習得。研究表明不管是兒童還是成人,當?shù)玫秸秸Z言知識培訓時,他們的語感能力發(fā)展得比較快。[7]因此,語感具有可習得性特點。語言的課堂教學與培訓有助于學生形成語感,讓他們習得語言。

      二語語感是一種內(nèi)化了的語言潛能,是語言學習主體個人的語言知識積累于大腦之中而形成的一種知識圖式。因此,語感并非與生俱來,一成不變,它需要學習者有意識去學習與提高。語感的提高可以通過課堂教學、課后練習以及專門培訓來實現(xiàn)。只要在二語學習過程中勤加練習,對語言的感知能力是可以提高的。

      三、二語教學中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

      從語言習得的角度來看,二語語感是語言操練達到熟能生巧的結(jié)果。只有語言學習者不斷體驗、模仿和操練目的語,不斷在同化與順應過程中實現(xiàn)語感圖式的平衡與發(fā)展,才能促進語感能力的提高。在二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目的語材料的輸入與輸出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二語思維習慣,讓學生逐步形成二語語感。

      1.加強目的語材料的輸入

      就二語習得來說,語言材料的輸入是語言學習主體習得語言的主要途徑,是語感形成的基礎。美國學者克拉申的語言輸入假說為目的語信息輸入的有效性提供了依據(jù)??死暾J為輸入的語言材料難度應控制在“i+1”范圍,其中“i”代表學習主體現(xiàn)有的能力水平,“1”代表比學習主體能力水平略高的難度?!癷+1”指輸入的語言材料難度應略高于學習主體當前的能力水平,才能保證語言輸入的有效性。[8]如果輸入的語言材料過于簡單,學生會失去學習興趣,如果輸入的語言材料太難,就會被學生忽略或排斥,無法產(chǎn)生同化或順應??死甑恼Z言輸入假說為教師課堂教學中語言輸入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論依據(jù),為語言學習主體語感的培養(yǎng)提供參考。

      除了語言材料輸入的合理性,二語語感的形成還取決于語言輸入的量。語言習得的基本特點是輸入總是大于輸出。研究表明兒童在習得母語的過程中,所面對的語言輸入量大得超乎我們的想象。母語的輸入為二語輸入提供啟示,在培養(yǎng)學生二語語感時,需要輸入大量的語言材料,讓學生擴大語感圖式,才能形成語感。目的語材料的輸入除了通過課堂教學來實現(xiàn),還可通過增加學習主體的課外閱讀來補充。

      2.加強語言材料的輸出

      二語語感的培養(yǎng)需要語言輸出訓練。大量的語言輸入是語言輸出的基礎,當輸入達到一定量時,量變才會轉(zhuǎn)換成質(zhì)變,形成輸出語感。教師應加強學生的口語和寫作訓練,這是培養(yǎng)語感輸出的主要方式。通過口語和寫作輸出,可以檢測學習主體是否獲得語感,能否將大腦中的語感圖式轉(zhuǎn)化為語言輸出。

      在二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學生的朗讀訓練,在朗讀時,學生應注意語音、語調(diào),加強流暢度練習,同時注意理解句子和語篇,感悟文章所傳達的意境,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逐漸形成語感??谡Z是語言輸出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其流利程度體現(xiàn)著語言學習主體語感圖式的形成程度。語感形成之后也會反過來促進主體口語的提高,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加強口語訓練,幫助學生形成語感??谡Z能力的培養(yǎng)除了加強學生的聽說訓練,還可通過閱讀大量外文書刊、觀看外國影視作品等來實現(xiàn)。通過閱讀外文語料,可以了解目的國的歷史文化和風俗民情,開拓視野,在使用外語交流時靈活機動,逐漸形成語感。

      輸出語感的形成還需要通過大量的寫作訓練才能實現(xiàn),二語寫作訓練應當經(jīng)常化,做到熟能生巧。寫作可以鍛煉語言學習主體運用目標語言表達思想的能力,有助于學習主體形成語感。

      語言學習的主要目標是運用,說寫訓練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基本途徑。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學習主體主要通過說與寫這兩種語言輸出形式對目的語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對于語言輸出中的錯誤,尤其是口語交流中的錯誤,教師應有寬容的態(tài)度,綜合考慮學習主體的輸出內(nèi)容,不必每錯必糾,阻礙口語交流的連貫性,影響學生形成語感。

      3.培養(yǎng)學生的二語思維習慣

      語言和思維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思維借助于語言來進行。在外語交流過程中,如果沒有母語干擾,交流是直接的,語言與思維同步協(xié)調(diào),編碼與解碼所需要的時間較短,瞬間完成,而且正確率高。然而,在二語學習初期,語言與思維并不一致,因為有母語參與思維,需要經(jīng)過翻譯轉(zhuǎn)換過程,思維與語言變得比較復雜,交際主體不斷思考二語與母語之間的對應關(guān)系,下意識把聽到的話語轉(zhuǎn)換成母語后才能進行理解與表達,這樣就阻礙了語感的形成。因此,語言學習主體只有利用二語來進行思維才能保證交流的流利度和準確性,逐漸形成語感。

      通過二語思維訓練,語言學習主體可在思維與二語之間建立起條件反射關(guān)系,形成語言直覺,產(chǎn)生語感。在二語思維交流中,語言與思維相一致,學習主體直接用二語來理解對方的話語,同時直接用二語來表達,因而容易形成語感。二語思維訓練的方法是直接運用目的語來思考問題并進行語言輸出,特別是說寫形式的輸出。

      四、結(jié)語

      語感是一種語言潛能,是通過訓練而逐漸形成的一種迅速感知語言的能力。它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在習得一定程度的語言之后才逐漸產(chǎn)生,是語言學習主體習得語言的標志,是二語教學中需要培養(yǎng)的一項重要技能,也是每個語言學習主體期待的目標。語感的培養(yǎng)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tǒng),它需要在開放、能動的習得環(huán)境下通過加強語言材料的輸入和輸出,加強二語思維訓練來實現(xiàn)。語感的形成是一個逐漸而漫長的過程,當語言學習主體獲得了那種近乎本能的對語言感悟能力時,語感就會自然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張景祥.英語語感漫談[J].外語教學,2000(1):88-92.

      [2]Chomsky,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M].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65.

      [3]鮑若維奇.兒童時期的認識興趣及其形成條件[M].丁由等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1958.

      [4]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張竹明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5]Freud, S. Five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M]. G. Stanley Hall (Trans.), KS: Digireads.com Publishing, 2013.

      [6]Krashen, S. 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1981.

      [7]Long, M.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M]. Hoboken: Wiley-Blackwell,2014.

      [8]Krashen, S. D.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 New York: Pergman, 1982.

      The form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sense of language theory in two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 Guo-xing

      (Hezhou University, Hezhou 542800, China)

      Abstract:language sense is the comprehensive perception ability of language learners to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it is an important skill for foreign language communication to be carried out smoothly.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wo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sense is not innate, but the product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process, which needs to be acquired to form.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uition, unconsciousness and acquisition. In the two language teaching process,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target language materials, train students' two language thinking habits, so that students can gradually form idioms.

      Keywords: two language acquisition; language sense; cultivation

      責任編輯:孫瑤

      猜你喜歡
      二語習得語感培養(yǎng)
      閱讀教學中學生語感的培養(yǎng)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8
      如何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甘肅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54
      “讀”辟蹊徑 助培語感——指向語感培養(yǎng)的朗讀教學策略
      高職院校英語視聽說教學改革探究
      職教論壇(2016年23期)2016-11-19 09:50:59
      二語習得的關(guān)鍵期理論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獨立學院英語專業(yè)低年級學生英語寫作母語遷移影響實證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1:33:53
      高中生二語(L2)習得的性別個體差異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0:49
      高中數(shù)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6:43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yǎng)
      科技視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6:40:21
      培養(yǎng)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6:35
      浪卡子县| 巴里| 阜宁县| 扬中市| 长子县| 灵川县| 逊克县| 师宗县| 乌审旗| 林州市| 增城市| 上思县| 自贡市| 扎囊县| 舟曲县| 古浪县| 子洲县| 芒康县| 阿合奇县| 凤翔县| 金塔县| 芷江| 格尔木市| 荣成市| 宁都县| 牙克石市| 乌拉特中旗| 翁牛特旗| 广灵县| 行唐县| 永平县| 汨罗市| 佳木斯市| 买车| 河源市| 文成县| 阿克| 宾阳县| 太仆寺旗| 苍溪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