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單純地依靠課堂已經(jīng)遠遠無法滿足目前教育發(fā)展的需要了。因此,我們需要更多創(chuàng)新性課題研究來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注入新鮮的活力?!拔⒄n題研究”就是眾多創(chuàng)新性課題的一種,它其實就是我們教師為了能夠解決一個比較具體,但宏觀意義不太明顯的現(xiàn)實問題所搭建出來的一個微型課題。本篇文章介紹的就是筆者之前采取“微課題研究”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其他教師會有所幫助。
關鍵詞:引導;微課題;研究;心得
作為一名高中教師,我們應該明確自己的教學目的。提高學生的應試水平只是我們的工作內容之一,我們更加應該注意培養(yǎng)的是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通過之前試驗性的“微課題研究”,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教學效果的提升。在開展“微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在簡單的概念理解上、問題研究上實施了“微課題研究”類型的教學,同樣在題后反思上也采用了“微課題研究”的教學方式。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在于讓學生真正地做到研究與學習有機結合,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這樣也有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一、 微課題研究的基本概念
“微課題”是指某些日常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小型問題,通過對其進行梳理、篩選與提煉使該問題成為一個較為嚴謹?shù)恼n題?!拔⒄n題研究”也就是指對該課題進行扎實的研究。它與其他日常應用題不太相同,因為“微課題研究”的內容都是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的實際問題,需要學生在理解題意后完成該問題向課堂上所學的數(shù)學模型的轉化,然后一步步解決問題?!拔⒄n題研究”的基本特點:消耗時間短、操作方式簡單、有良好的教學效果等。
二、 指導學生開展微課題研究的基本過程
1. 進行研究課題的選擇。課題選擇的主要依據(jù)就是學生所學的基本知識與內容,據(jù)此找到學生和生活過程中有待解決的問題。學生自己也可以找尋類似的問題。
2. 進行課題的研究。安排學生通過自己的能力與知識,對現(xiàn)有問題進行研究,爭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3. 進行數(shù)據(jù)的整理與分析。可以利用Excel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得到與課題相關的回歸方程。
4. 得出結論。通過對結果的分析,得出相關結論。
5. 進行課題反思。分析研究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足之處,并且找到相應的改進方法。
三、 微課題選題方向
“微課題研究”是以學生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基礎的,以此來尋找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出解決辦法。它的選題方向主要包括以下這兩點。
1. 從應用知識和方法角度發(fā)掘課題
舉個例子來說,在學生學完解三角形這一章節(jié)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測量遠處兩座高山之間的距離、山的大概高度以及河流的寬度等問題;在學生了解均值不等式的概念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計算易拉罐所能容納的最大體積等問題;再比如說,在學生掌握了數(shù)列相關內容后,可以讓學生研究分期付款的相關問題。
2. 從學生的生活或學習中尋求需解決的問題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對某一概念或結論十分感興趣,可以在教師允許的情況下進行深入研究與探索。例如,橢圓所具有的性質是否還包括其他方面的內容,橢圓的某些性質可不可以利用在雙曲線或拋物線的性質研究中去等;也可以采用數(shù)學方面的知識解決物理、化學以及其他科目中出現(xiàn)的問題。
四、 微課題研究性學習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1. 量力性原則
所有的課題研究都應該從學生的實際知識的掌握水平出發(fā),如果某項課題超出了學生所能研究的范圍,學生下再大的功夫也無異于竹籃打水。因此,進行“微課題研究”應該要符合學生的最大承受范圍。
2. 實踐性原則
“微課題研究”需要以實際生活為學習背景,學生只有親身體驗和參與課題方向的選擇與課題內容的研究,才能真正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學會了將現(xiàn)實問題轉化為數(shù)學模型才能掌握解決問題的核心。
3. 探究性原則
“微課題研究”的主要方式就是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從課題的選取開始,都需要學生自己選擇,通過查找資料,確定研究的方案,在問題解決后仔細分析不足,爭取下次可以探究到最完美的解決方法。
五、 對開展微課題研究性學習的思考
作為高中教師,我們對學生的要求不應該是讓學生解決掉一個很麻煩的問題或者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解決多少難題,我們應該做的,就是通過自己的教學手段提升學生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讓學生研究微課題的目的也是如此,通過對課題的探究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找到探索的樂趣,收獲成功的喜悅。同時讓學生養(yǎng)成百折不撓、迎難而上的良好品質,這對于他們以后的發(fā)展也是有極大好處的?!拔⒄n題研究”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進一步優(yōu)化課堂結構,還能促進我們教師專業(yè)素質的提升與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除此之外,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微課題研究”需要全體師生的共同參與,但是沒有具體規(guī)定的研究方式,學生可以選擇自己獨立思考,也可以另外找同學合作探究,我們可以在這一項課題研究結束之后選取最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進行展示,并且用這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們的研究興趣。
綜上所述,“微課題研究”是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前提的一種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的小型問題的教學方式。通過“微課題研究”,我們可以提升自己的內涵與素養(yǎng),也有利于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學生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與實踐能力,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研究。盡管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某些意外,但是無論是對于我們教師來說還是對于學生來說都是一次經(jīng)驗的積累,通過無數(shù)次經(jīng)驗的累積我們終究會成功。因此,“微課題研究”的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的“雙贏”,促使我們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張娟.“微課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6年04期.
[2]趙陽云,梁福新,陳晴峰.微課程教學法之數(shù)學翻轉課堂研究初探[J].中小學數(shù)學(初中版),2016年Z1期.
[3]盛小青.反比例函數(shù)y=k/x(k≠0)中k的幾何意義微課設計[J].中小學數(shù)學(初中版),2016年Z1期.
作者簡介:
高健雄,河北省唐山市,河北唐山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