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漢語拼音是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第一道難關(guān)。本文從漢語拼音說起,就如何開展有效漢語拼音教學這個問題,著重闡述了教學“六法”。
關(guān)鍵詞: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方法
漢語拼音是一種抽象的表音符號,加之教學對象是剛?cè)雽W的一年級新生,這就使得本就不吸引人的拼音教學難上加難。因此,漢語拼音教學應盡可能有趣味性,通過采用靈活多樣,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以達成事半功倍的教學成效。基于此,筆者不揣谫陋,雜談如下:
一、 故事法
故事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門戶,生動好聽的講故事形式往往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fā)學習興趣。故事教學法尤其適合低年段課堂教學。比如學習單韻母“ɑ”,授課時,針對小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我講述了如下小故事:有一天,小明在上學路上,突然發(fā)現(xiàn)在路上有一條花斑蛇時,他情不自禁地發(fā)出一聲驚恐的叫聲“??!”此刻學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故事的情節(jié)里,也都不約而同地發(fā)出“啊”聲。這時我就及時地把話題轉(zhuǎn)入授課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學習拼音“ɑ”,根據(jù)剛才的故事問學生:“‘啊叫出來嘴張得大不大?聲音洪亮嗎?”學生大聲回答:“大,很響亮。”我接著說“ɑ”的發(fā)音也是把嘴張得大大的,聲音也是很洪亮的,同學們一起來念念。通過類比,學生很快掌握了“ɑ”的發(fā)音,既加深了對“ɑ”的認識,也使學生感到學習漢語拼音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學生對這類故事特別感興趣,新知識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二、 兒歌法
每個字母都會編一句兒歌,為了讓學生記住它們的音和形,在教學漢語拼音時就可以采用兒歌法。如教學聲母“b”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大家唱“小姐姐聽廣播,右下半圓bbb”;而學“p”時,則啟發(fā)問:“大家用什么方法記牢p的形狀呀?”在教師的引導下,有一個學生自己編了句兒歌“大家都去爬山坡,右上半圓ppp?!蓖瑢W們聽后大加贊賞。從此以后,凡是遇到學拼音時,學生就很喜歡通過編一些有特色的兒歌幫助識記字母,學起來也輕松容易了很多。如“哥哥弟弟來摸瞎,兩個門洞mmm”,“我愛北京天安門,ɑnɑnɑn”等等,這樣的教學方法,把枯燥乏味的、死記硬背的漢語拼音兒歌化、形象化、韻律化。這樣學生讀起來不但瑯瑯上口,而且易于記住,讓學生在興趣盎然中學會了漢語拼音,對學習漢語拼音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可謂寓教于樂。
三、 演示法
在拼音教學時將字母的形通過圖示形式給予描繪,有助于學生記憶。如:“一支點燃的蠟燭如形如字母i;對切的西瓜切口好似字母x;鵝在水中的倒影形如字母e;豆芽出土頂兩瓣兒形如字母r;樹杈斜斜好似字母y;雨傘把子形如字母t;一根木棒好似字母l。”這樣把字母變得形象、生動、直觀化了。在小學拼音教學中,j、q、x與ü相拼時,去掉兩點的規(guī)則始終是學生比較難以掌握的教學內(nèi)容之一。通過直觀演示,就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獲得初步的感性認知。如,讓一個戴著兩個小絨球的帽子的小學生扮演小ü角色,而j、q、x則代表學校老師,分別由三個學生扮演,具體要求是:當學生遇見老師要脫帽行禮。教學時,通過邊演邊學的形式,學生有的聽,有的看,很快就能把小ü去點的規(guī)則牢牢記住,最終達成深化理解。
四、 比較法
對于一些用圖示仍不能直觀表示的字母,我在教學中利用分析、比較的方法進行教學。如在教學“zh、ch、sh與zhi、chi、shi”時,先出示這些字母讓學生觀察、比較,接著讓學生說出它們的異同。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知道了“zh、ch、sh與zhi、chi、shi”的差別在于“zhi、chi、shi”比“zh、ch、sh”后面多了一個i,還有讀“zh、ch、sh”時發(fā)音較短,讀“zhi、chi、shi”時發(fā)音較長。這樣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字母間的異同,學生就能把那些容易混淆的字母的音、形在比較中變得一目了然,揭示了字母的特點。
五、 分類法
要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掌握漢語拼音知識,教師還必須教給學生科學的識記方法。如:聲母按音色可分為雙唇音:b、p、m;唇齒音:f;舌尖前音:z、c、s;舌尖中音:d、t、n、l;舌尖后音:zh、ch、sh、r;舌根音:ɡ、k、h;舌面音:j、q、x七大組。韻母可分為單韻母:ɑ、o、e、i、u、ü;復韻母:ai、ei、ui、ɑo、ou、iu、ie、üe、er它們都是由兩個單韻母為基礎組成的;前鼻韻母:ɑn、en、in、ün,都有一個韻尾音“n”;后鼻韻母:ɑnɡ、enɡ、inɡ、onɡ,都有一個后鼻韻尾音“nɡ”;這樣層次分明,易于學生學習、掌握。
六、 游戲法
喜歡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通過豐富有趣的游戲活動,不僅可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而且有助于學生知識理解和智力發(fā)展。在拼音教學過程時,“找朋友”游戲活動是最常見的形式之一,通過形式多樣的“找朋友”活動可以從中找出不少的名堂。如,學習復韻母ɑn時,讓生1拿著單韻母ɑ,其他同學分別拿著字母oni……,然后讓生1在人群中找出自己的“小朋友n”。又如在整體認讀音節(jié)時也可以進行“找朋友”游戲,另外也可以兩拼、三拼音節(jié)找朋友,還可以圖文找朋友(如“轉(zhuǎn)筆刀”,一人拿圖片,另一人拿相對的拼音詞語名稱)。當然,游戲教學形式很多,除了“找朋友”,還有“摘蘋果”比賽。在“蘋果”后面寫上音節(jié),進行拼讀比賽。還可以利用拼音的聲母、韻母、整體認讀音節(jié)來編成“漢語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課時進行放松休息,同時又可以鞏固拼音知識。如,“點點頭,伸伸腰,我們來做拼音休息操……動動手,動動腳,我們來背聲母表b、p……扭扭脖子,扭扭腰,我們來背韻母表ɑ、o……”等游戲活動。
總之,拼音教學是一個基礎內(nèi)容,拼音學習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活。雖然其內(nèi)容枯燥乏味,但書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能積極合理地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來彌補內(nèi)容的缺陷,同樣能讓枯燥乏味的拼音教學成為歡樂的。
參考文獻:
[1]潘斌.一年級漢語拼音教學方法探析[J].讀寫算(教研版),2013(17):111.
[2]施利承.小學漢語拼音直呼法和拼讀法教學的比較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9.
[3]劉瑩.小學漢語拼音與兒歌整合的教學實證探究[D].寧波大學,2015.
作者簡介:
謝偉風,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程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