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
摘 要在小學美術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充分使用情境教學法與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方式,將小學美術教學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促使小學美術教學質量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關鍵詞創(chuàng)新過程;學習興趣;注重拓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27-0065-01
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想要讓美術課堂豐富多彩、具有濃厚的吸引力,那么就需要努力培養(yǎng)小學生的美術興趣,以學 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出發(fā)點。作為一名小學美術教師,應該積極轉變教學思想,盡量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來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一、設計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
傳統(tǒng)的美術教學,老師注重書本教學和枯燥的知識講解,壓抑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老師應該改變教學方法,以學生多實踐、多動手為主,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學習美術的欲望,發(fā)展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老師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美術學習之中,培養(yǎng)特殊的情感體驗,在教學過程之中觀察學生對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的感受和表現,將關注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更好進行改進和調整教學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老師多與學生進行互動,比如老師在黑板上進行畫畫的事例,讓學生進行模仿畫,之后讓學生進行展示,鼓勵學生,讓學生得到鼓舞,得到自信更加主動地加入到美術學習之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作為輔助教學,教學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美術作品,生動的畫面和鮮亮的色彩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二、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欣賞能力
欣賞教學是對學生進行美育的重要課業(yè)形式。我們引導學生積極地主動地欣賞好的作品,讓他們學會用批評的眼光去欣賞,而不是盲目的跟從,在欣賞中充分體會學生的自主性。由于人的性格、愛好、生長環(huán)境甚至心情都會左右美的傾向,作為藝術的接受者應提倡用不同的眼光去觀察,去感受。美術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美術作品的表現應該是因人而異的。所以作為藝術作品的欣賞者,不僅僅要有表現藝術作品的思想藝術,還要有欣賞藝術作品的眼光,從而形成自己的審美情趣。
三、從問題出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可以讓小學生深刻感受到知識的重要性,也可以讓他們體會到幫別人解決問題的快樂,深深地吸引他們去學習。如:老師可以組織一節(jié)美術學習答疑課,讓學生提出問題并給學生學習探究小組討論時間,先讓學生幫助解答問題,如果班級各個小組都不能幫助解決時由老師帶領大家共同思考一起來解決。通過這個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和解答過程,可以讓學生對美術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培養(yǎng)了他們團結的意識,同時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四、善用多媒體設備
現代教育教學的一個重大進步就是信息技術的合理應用,教師可以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善于運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打破傳統(tǒng)課堂上枯燥、死板的教學模式,從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多個方面向學生傳達美術知識,使學生從視覺、聽覺、心理感受等各個方面全方位地感知藝術的魅力,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高效地進行美術學習并培養(yǎng)藝術感。舉例來說,在教學生基本構圖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課件,把抽象的構圖理論轉換成直觀的圖像演變,使學生看清每一個細節(jié)。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計一個構圖游戲,要求學生在電腦上用拖動、復制、粘貼等方法進行操作,把無規(guī)則、分散的圖片組合成一張張漂亮的圖畫。多媒體設備的合理利用,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美術知識。
五、教學要貼近生活
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必須要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夠觀察到美術的存在,感受到美術學習的價值,所以教師的教學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可以帶領學生在校園中進行觀察,讓學生對比著真實的花、樹、樓梯進行繪畫,讓學生畫出自己生活中的事物,這樣學生就能夠感受到原來美術是無處不在的,還可以讓學生回到家之后對照著爸爸媽媽的樣子畫一張全家福,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繪畫興趣,還能夠讓學生觀察父母身上的細節(jié),體會父母的辛苦,只有學生真正在生活中感受到了美術中的美,才能夠對美術學習真正產生興趣,才能夠積極對待美術學習。
六、注重拓展課堂內容
美術作為一門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欣賞美的能力素養(yǎng)為目標的藝術類學科,與文化課僅有知識點和練習題的內容設計有著根本的區(qū)別。美術這門視覺藝術不僅僅包括當今中小學常見的簡筆畫技能,還可以拓展到水粉繪畫、手工創(chuàng)作以及泥塑等方面。除了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的部分,還有讓學生調動眼睛、頭腦和心靈去體會和欣賞的部分。教師在應用興趣小組教學法的同時,應注意為小組活動內容做拓展豐富。
七、積極鼓勵性的評價
評價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用言行一般重要,都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態(tài)度和信心。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總是將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學習能力的唯一標準。而新課改后,小學美術要求教師要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思維靈活性和知識運用能力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同時也要求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帶著鼓勵和賞識,以積極的評語去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從而讓學生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尤其是對于繪畫基礎不好的學生。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充分使用情境教學法與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方式,將小學美術教學與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有效地結合在一起。如此一來,這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使小學美術教學質量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沈鮑媛.運用趣味水墨畫培養(yǎng)小學高段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實踐探索[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張婷.從中小學美術課程演變看學習評價變革[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