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蓮
牛欄坑、馬頭巖的肉桂紅火后,茶葉包裝都一窩蜂印上牛肉、馬肉字眼了,人們泡茶、喝茶前不是用心地看茶況賞茶葉,而是指著包裝上“牛肉”二字就覺得很矜貴了。這個年代的白茶,不管青紅皂白也都在包裝印上老白茶三字,人們見字喝茶,茶葉生產(chǎn)年份及收藏過程是否清晰倒反成次要了,這很荒謬。
別將茶葉的包裝及標簽帶上泡茶席,茶葉帶回家后應該好好的照顧,不能就這樣把茶葉擺著一邊不管,以為當泡茶時拿出來即可。茶葉需要檢查種類與狀況的不同,然后采取不同方法存放,一些買回來的茶葉收在紙皮罐不適合,這時就要換進瓷罐或不銹鋼罐給它密封,有時購茶量太多,就要分成幾個小罐來裝,以免每一次打開造成茶葉漏風,很多時候茶葉的商品外包裝并不適于存放,適于存放的大概也不美。
即使一些茶葉的包裝代表著矜貴顯赫身份、有值得驕傲的地方,也要把這些包裝及標簽卸除,把茶葉收放進自己泡茶要用的茶罐或用另外一張干凈紙張包裹,這樣喝茶才會喝得比較清靜。在繁多商業(yè)資訊與故事包圍之下喝茶,喝茶容易變得不再是喝茶。茶葉外包裝上所展示的品牌、價格、傳奇說詞會分散大家的注意力,經(jīng)常在目眩神迷的情況下喝茶,人們的靈敏度會降低,感受力也會變得懶怠,無法將鑒賞力集中,養(yǎng)成一種習慣。
不將包裝外觀除掉,你在泡茶時就被它們影響了欣賞、愛茶之心,你將無法自主地愛任何可以愛、值得愛的茶,你將被如雷貫耳的“大牌茶”愚弄,喝到一些名氣非常大的茶時,即使它表現(xiàn)很差,你都不敢相信它可以是一個品質(zhì)不好的茶,你都不敢相信自己會說它不好。
泡茶要培養(yǎng)愛茶的心,愛茶包括讀懂茶,讀懂了,隨手就可以購置一些好的茶(不一定貴)放在身邊,把茶照顧好,不管它屬于什么牌子、何等價格,愛茶的泡茶者都能夠看清楚、喝明白它的本質(zhì),慢慢接觸它,逮住它的靈魂來愛它。所以隨時可就手邊那幾個茶來泡,不必去選一些特別有名氣有故事包裝的茶。
用自己泡茶的茶葉罐收茶入席,從此就茶論茶才會真正關心到茶的本身,從茶的外形、色澤、香味去認識它欣賞它,不要迷戀茶葉包裝上的字眼如歷史名稱、代號、防偽條碼、年份有多老、名人的簽名或一些標榜冠軍的比賽茶。這些都只是商業(yè)行為,并非品質(zhì)保證,故泡茶時不能被自己的偏見蒙騙,以為凡是有標示、記號的茶皆好茶。你可以統(tǒng)統(tǒng)不要管它這些包裝及標簽,在沖泡之前,小心的看看茶葉一眼,想一想它們歷經(jīng)了怎樣的一番過程才抵達至茶席上,這樣你泡茶將泡得更愉快,像和老朋友相處。
泡茶要匿得直接欣賞這一壺茶,不要依賴茶葉的各種包裝與標示,不要透過過去的經(jīng)驗,甚至于還不要強調(diào)茶葉的名字。這樣你會喝得比較慢,也更意識到自己在喝著的香味。受限于包裝、過去的經(jīng)驗是主觀的;有了名字的茶,反而泡茶喝茶受限于你過去的記憶,沒有欣賞到現(xiàn)在這一壺茶。別讓包裝騷擾了你的靈魂,看著現(xiàn)在這壺茶,聞之、嗅之、啜之、品之,默默地領受,又或說出你的心情與發(fā)現(xiàn),這種用心的方式會讓你泡茶泡得理智而緩慢,深刻而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