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建,趙雪晗,王凡
南陽市中心醫(yī)院,河南 南陽 473009
腹腔鏡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瘢痕小及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已成為婦科常用外科術式。然而,在婦科腹腔鏡手術過程中由于麻醉、手術牽拉、術后止痛劑的使用及CO2人工氣腹等的影響,常易引起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紊亂,如產生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腹脹及排便困難等癥狀[1]。由于胃腸功能紊亂會減弱腸道屏障功能,阻礙營養(yǎng)吸收,部分患者可發(fā)生腸粘連梗阻、吻合口瘺,直接影響患者的術后康復和生活質量[2]。臨床上對婦科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紊亂的防治措施,主要有完善術前準備、術中減少創(chuàng)傷及術后予胃腸減壓和維持電解質平衡等[3]。為了加快患者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筆者在常規(guī)處理基礎上加用中醫(yī)護理手段進行干預,獲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在本院行婦科腹腔鏡手術的患者86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3例。觀察組年齡25~60歲,平均(43.56±5.77)歲;疾病類型:卵巢囊腫16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2例,子宮肌瘤15例;手術時間(84.50±15.10)min。對照組年齡26~61歲,平均(44.01±5.92)歲;疾病類型:卵巢囊腫15例,子宮內膜異位癥14例,子宮肌瘤13例;手術時間(85.15±14.50)min。2組年齡、疾病類型及手術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①行婦科腹腔鏡手術治療;②手術時間<2.5h,術中出血量<300 mL,麻醉時間<8 h;③術后生命體征平穩(wěn),意識清楚;④取得患者知情同意。
1.3 排除標準 ①合并嚴重心、腦、肝、腎等臟器疾病者;②術后伴膽漏、嚴重感染者;③有其他腹部手術史者;④消化系統(tǒng)或其他疾病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者;⑤哺乳期婦女。
2.1 對照組 術后2組患者均予常規(guī)處理,包括禁食、靜脈補液、抗感染及營養(yǎng)支持等,及時疏導患者心理及穩(wěn)定患者情緒。術后訓練定時排便,予腹部按摩(每天4次,每次15 min),囑早期下床適度鍛煉。
2.2 觀察組 在常規(guī)處理基礎上采用中醫(yī)護理干預。①中藥熱熨:選取吳茱萸、肉豆蔻、厚樸、萊菔子、枳殼、川芎、小茴香等份,打細粉備用。取藥粉250 g與等量粗鹽混勻,高溫加熱,裝入小布袋內,待溫度降至不燙手時置于中脘、神闕、天樞進行熱熨,每天2次,每次20 min。②耳穴貼壓:主穴取胃、小腸、大腸、三焦,配穴取脾、神門、皮質下、腎。用探棒在耳部按壓上述穴位,定位準確后常規(guī)消毒,貼王不留行籽貼,用拇指指腹揉按,以患者感覺脹、酸、麻為度,每8 h按壓1次,每次5 min。
2組干預時間均為3天。
3.1 觀察指標 ①記錄2組術后首次排氣、排便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②記錄患者術后1天及術后3天的癥狀評分,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脹。a.惡心:0分無惡心;1 分為休息時無惡心,運動時稍有惡心感;2分為休息時有間斷的惡心感;3分為休息時有持續(xù)性惡心感,運動時有嚴重惡心感。b.嘔吐:0 分無嘔吐;1 分為輕度嘔吐(每天1~2 次);2分為中度嘔吐(每天3~5 次);3 分為重度嘔吐(每天6 次或6次以上)。c.腹痛:O分無腹痛;1分為輕微疼痛,不影響睡眠;2分為中度疼痛,影響睡眠,一般止痛藥可緩解;3分為重度疼痛,一般止痛藥不能緩解,需使用中樞性鎮(zhèn)痛藥(如杜冷丁)。d.腹脹:0分為術后在肛門排氣前,患者無腹脹感;1分為輕微腹脹;2分為患者腹部膨隆,主訴切口脹痛,但能忍受;3分為腹部膨隆,切口脹痛,煩躁不安。
3.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1 療效標準[4]優(yōu):術后1天內排氣或排便,腸鳴音3~5次/min,每天排便1次,其余正常;良:術后2天內排氣或排便,排氣正常,每2天排便1次或不規(guī)律,腸鳴音較弱(1~2次/min),體溫37~38℃,食后輕度腹脹;中:術后3天內排氣或排便,排氣時間推遲,不排便,腸鳴音0~2次/min,體溫>38℃,飲流食或不進食,腹脹膨?。徊睿撼^3天仍未排氣,禁食水,腸鳴音消失,體溫>38℃,腹脹明顯,伴惡心、嘔吐,需胃腸減壓治療。
4.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觀察組總有效率93.02%,對照組總有效率72.09%,2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4.3 2組胃腸動力恢復情況比較 見表2。觀察組首次排氣時間、排便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1)。
表2 2組胃腸動力恢復情況比較(±s) h
表2 2組胃腸動力恢復情況比較(±s) h
與對照組比較,①P<0.01
組 別對照組觀察組n 43 43首次排氣時間38.09±4.34 24.04± 2.86①首次排便時間52.87±6.05 38.11± 4.41①腸鳴音恢復時間25.22±2.93 14.95± 1.76①
4.4 2組術后癥狀評分比較 見表3。術后1天,2組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3天,2組4項癥狀評分均較術后1天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4項癥狀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2組術后癥狀評分比較(±s) 分
表3 2組術后癥狀評分比較(±s) 分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①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②P<0.05
組 別n對照組觀察組時 間術后1天術后3天術后1天術后3天43 43 43 43惡心2.18±0.74 0.91±0.35①2.21±0.77 0.42±0.16①②嘔吐1.87±0.65 0.72±0.24①1.89±0.62 0.34±0.11①②腹脹2.34±0.71 0.95±0.36①2.37±0.76 0.48±0.19①②腹痛1.64±0.58 0.67±0.19①1.67±0.56 0.38±0.15①②
腹腔鏡手術需要用CO2造成氣腹,造成血流動力學異常,血液流動不暢,不利于內臟微循環(huán)的灌注和紅細胞運氧。同時CO2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兒茶酚胺類物質分泌增多,大血管收縮,末梢循環(huán)阻力增高,血液向重要器官分布,血液再分布使自身黏膜血流減少,長時間的低灌注會導致黏膜酸中毒,影響術后內臟功能的恢復時間。麻醉、腹膜刺激、心理應激、手術創(chuàng)傷、術后滲血滲液、胃腸激素調節(jié)紊亂等因素也可導致胃腸功能紊亂,延長胃腸功能的恢復時間[5],引起術后惡心、嘔吐、腹脹等不良反應,嚴重者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損,上皮細胞代謝障礙,通透性增大,毒素和細菌異位,進入血液,造成內源性感染或應激性潰瘍等并發(fā)癥[1]。
中醫(yī)學認為,腹部手術易損傷人體元氣,致氣血虛損,氣虛血行失調致瘀阻血脈、腑氣壅滯;或為術后瘀血內阻,瘀毒內結而腑氣不通,脾胃升降失調;或為濕瘀阻滯,導致六腑傳化不能及腑氣不通,脾胃升降失調,腸道氣機不利,產生腹脹、腹痛及排氣排便障礙等。耳穴按壓可促進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并有效預防腹腔鏡術后并發(fā)癥[5],是中醫(yī)重要的外治手段?!鹅`樞·口問》記載:“耳者,宗脈之所聚也”。通過各種方法刺激耳穴可調整經脈、傳導感應、調整虛實,使人體各部的功能活動得到改善。本研究所選主穴為胃、小腸、大腸及三焦,配穴為脾、神門、皮質下、腎。其中胃、大腸、小腸穴能夠通調腸腑、下氣通便;三焦可化氣輸精,促脾運化;脾可益氣健脾,氣血充盛,血旺津回,大便自通;腎開竅于二陰,腎的氣化正常二便才能順利;神門、皮質下均主治痛證,具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的作用。中藥熱熨可發(fā)揮熱效應、中藥效應和經絡效應的綜合作用,能促進局部血液、淋巴循環(huán),有效縮短腹腔鏡術后患者非切口疼痛的持續(xù)時間,促進患者的術后康復[6]。本研究選用中藥熱熨方中吳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嘔;肉豆蔻溫中行氣、溫腸止瀉;厚樸燥濕消痰、下氣除滿;萊菔子消食除脹、降氣化痰;枳殼理氣寬中、行滯消脹;川芎行氣活血;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氣和胃。全方共奏行氣活血、消滯除滿、散寒化濕之功。神闕穴收降濁氣;中脘能調理胃腑氣機;天樞調腸腑、理氣行滯、消食。采用上述藥物熱熨,藥性借助溫熱之力,透過皮毛腠理,循經運行,內達臟腑,藥物與穴位相互結合,以提高療效。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對照組常規(guī)處理基礎上采用中藥熱熨配合耳穴貼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首次排氣、排便時間及腸鳴音恢復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93.02%,高于對照組的72.09%(P<0.05)。提示婦科腹腔鏡術后實施中藥熱熨配合耳穴貼壓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值得臨床借鑒。
[1]張翮,王蘭,張敏,等.電針對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針灸,2014,34(3):273-278.
[2]周晴晴,曹立幸,陳志強.中醫(yī)藥對圍手術期術后胃腸功能恢復作用的研究進展[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33(6):858-860.
[3]馮文棟,郭慧梅,曹淑華.熱敏灸配合針刺療法對非創(chuàng)傷性婦科急腹癥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紊亂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6,25(12):2352-2354.
[4]洪友蘭.艾灸聯(lián)合熱熨對腹部手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 新中醫(yī),2016,48(4):67-69.
[5]張陽德,林伶,陳紫煜.耳穴按壓對腹腔鏡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內鏡雜志,2011,17(10):1014-1018.
[6]朱云飛,袁冬兒,陳潤清,等.子午流注中藥熱熨對婦科腹腔鏡術后非切口疼痛的效果研究[J].護理學報,2016,23(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