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英
摘要: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物理知識,但是到了八年級物理知識才正式走入課堂,在此階段的學生好奇心較強,對新知識充滿了熱情,因此讓學生在剛剛系統(tǒng)地學習物理知識時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是最主要的。對于學生來說,與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更容易被接受,也更能讓他們感受物理知識的價值。貼近生活的教學能夠讓課堂充滿活力和吸引力,提升教學效率,同時還能夠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中能夠自主克服知識上的困難,這對生的發(fā)展以及能力的培養(yǎng)都是有好處的。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培養(yǎng)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8)09-0197-02
教學理念是教學實施的羅盤,在物理教學中,如何將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是應當引起重視的。作為物理教師,要首先樹立物理生活化教學的理念,將教學理念認真落實在實際教學中。
1.加強教師間教學理念及教學經驗的交流
1.1認真落實生活化教學的理念。在物理教學中,需要教師們有觀察生活的意識。平時我們了解信息的渠道很多,比如說在看電視節(jié)目時看到的舞臺"白霧",能很容易地聯(lián)想到物態(tài)變化。這些都可以在上課時與學生分享。并且應該及時更正學生的態(tài)度,觀察生活并不是要求他們一定要每天按時觀察和搜集生活現(xiàn)象,因為有的知識還不在他們的能力范圍之內,他們也解釋不清楚。教師在進行物理生活化教學時,要懂得舍棄難、偏、雜的知識,將教學的重點放在生活化物理課堂和知識的探索中。①而真正的觀察生活,是要讓學生能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入手。發(fā)現(xiàn)問題可以跟老師或同學探討,共同了解,共同進步。
此外,教師應該關注教育動態(tài),跟上教學改革的步伐,吸取新理念,選擇對學生長期發(fā)展最有幫助的教學方式。
1.2加強教師間的經驗交流。思想的碰撞會讓人得到更多不同的理念,也就給人提供了更多的靈感和思考空間。英國的物理教師參加有關計算機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環(huán)境教育、物理實驗改進、物理教具和教學軟件的制作,以及物理知識在技術上應用的講習班等①培訓,互相交流,互相促進。作為教師,需要不斷學習。親其師,信其道,當一位教師用個人魅力征服學生時,那他的課堂也將是參與度較高的,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很好。因此在課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需要教師花費心思去仔細琢磨與研究。但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教學質量的提升并不是僅靠幾位教師就能夠完成。比如在自制教具方面,大家可以集思廣益,將教具進行改進,可能某個人的想法就正好解決了其中的一個關鍵問題。這樣不但有更濃厚的工作與學習的氛圍,更能在綜合了更多的意見之后將更嚴謹?shù)膶嶒灣尸F(xiàn)給學生。
2.豐富生活化教學資源的形式
2.1用生活物品自制教具設計實驗。教育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手段,家庭教育、學校教育以及社會教育在人的一生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基礎教育對學生的發(fā)展起著不可小視的作用。學習知識的目的并不應該只是拿高分,分數(shù)只是檢驗學習效果的標準之一。只有讓知識真正地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并學會如何運用,為他生活及個人發(fā)展服務,這才是教育應該達到的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對于物理學科,要讓學生能夠發(fā)現(xiàn)生活知識與物理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建立知識與生活的橋梁。物理以實驗為基礎,因此合理高效的實驗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中學物理教學法》一書中強調:"學生的觀察和實驗能力不但是他們學習和掌握中學物理基礎知識的必要條件,也是將來進一步學習物理學、專門技術以及工農業(yè)生產中進行科學實驗的重要基礎。"
2.1.1用生活物品進行演示實驗。在課堂實驗中,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的物品來進行演示實驗。教師是演示實驗的操作者,意在將課堂所要研究的現(xiàn)象通過實驗展示在學生面前,給學生更直觀的體驗,讓學生有繼續(xù)探索的知識渴求。不過這種演示實驗,如果僅僅使用教材中的器材,或許學生在之前的預習中已經見過了,再看教師的演示會缺少新鮮感。如果教師能夠選取教材中沒有的而又來源于生活的實驗器材,一定能讓學生眼前一亮,學習興趣高漲。
案例:浮力與物體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準備一盆水,一個牙膏皮。利用廢棄的物品做一個有關浮力的演示實驗。首先把牙膏壓扁,擰上蓋子,放在水中,發(fā)現(xiàn)它直接沉下去了。接著把牙膏皮拿出來,吹鼓,再一次放在水里,可以發(fā)現(xiàn)牙膏皮漂浮在水面上。
牙膏是生活中的廢棄物,學生們可能也不會太關注這些廢棄的資源,現(xiàn)在我們用它來做實驗。當把牙膏皮放進水中時,由于重力大于浮力,所以牙膏皮下沉。當把牙膏皮吹鼓時,由于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了,所以浮力增大,大于重力,使牙膏皮漂浮在水面上。學生的認知中會覺得吹氣后增加了一部分空氣的質量,仍然應該下沉,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在生活中選取這些器材進行實驗,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讓學生感受到不是只有實驗室中的器材能做實驗,其他一些廢棄物也可以進行廢物利用,器材方便易得,能真實地展現(xiàn)物理現(xiàn)象,同時還能說明很多物理問題。
制作過程中,對于生活物品的選取應該注意一下幾個方面:(1)選取的物品盡量選學生容易找到的。(2)能運用簡單的工具對物體進行改變。(3)所制作的教具要現(xiàn)象明顯,性能盡量穩(wěn)定。
2.2.1給學生提供生活物品進行課堂實驗。在實驗教學中,除了教師進行演示實驗以外,還應該選取簡單易行的實驗讓學生在課堂上動手操作。直觀的實驗現(xiàn)象不但能調動課堂氣氛,更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案例: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
給學生準備生活中常見的瓶蓋、面團。引導學生將面團揉成餅狀平放在桌面上,把瓶蓋放在面團上面,不施加壓力,拿起瓶蓋,觀察面團上的痕跡。接著再一次把瓶蓋放在面團上,用手輕壓面團,然后拿起瓶蓋,觀察在面團上留下的痕跡深度。學生們可以通過這個實驗看出當受力面積都為瓶蓋與面團的接觸面積不發(fā)生改變時,增大圧力,瓶蓋給在面團上留下的痕邊就越深,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學生對生活中的此類現(xiàn)象不會感覺很陌生。壓強在生活中的應用較為廣泛,但是他們對壓力的概念以及"作用效果"這一新名詞并不是很了解。給學生準備面團而不是橡皮泥,更貼近了學生的生活。瓶蓋這一生活素材也方便易得。設計這個學生實驗,目的是讓學生將生活現(xiàn)象與課堂有效地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我們所看到的痕跡深淺就是不同的壓力作用效果。
這個實驗看上去原理簡單,但是卻能充分展示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的關系。也和學生們平時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由此能讓學生恍然大悟,原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現(xiàn)象竟然包含著這么多的物理知識。
2.2.2合理使用和開發(fā)教學資源。一些教材中介紹的物理小實驗簡單有趣,不但操作比較簡單,而且現(xiàn)象明顯,便于觀察。但是由于需要自制教具,而學校在這方面所配備的教學資源又不是很充足,因此,并不是每一位教師都能運用自制教具為學生講解實驗。
3.豐富生活化教學設計的內容
3.1課堂導入的形式多樣化。一堂成功的物理課,科學、恰當?shù)膶氡夭豢缮?。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融洽師生關系、引發(fā)學生表現(xiàn)欲、激發(fā)學生求知欲、有助于解決重難點。好的課堂導入更能引人入勝。
現(xiàn)在教師們常用的課堂導入形式大部分以圖片、視頻或者生活經驗為主,而其他形式的課堂引入只有少部分教師所采用,比如物理科研成果以及古典書籍中的實例等。這些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實際上在課堂中實施的次數(shù)并不多。
3.2多種形式的課后作業(yè)相結合。從調查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們非常希望有機會完成除了文字性作業(yè)以外的其他形式的作業(yè)。比如實踐性作業(yè)和資料收集等等。實踐性作業(yè)更注重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以及對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本文所側重的是實踐性作業(yè)中用生活物品進行操作的部分。形式多樣的作業(yè)不容易讓學生厭煩。對學生們來說,教師給予適當?shù)年P注和指導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們也表示很希望教師們教師能夠及時批閱所布置的作業(yè)并加以指導。
3.3合理安排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初中物理知識相對淺顯易懂,與生活聯(lián)系密切,教材中也有生活化的教學資源。雖然教師們認為實施物理生活化教學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實際實施還是存在著一定困難。很多教師在不處理教材中生活化資源的原因這一問題中,課時不足占據(jù)主要原因。
物理實驗是學生很感興趣的一部分,如果講新課以及處理習題的時間都不是很充裕的話,實驗室中的實驗教學就不能有時間得到更好的實施。所以,為了保證物理這門學科的教學質量,應該在有限的課時中,使生活化的教學設計內容安排的更合理,讓物理教師有更多與學生交流和指導學生的時間。也要讓學生充分意識到物理學科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謝作如."雖然很困難,但我們都在努力"--"第一屆中小學 STEAM 教育創(chuàng)新論壇"的共識[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3(10).
[2]李質文."思維分層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J].文教資料,2015(9).
[3]莫秋蟬.論思想政治理論課"七化"教學課型的教學實效[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12).
[4]胡軍.當前我國小學生科學學業(yè)成就調查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