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萍
引言:在小學生音樂教學,能夠獲得良好歌唱狀態(tài)高效途徑之一便是“輕聲唱的方法,它被譽為是小學生和兒童嗓音保健、開嗓練習的必備方法之一,是改善和解決歌唱發(fā)聲陋習的重要手段之一,堅持使用輕聲高位的頭聲歌唱是訓練少年兒童歌唱嗓音必須堅持的首要原則。在培訓小學音樂教師的聲樂訓練中,聲樂教師們采用各種方法對學員進行嚴格的訓練,以使她們盡快地提高演唱能力。國內外的聲樂大師們主張用輕聲訓練的為數不少。聲樂教育家德·阿斯培倫德說:“從嬰兒的反射本能的呼喊到成年人的與藝術創(chuàng)作的高級過程相聯系的語言和歌唱,人的一切發(fā)聲的現象是永遠受心理所決定的?!?/p>
在小學生中積極采用輕聲唱的教學的方法,必須堅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由慢到快的練習方式。
輕聲訓練能夠有效加強聲帶發(fā)聲機能的耐力,這樣的話不僅能保持聲帶的健康,還能醫(yī)治受傷的聲帶,增強恢復能力。女高音米蘭諾說:“我的老師從不允許她把聲音唱得很大,所有的練習都是用小聲去唱,效果特別顯著”??峦f:“輕聲是測驗和練習母音的一種技法,可以有效糾正各個母音不良的發(fā)聲狀態(tài)。”威爾認為:“輕聲可以改善讀字不清,而大聲的輕聲則應該在八至十尺遠的地方依然能聽得清楚”。馬臘費奧迪說:“在自然領域中,只需要用少量的聲帶張力和少量的氣息來發(fā)出每個聲音,才能建立起均衡的發(fā)聲機能”。王福增教授曾一度采用“微聲”唱法,培訓出國內知名的歌唱家,不僅民歌唱得好,西洋歌劇詠嘆調也能駕馭得了。田玉斌曾說:“我經常小聲為學生做示范,尤其是為高聲部的學生做示范時,為了能唱出很高的音,我總是努力將喉嚨打開唱輕聲,很高的聲音自然也就唱出來了?!?/p>
根據筆者經驗,小學生聲樂教學實踐中,初學者應先在較低的音區(qū)上進行,如進行下面訓練。
這條練習如上圖所示必須從中央C開始,然后過渡到半音模進到C2,最后從中聲部可低1-2個音再開始,比如,可以讓學生們先拿一個真聲輕輕的發(fā)“啊”,用一個中強的音,第二步再讓學生們慢慢的變弱,逐漸變弱到很輕很輕的時候,恰好剛剛自己能微弱的聽到。但需要強調的是,這個聲音雖然極輕極弱,但不是空的虛的,不能漏氣。
接下來,讓小學生們從中央C開始,半音摸進,根據小學生們的水平和條件,可以從a2、b2、c3高音上自由練習,比如可以先在低音上發(fā)很微弱的“啊”,接著用柔和的聲音輕輕的滑向高八度的音“啊”,并且要附帶有“哦”的色彩,同時,“哎”也要附帶有“額”的聲音的色調和色彩,特別提醒注意的是向上輕聲的過程中,要產生打哈欠的感覺,明顯感到咽部有下墜感,拉開的感覺很到位才行。
綜上所述,輕聲唱法是在學生教學中最易接受的教學方法之一,它在培養(yǎng)學生掌握良好的氣息支持、穩(wěn)定的喉頭狀態(tài)、有頭腔共鳴的位置,用微弱的音量、自然、放松地歌唱具有良好作用,它是把難學的聲樂技巧化繁為簡,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一種訓練方法。
在歌唱教學當中,經常遇到一些人在唱歌時為了追求音量而大聲喊叫,而且更多的是用胸聲、真聲大聲喊唱,并且到了一定程度聲音很難再唱上去,尤其是在高音區(qū),即使高音喊唱上去,也非常難聽。那么遇到一些這樣的問題我們該如何解決呢?我認為采用“輕聲”教學的方法,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是解決問題的捷徑。
輕聲唱能夠避免學員用大音量練唱時聲音粗糙,沒有共鳴而過分用力的毛病。這種喊唱聲音位置低、喉音很重,聲區(qū)不統(tǒng)一,聲音缺乏美感。小學音樂教師在教學中,采用輕聲唱解決兒童頭聲訓煉也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一旦任其習慣性的,盡興的放聲歌唱,超越這個客觀限量,會在一定程度上產生疲憊感和松懈感。因此,一方面,在教學中小學生們的輕聲歌唱技能要從基礎做起,順應生理規(guī)律和生理機能,充分發(fā)揮好小學生們的發(fā)聲器官和發(fā)音技能,不緊張、不松懈、不疲勞的狀態(tài)最好。另一方面,偶爾的輕度緊張可以使學生們釋放最大的潛力,集中注意力,提高記憶力的功能,也可以使精神得到適度的放松,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腎上腺素提高會使輕聲唱的水平提高,合理運用氣息技能。
綜上所述,輕聲唱在視唱和練習課堂教學中,對培養(yǎng)學員聽辨能力,音準訓練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輕聲唱在教學課堂上對兒童歌唱進行因勢利導,進行必要的,適當的科學訓練,童聲訓練是會成功的。
輕聲唱通過教學實踐非常行之有效,它適合于不同的唱法,是初學者可以自然地使聲音混進假聲成分,較容易地找到發(fā)高音的位置,增強歌唱時發(fā)高音的能力。輕聲唱法可以解決聲樂學習中大聲唱歌,過分用力的毛病,綜上所述,在聲樂教學過程中,運用以“輕聲為主”的練習方法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1]合唱與獨唱在聲樂演唱中的相互作用——以作品《天路》為例[J].陳淑婷.北方音樂.2016(14)
[2]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yè)聲樂教學方法新探[J].夏黎春,曲鵬.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4(01)
[3]唱會歌、唱好歌和會唱歌——淺談對吳斌教授這一觀點的思考與實踐[J].朱怡璇.中學教學參考.2013(18)
[4]提高學生歌唱能力的方法研究[J].朱怡璇.北方音樂.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