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濱
(青海省海北州第一人民醫(yī)院 青海 海北 810299)
現(xiàn)今標本溶血情況較常見,主要指紅細胞破裂,血紅蛋白逸出,與血清混合的情況。造成標本溶血的原因有多種,主要包含低溫冷凍、堿性太強、酸性太強、乙醇、低滲溶液、低溫冷凍等[1]。標本溶血后,紅細胞中逸出的物質嚴重影響生化檢驗結果,進而影響診斷準確率,不利于臨床順利診斷?,F(xiàn)為減少血液標本出現(xiàn)溶血情況,需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進而提高生化診斷的準確性[2]。現(xiàn)對其影響和預防措施作研究。
選取在2016年11月到2017年11月期間來我院體檢的100名健康人員,其中男男女比例為54:46,最小年齡為24歲,最大年齡為57歲,平均年齡為(40.15±2.08)歲。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不存在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各指標均符合正常檢測范圍。
排除標準:患有腎、肝等嚴重臟器器官障礙的患者;對本組研究知情且不同意的患者。
對所有患者均采集4mL空腹靜脈血,將其放置在2支試管中,取其中一支作為參照組,放置肝素起抗凝作用;取另一支作為實驗組,對其進行中振蕩,使其出現(xiàn)溶血情況。在相同條件下對2支試管進行離心,離心速度為每分鐘3000轉,離心時間為10分鐘,隨后將血清分離,放置在溫度為-4℃的冰箱中保存,進行檢查。使用全自動生化監(jiān)測儀對血液標本進行檢測,試劑盒需嚴格遵循說明書的使用方法進行操作。一個標本檢測10次,取均值。
判定100名健康體檢人員的臨床生化檢驗指標,主要包含ALT(丙氨酰氨基轉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LDH(乳酸脫氫酶)、TC(總膽固醇)、UA(尿酸)、TG(三酰甘油)、Cr(肌酐)、GLU(葡萄糖)、ALP(堿性磷酸酶)、K+(血鉀)以及BUN(尿素氮)。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對100名健康體檢人員的所有資料進行檢驗,行t檢驗方法對其計量資料(臨床生化檢驗指標)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形式表示。如組間以P<0.05的形式來表現(xiàn)差異性,證明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
與實驗組相比較,參照組中ALT、AST、LDH、UA、K+水平均較低,參照組ALP、GLU水平均較高,組間數據對比呈現(xiàn)為P<0.05;兩組間TG、BUN、TC以及Cr水平無明顯差異性(P>0.05)。具體詳情見表。
表 分析100名健康體檢人員的臨床生化檢驗指標
標本溶血情況主要包含體內溶血和體外溶血,其體內溶血發(fā)生原因為疾病本身、手術和藥物反應等導致紅細胞破裂,體外溶血發(fā)生原因為突然冷凍、振蕩等導致紅細胞破裂[3]。由于采血人員缺乏專業(yè)知識、不熟練操作技巧,均可導致標本的檢驗結果不準確。為防止溶血情況出現(xiàn),可提高采血人員的操作技巧,需嚴格遵循無菌操作,不可劇烈振蕩。加強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素質,使其重視此項工作,提高自身責任感[4]。使用檢驗質量較高的檢測儀器,嚴格按照操作標準進行檢驗。
與實驗組相比較,參照組中ALT、AST、LDH、UA、K+水平均較低,參照組ALP、GLU水平均較高,組間數據對比呈現(xiàn)為P<0.05;兩組間TG、BUN、TC以及Cr水平無明顯差異性(P>0.05)。
綜上所述,標本溶血會降低診斷的準確度,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因此需提高醫(yī)護人員的責任感和專業(yè)素質,可降低溶血現(xiàn)象發(fā)生。
[1]董學廣,陳秀美,陳穎穎,等.溶血現(xiàn)象對臨床生化檢驗項目的影響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4(12):252-252,253.
[2]孫洪帥,吳雪峰,叢占杰,等.溶血現(xiàn)象對臨床生化檢驗項目影響的觀察及預防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8):35-36.
[3]侯娜.溶血現(xiàn)象對臨床生化檢驗項目影響的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6,6(13):128-129.
[4]李俊潔,呂蕙伶,張敬治,等.溶血現(xiàn)象對臨床生化檢驗項目影響的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5(1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