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光芬
【摘要】 目的:研究探討秋水仙堿與非布司他治療痛風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治療的痛風患者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所選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秋水仙堿進行治療,觀察組采取秋水仙堿與非布司他聯合用藥治療,觀察兩組患者血尿酸水平變化情況及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12、24周,觀察組急性痛風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痛風患者,采取秋水仙堿與非布司他聯合用藥進行治療,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治療的效果,還可以減少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且使用起來安全性較高,可以幫助患者降低血尿酸的水平,可以在今后痛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
【關鍵詞】 秋水仙堿; 非布司他; 痛風; 療效觀察
doi:10.14033/j.cnki.cfmr.2018.6.01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8)06-0024-03
痛風是現在臨床上比較多見的一種嘌呤代謝紊亂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單鈉尿酸在患者的腎臟或者是骨關節(jié)等地方積累后導致的一種炎性疾病,該病一旦發(fā)病后,便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大大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還會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極大的精神和經濟壓力[1]。最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水平取得了飛躍性的發(fā)展,大多數人的生活水平都發(fā)生了巨大的改善,飲食習慣有了很大的變化,導致痛風的發(fā)病率每年都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2]。有相關研究顯示,在一些比較發(fā)達的國家,例如歐美地區(qū),痛風的發(fā)病人數越來越多,且發(fā)病的趨勢逐漸年輕化,不再僅僅是老年人發(fā)病[3]。就目前我國醫(yī)療水平發(fā)展的現狀來看,臨床上主要是采取排泄尿酸或者是阻礙尿酸的生成來進行治療,以便于幫助患者消除臨床癥狀,促進身體的康復。主要藥物是非布司他,可以幫助患者抑制黃嘌呤的氧化酶,又可以抑制還原型的黃嘌呤氧化酶,以此幫助患者減少尿酸的出現,從而降低患者體內尿酸的濃度,不會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的并發(fā)癥,且患者一般對此藥的耐受性較高[4]。為此,本次選擇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治療的痛風患者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取秋水仙堿與非布司他聯合用藥進行治療,發(fā)現取得了很好的治療效果,現進行匯報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筆者所在醫(yī)院住院治療的痛風患者80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國痛風的診斷標準。納入標準:(1)有關節(jié)炎發(fā)作,可以看到關節(jié)發(fā)紅;(2)均取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并且是自愿參與此次研究;(3)有高尿酸血癥;(4)關節(jié)炎發(fā)作時關節(jié)液微生物培養(yǎng)的結果為陰性。排除標準:(1)排除有精神疾病不能進行正常溝通的患者;(2)排除有其他嚴重內科疾病的患者;(3)排除有繼發(fā)性高尿酸血癥的患者;(4)排除對本次試驗所使用的藥物有過敏史的患者;(5)排除既往有使用過激素的患者;(6)排除有肝腎功能受損的患者。將所選取的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20~70歲,平均(40.3±23.9)歲;觀察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19~71歲,平均(40.1±22.8)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秋水仙堿片(西雙版納版納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53021369)進行治療,0.5 mg/次,2次/d;觀察組口服秋水仙堿片與非布司他片(江蘇萬邦生化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130058),秋水仙堿使用劑量和用法與對照組一致,非布司他使用方法為40 mg/次,口服,1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4周。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4、12、24周血尿酸水平變化情況及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血尿酸水平的評價標準為<6 ml/dl,再記錄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后,兩組中發(fā)生急性痛風的病例數[5]。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系統(tǒng)軟件統(tǒng)計分析資料,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尿酸水平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4、12、24周時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急性痛風發(fā)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4、12、24周,觀察組急性痛風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3 兩組患者發(fā)生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5%,其中肝功能異常1例,占比2.5%,過敏性皮疹2例,占比5.0%;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7.5%,其中肝功能異常2例,占比5.0%,過敏性皮疹3例,占比7.5%,腎功能損傷2例,占比5.0%;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痛風是現在各個年齡段都有可能會發(fā)病的一種特殊疾病,一般可由遺傳環(huán)境因素,或者是藥物因素、嘌呤代謝紊亂及尿酸排泄較少等因素共同作用而導致[6]?;颊甙l(fā)病后如果不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則有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肝腎功能損傷,或者是關節(jié)炎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嚴重的還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影響?,F在臨床上主要是使用秋水仙堿、非布司他等藥物進行治療,治療的原理則是幫助患者降低血尿酸的水平。本次結果表明,觀察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12、24周,觀察組急性痛風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非布司他和秋水仙堿聯合用藥治療對于痛風患者的治療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效果顯著。
非布司他是一種現在使用比較廣泛的新型非嘌呤類藥物,本身有一種選擇性的黃嘌呤氧化還原酶抑制劑,且其組成的結構沒有嘌呤環(huán)存在,可以起到良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對于氧化性和還原型的XO,其次,還可以減少患者使用別嘌呤而導致的不良反應,從而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7]。據相關文獻報道,非布司他在2009年開始在美國上市,且對于痛風患者的治療的過程中,效果較為顯著,使用起來安全有效[8]。秋水仙堿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干擾溶酶體脫顆粒,以此而降低細胞的活性、抑制粒細胞向炎癥反應,以便于起到抗炎的作用。其次,秋水仙堿可以影響細胞間黏附分子,從而阻礙內皮細胞的黏附,抑制炎癥反應的發(fā)生[9]。秋水仙堿治療痛風的原理主要是通過減低白細胞活動和吞噬作用,以便于減少尿酸的沉積,減少炎性反應的出現,從而幫助患者止痛[10]。使用其單一的進行治療雖然也可以緩解患者痛風的癥狀,但是單一使用的效果并不是特別讓人滿意,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一系列的不良反應或者是并發(fā)癥,影響患者的預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1-12]。而把秋水仙堿與非布司他聯合用藥對痛風的患者進行治療,不但可以有效減少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痛風的發(fā)作次數,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最重要的是,兩者聯合使用可以幫助患者降低血尿酸的水平,從而促進患者的身心康復。
綜上所述,對于痛風的患者,采取秋水仙堿與非布司他聯合用藥對其進行治療,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治療的效果,還可以減少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情況,且使用起來安全性較高,可以幫助患者降低血尿酸的水平,可以在今后痛風患者的治療過程中應用。
參考文獻
[1]高青,吳楠.探討使用秋水仙堿聯合非布司他對痛風伴高尿酸血癥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7):104-105.
[2]張睿,劉帥輝,于珮,等.痛風合并慢性腎臟疾病的藥物治療[J].國際內分泌代謝雜志,2016,36(2):82-88.
[3]陳翔,蔡嚇明,陳國勇,等.非布司他治療痛風伴高尿酸血癥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3(34):34-36.
[4]陳光亮,周媛鳳,張穎,等.治療痛風和高尿酸血癥藥物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7,22(1):104-109.
[5]唐峰年.非布司他聯合雙醋瑞因治療痛風關節(jié)炎療效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7,7(26):144.
[6]李建軍,王為.萆薢黃柏飲與秋水仙堿治療痛風的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24(2):317-318.
[7]蒙龍,李娟,龍銳,等.小劑量與常規(guī)劑量秋水仙堿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jié)炎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4,19(6):656-662.
[8]朱俊新.四妙散與秋水仙堿治療痛風的臨床對照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28(4):266-267.
[9]李邦權.放血療法配合秋水仙堿與單純秋水仙堿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對照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1,9(10):25-26.
[10]臧雪蓮.痛風急性發(fā)作患者采用不同劑量秋水仙堿治療的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4):69-70.
[11]陳軍,馬麗珍.不同劑量秋水仙堿治療痛風急性發(fā)作的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2,33(3):303-304.
[12]鐘志華,黃啟亞,羅成建,等.不同劑量秋水仙堿在痛風急性發(fā)作期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9):65-66.
(收稿日期:2017-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