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務型閱讀旨在考查學生的閱讀和綜合運用語言知識的能力。然而,筆者在教學中卻發(fā)現(xiàn)學生的任務型閱讀的得分普遍偏低,筆者嘗試從注重閱讀策略、強化語篇分析、加強詞匯教學、尋找語法內(nèi)在聯(lián)系等方面引導學生分散難點,各個擊破。
【關鍵詞】任務型閱讀;閱讀策略;語篇分析;詞匯教學;語法辨析
【作者簡介】劉晴,江蘇省黃埭中學。
一、任務型閱讀題型得分現(xiàn)狀
作為檢驗學生閱讀能力的一種有效形式,高考英語任務型閱讀要求考生必須具備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型閱讀分值在江蘇高考英語總分中占有較大比重,然而高考成績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近幾年考生任務型閱讀得分率較低,這成為影響考生高考成績的一個直接因素。提高任務型閱讀的解題技巧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二、提高任務型閱讀得分的幾點建議
1.有效輸入促進高效輸出。實際上,任務型閱讀在考查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有效地檢驗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它要求考生在認真閱讀所給文章和表格內(nèi)容的基礎上,對文章的有效信息進行搜集、整合與概括。任務型閱讀是“讀”和“寫”的有機結(jié)合。一方面,閱讀材料為完成表格內(nèi)容提供了情景;另一方面,表格體現(xiàn)了文章的框架,是對文章材料的解讀與概括。與傳統(tǒng)的閱讀理解題型相比,任務型閱讀注重考生在語言輸入(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加強語言輸出的能力(完成表格),它要求學生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比較、分析、梳理、概括并根據(jù)需要進行綜合運用。因此,任務型閱讀的準確率取決于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2.善用不同閱讀技巧,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如何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選擇恰當?shù)拈喿x策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應該充分利用課內(nèi)外素材,指導學生正確運用多種閱讀策略(skimming、scanning、detailed reading)來提升閱讀能力。任務型閱讀要求學生能根據(jù)閱讀目的的不同選擇不同的閱讀策略(表1)。通過略讀(skimming)快速把握文章主旨大意。跳讀(scanning)幫助學生從語言材料中快速獲取特定信息。此外,任務型閱讀表格supporting details里的內(nèi)容需要根據(jù)表格關鍵詞,進行精確定位與分析,這就要進行精讀(detailed reading)。
3.養(yǎng)成二次閱讀習慣,強化語篇分析能力。任務型閱讀側(cè)重語篇分析,剖析文章的“脈絡”,即文章的結(jié)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文章篇章結(jié)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文章所選材料主要來源于英文原版書籍,體裁多樣、語言地道、文化意味濃厚, 其試題設計均重視語篇理解。因此,我們可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對現(xiàn)有閱讀理解的材料進行二次閱讀,充分挖掘和利用現(xiàn)有的閱讀文本以達到提高學生分析語篇能力的效果。
高考任務型閱讀文章的體裁主要以議論文、說明文為主。不同文體各有其寫作特點,任務型閱讀后表格的設計常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展開。對閱讀理解進行二次閱讀,學會分析文章結(jié)構,培養(yǎng)語篇梳理的能力可高效完成文字表達的任務。
(1)議論文(problem-solving style)。議論文是對某個問題進行分析、評論,表明自己的觀點的一種文體。議論文一般是按照提出問題(raise a problem)、分析問題(analyze the problem)、解決問題(solve the problem)、得出結(jié)論(draw a conclusion)的層次來安排。(2016·常州第一學期期末試卷)閱讀理解A篇首先提出在英語變得越來越重要的現(xiàn)代社會,中國人的英語水平卻越來越差的現(xiàn)象,接著分析了這一現(xiàn)象的具體原因,最后提出有效建議。在完成閱讀理解試題的基礎上,筆者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二次處理,旨在把握文章的布局安排,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表2)。
(2)說明文。說明文是以“說明、解釋”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體。它通常先對說明對象進行總的概述(general introduction),然后通過舉例子、做比較、分類別等說明方法具體描述說明對象(detailed descriptions),最后得出結(jié)論(conclusion)。(2018·宿遷市高一英語期末試卷)閱讀理解C篇主要說明了腦細胞延緩衰老的主題,在糾正閱讀理解試題的答案后進行的二次閱讀促使學生提煉段落要點,構建文章脈絡(表3), 從而使學生對說明文的篇章結(jié)構有了更深的認識。
4.加強詞匯教學,夯實語言基礎。任務型閱讀不僅檢驗學生對文本的解讀程度,也考查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運用水平。然而,任務型閱讀對于詞匯的考查遠遠高于單純的單詞拼寫,它更側(cè)重考查學生詞匯的變化和靈活應用能力。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注重詞形, 詞性的拓展和積累,也要主動幫助學生歸納同義詞(如“導致”的詞組有cause/ lead to/ result in/ contribute to/ bring about/ give rise to; “由…引起”的同義詞有result from/ be caused by/ arise from/ arise out of;“來源于…”的詞組有come from/ originate from/ be deprived from);反義詞(如 advantage/ disadvantage, positive/ negative, physically/ mentally, willing/ reluctant),并鼓勵學生多用英語對單詞或句子釋義(paraphrase)。總之,英語教師應靈活運用多種詞匯教學方法來強化學生對詞匯的學習和積累,并通過課內(nèi)課外雙管齊下,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充分利用課堂,尋找語法結(jié)合點。除了考查詞匯的變化,任務型閱讀也注重考查學生辨析句子結(jié)構、掌握語法規(guī)則的能力。如:辨析簡單句、并列句、復合句之間的差異;弄清定語從句和非謂語動詞做定語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理解狀語從句和非謂語動詞做狀語的關系等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關注語法知識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形成系統(tǒng)的語法認知體系。
例如在教授Module 1 Unit 3 Project板塊的時候,文章原句: If you follow the suggestions above, you will look and feel much better in no time at all. 教師便可充分利用教材,要求學生對這個句子作句式結(jié)構的變化:
Follow the suggestions above, and you will look and feel much better in no time at all. (并列句)
Following the suggestions above, you will look and feel much better in no time at all. (簡單句)
再如Module 3 Unit 2 Reading 課文原句:Before the middle of the 5th century, people in Britain all spoke a language called Celtic. 本句是非謂語動詞充當后置定語,教師就可利用這個機會教會學生分詞和定語從句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即a language called Celtic=a language which is called Celtic。
三、結(jié)語
總之,針對學生在任務型閱讀上的存在的問題,教師應在重視對學生閱讀策略和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同時,夯實詞匯和語法基礎,根據(jù)閱讀材料形成自己的思維導圖。盡力幫助學生提高解題技巧,掌握解題方法,樹立解題信心,并最終實現(xiàn)在任務型閱讀方面的重大突破。
參考文獻:
[1]李福慶.從語篇層級角度解讀語言審美選擇的基本策略[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版),2017(6).
[2]姜建軍.語篇分析:培養(yǎng)扼篇章構建能力的起點[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7(5).
[3]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S].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