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走出人類學的自戀

      2018-07-03 03:20陳晉
      讀書 2018年7期
      關(guān)鍵詞:斯特勞斯人類學家洛斯

      陳晉

      一自戀的人類學

      自戀既是情結(jié)(complex),也是意識形態(tài)?!缎屡=蛴⒄Z字典》解釋該詞的常見含義是 “對自我和外表有著過度或情欲的興趣 ”;在心理學和精神分析領(lǐng)域,自戀則用來形容某種人格類型或無意識特征。法語 “自我中心 ”(nombrilisme)的字面意義是 “肚臍主義 ”,即盯著自己的肚臍眼看??梢娭辽僭谌粘S谜Z中,自戀和自我中心都不是褒義詞。北宋理學家邵雍主張 “圣人反觀 ”,即在以目、心、理等觀物之上,更要 “以物觀物 ”,自我在萬物相照的過程中無處可存。遺憾的是,學術(shù)研究中從自身立場出發(fā)、以自我為中心的做法并不少見。

      巴西人類學家愛德華多 ·維未洛斯 ·德·卡斯特羅(Eduardo

      Viveros de Castro,以下稱 “維未洛斯 ”)于二○○九年出版了著作《食人形而上學:后結(jié)構(gòu)人類學概述》(Métaphisiques cannibals. Lignes danthropologie post-structurale,以下稱《食人形而上學》)。他宣稱這本書應該是一本更宏大的書的序言,后者的名字是《反那耳喀索斯》(LAnti-Narcisse)。眾所周知,那耳喀索斯是希臘神話里的著名人物,是全希臘最俊美的男子。他欣賞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不忍離開,最終憔悴而死(一說溺死),化作了一株水仙花。“那耳喀索斯 ”因此成

      了水仙花的名字,也成了 “自戀 ”(narcissism)的代名詞。

      維未洛斯批評人類學長期以來就是一個自戀的學科,人類學家喋喋不休的 “他者 ”(Others)或“他性 ”(Otherness)不過是自身的倒影,其本質(zhì)與那耳喀索斯的舉動(及其命運)并無二致。湊巧的是,“反思”(reflection)一詞的本義正是從某個鏡面來端詳自己。維未洛斯表示是時候來打破這面鏡子,為這種自戀畫上句號了。

      維未洛斯的激進主張不無道理。人類學從進化論時期開始,就從未停止過從他人中尋找自身。泰勒在《原始文化》中稱人類學是一種 “革新者的科學 ”(a reformers science),其職責在于揭示并且淘汰那些 “粗糙而古老的文化中的遺留物 ”—也就是迷信,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掃除障礙。即便進入二十世紀,相當一部分人類學家依然寄希望于通過研究所謂 “傳統(tǒng)社會 ”,來打量、思考和解決自身的問題。在被后世奉為圭臬的《西太平洋的航海者》結(jié)尾,馬林諾夫斯基不無感慨地寫道:

      誠然,我們可以進入野蠻人的意識里,并通過他的眼睛觀察外面的世界,感覺一下他的感受 —但我們最后的目的是豐富和深化我們的世界觀,了解我們的本性,并使它在智慧上和藝術(shù)上更為細致。若我們懷著敬意去真正了解其他人(即使是野蠻人)的基本觀點,我們無疑會拓展自己的眼光。如果我們不能擺脫我們生來便接受的風俗、信仰和偏見的束縛,我們便不可能最終達到蘇格拉底那種認識自己的智慧。就這最要緊的事情而言,養(yǎng)成能用他人的眼光去看他們的信仰和價值的習慣,比什么都更能給我們以啟迪。(《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馬林諾夫斯基著,梁永佳、李紹明譯,華夏出版社二 ○○二年第一版,447頁)好一個 “即使是野蠻人 ”!如此看來,人類學的自戀確有其根源:

      在通往這門 “革新者的科學 ”的征途上,研究者需要不斷吸納來自不同社會、不同文化的思想元素(無論這些元素與其自身的背景有多么大的差距,有時甚至差距越大越好),為己所用,從而為其所屬的群體和社會創(chuàng)造出某種越發(fā) “公正 ”“客觀 ”和“全面 ”的知識體系。對以維未洛斯為代表的批評者們來說,這一出發(fā)點及其背后的工作過程實在值得反復推敲、質(zhì)疑。

      二00三年七月,維未洛斯受邀在大不列顛與英聯(lián)邦社會人類學家第五屆十年會議的晚宴后演講。他提到了人類學家與當?shù)厝说牟粚ΨQ地位:

      人類學家通常享有相較于當?shù)厝说恼J識論優(yōu)勢。兩種話語位于不同的平面:人類學家建立的意義依賴于當?shù)氐囊饬x,但他也決定了意義的意義 ——通過解釋、說明、翻譯、敘述、書寫和脈絡化,他證明和指示了這一意義。人類學話語的關(guān)系矩陣是形質(zhì)學(hylomorphic)式的:人類學家的意義構(gòu)成了當?shù)厝说奈镔|(zhì)(matter)的形式。當?shù)厝说脑捳Z無法決定其自身意義的意義。正如格爾茨所說過的,我們都是(事實上的)當?shù)厝耍粵]錯,但是我們中總有些人比其他人(在法理上)更當?shù)兀╩ore native)。(Eduardo Viveros de Castro,“AND”, Manchester Papers in Social Anthropology, 7, 2003, 1-20,筆者譯 )在人類學及其他學科領(lǐng)域,針對話語權(quán)力、殖民主義等話題

      的批評并非新鮮事。相較而言,維未洛斯顯然有著更大的野心:他企圖徹底推翻原有的研究立場,從而建立起某種全新的、對稱

      (symmetrical)的人類學?!皩ΨQ人類學 ”(symmetrical anthropology)的提法經(jīng)由布魯諾 ·拉圖爾的著作《我們從未現(xiàn)代過:對稱人類學論集》而得以傳播。法國人類學家菲利普 ·德斯科拉(Philippe Descola)對之的解釋是:“研究者和被研究者的文化特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兼容,而非簡單地前者包括后者。”(Philippe Descola,“Transformation transformed”, Hau: Journal of Ethnographic Theory, 6(3), 2016, 33–44,筆者譯)隨著批評的深入,二十一世紀的國際人類學界正在逐漸達成共識:要打破舊有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精英主義學科傳統(tǒng),促進當?shù)厝怂?/p>

      想觀念的概念化、普遍化,與其共同思考當下的世界。

      然而,反那耳喀索斯的意義不止于此。為進一步說明,我們先來看一則與水仙少年有關(guān)的故事。巴西作家保羅 ·柯艾略在其暢銷小說《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提到了王爾德改寫的、關(guān)于水仙少年的寓言故事:

      煉金術(shù)士拿起一本書,那是商隊中的某個人帶來的。書沒有封面,但是可以辨認出作者的名字:奧斯卡 ·王爾德。在翻閱那本書的時候,他看到一篇關(guān)于水仙花的故事。

      煉金術(shù)士知道這個關(guān)于水仙花的傳說。一個英俊少年,天天到湖邊去欣賞自己的美貌。他對自己的容貌如癡如醉,竟至有天掉進湖里,溺水身亡。他落水的地方,長出一株鮮花,人們稱之為水仙。

      奧斯卡 ·王爾德卻不是這樣結(jié)束故事的。他寫道,水仙少年死后,山林女神來到湖邊,看見一潭淡水變成了一潭咸咸的淚水。

      “你為何流淚?”山林女神問道。 “我為水仙少年流淚?!焙椿卮?。 “你為水仙少年流淚,我們一點也不驚訝?!鄙搅峙裾f道, “我們總是跟在他后面,在林中奔跑,但是,只有你有機會如此真切地看到他英俊的面龐?!?“水仙少年長得漂亮么?”湖泊問道。 “還有誰比你更清楚這一點呢?”山林女神驚訝地回答, “他每天都在你身邊啊?!?/p>

      湖泊沉默了一會兒,最后開口說:“我是為水仙少年流淚,可我從來沒注意他的容貌。我為他流淚,是因為每次他面對我的時候,我都能從他眼睛深處看到我自己的美麗映像。”

      “多美的故事?。 睙捊鹦g(shù)士感慨。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 ·柯艾略著,丁文林譯,南海出版公司二 ○○九年版,6—7頁)作家筆下的人物生動形象、措辭優(yōu)美;更重要的是,王爾德的想象指向了那耳喀索斯的深層次陷阱:自戀者眼中的他者也是自戀者,彼此眼中都只有自己的鏡像,從而造成某種 “惡性循環(huán) ”(vicious circle)。在人類學家寫就的諸多民族志中,當?shù)厝顺3R?“孤島居民 ”的形象出現(xiàn),他們與外界缺少聯(lián)系,既沒有歷史(至少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也沒有將來;當?shù)厝说乃行袨楹鸵庾R活動都在于維系其所屬的、現(xiàn)存的社會文化體系 —包括親屬關(guān)系、經(jīng)濟生產(chǎn)、宗教信仰和政治制度等,對除此之外的一切都漠不關(guān)心。這和寓言中一心追求 “鏡像美 ”的人格化湖泊何其相似!但是對此,維未洛斯提醒:

      (為達成目標,)我們得從以下事實中獲取必要的暗示,即當?shù)厝说脑捳Z并非只關(guān)于當?shù)厝?,也就是他的社會或心靈。當?shù)厝说脑捳Z談論的是世界。(Eduardo Viveros de Castro,“AND”, Manchester Papers in Social Anthropology, 7, 2003, 1-20,筆者譯 )其實,研究者若能不帶偏見地走入田野、拋卻以自我為中心的

      預設問題,往往能獲得跟上述刻板印象截然相反的事實材料。筆者于二0一六年八月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下屬的侗寨進行調(diào)查,遇到一位吳姓巫師(當?shù)胤Q “鬼師 ”)。該男子七十多歲,侗族,帶有徒弟,在村寨中享有較高的聲望。筆者獲得機會,現(xiàn)場觀察吳巫師為新近落成的房屋舉行安居儀式。此前,筆者一直在川滇邊境的納人(摩梭人)地區(qū)調(diào)查達巴(當?shù)厮_滿)的儀式知識和實踐。鬼師是侗族社會中重要的儀式主持者,筆者期待通過案例比較,進一步獲得有關(guān)文化傳承、儀式行動與認知行為的普遍性結(jié)論。因不通侗語,筆者只能用黎平本地的漢語方言與受訪者交流。

      儀式開始后,筆者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幾乎能聽懂吳巫師念誦的全部內(nèi)容;原來他在儀式中使用的是漢語方言,而且是筆者祖籍所在地、湖南省新寧地區(qū)的方言!不僅如此,念誦中還有大量諸如 “國泰民安樂 ”“工農(nóng)人民一致 ”“城鄉(xiāng)村鎮(zhèn)一盤棋 ”等明顯后期加入的形式化語句。儀式結(jié)束后,筆者就知識傳承、儀式行為、念誦方式等問題,多次求教吳巫師,得知其師父(即其父親)曾經(jīng)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赴湘西拜師學藝,從當?shù)氐朗渴种蝎@取了相關(guān)的書籍、道具,更學習了相應的念誦方式。吳巫師稱,做儀式的 “腔口 ”(即口音)不能改變,因為它保證了儀式的效力。

      這段田野調(diào)查中的小插曲看似是機緣巧合,其實大有深意:通過借鑒、學習周邊社會的觀念和技術(shù),侗族鬼師創(chuàng)建并傳承了適用于當?shù)厍榫车闹R體系,并付諸儀式實踐;儀式話語不僅反映了上述知識的多樣化起源,也訴說著過去、當下和未來的社會問題(包括經(jīng)濟發(fā)展、國家權(quán)力、現(xiàn)代化等)。侗族人的眼中絕非只有自己,儀式行動構(gòu)成他們與世界頻繁溝通的契機。

      二 逆轉(zhuǎn)的人類學

      表面上看,維未洛斯的口號 “反那耳喀索斯 ”頗具革命性。然而類似的 “逆轉(zhuǎn)式思考 ”(reverse thinking)在人類學學科的發(fā)展史中并不罕見。維未洛斯承認,寫作《食人形而上學》一方面是為了與德勒茲、瓜塔里等哲學家展開對話,另一方面更是為了致敬法國結(jié)構(gòu)主義大師克勞德 ·列維-斯特勞斯(Claude Lévi-Strauss)。事實上,其書名就來自列維-斯特勞斯為權(quán)威期刊《人》(LHomme)二○○○年親屬研究??鶎懙陌衔?。列維-斯特勞斯在文章中高度評價了??髡邆儗β?lián)姻概念的批判式分析,欣慰地指出:“巴西的同行們成功開啟了一種可稱為有關(guān)掠食的形而上學(métaphysique de la prédation)?!彼M一步認為哲學將在這股思潮中重新占據(jù)舞臺,但這次不再是 “我們的哲學 ”,而是 “他們的哲學 ”(Claude Lévi-Strauss,Postface, LHomme , 154-155, 2000, 713-720,筆者譯)。

      不論是對南美印第安人社會的調(diào)查研究,抑或在巴西、秘魯、

      哥倫比亞等國家的人類學啟蒙,還是對西方知識體系的批判甚至顛覆性思考,列維-斯特勞斯都稱得上是當之無愧的先驅(qū)。一九八九至二○○○年期間,他應意大利《共和報》(La Repubblica)之邀寫作了十七篇短文,后收入文集《我們都是食人族》(Nous sommes tous des cannibales)。這些文章大多從時事出發(fā),試圖借助人類學的研究來闡釋當代議題。同名文章《我們都是食人族》正是針對當時(一九九三)法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出現(xiàn)的庫賈氏病(maladie de Creutzfeldt-Jakob)?,F(xiàn)代人通過注射人腦垂體萃取的荷爾蒙來治療幼兒成長障礙,或移植人腦黏膜來治療女性不孕,從而導致了這種疾病。而美國生物學家卡爾頓 ·蓋杜謝克(Carleton Gajdusek)于一九五○年在新幾內(nèi)亞觀察到,當?shù)氐膸祠敯Y(Kuru)與庫賈氏病高度相似,都是慢性病毒引起的退化性疾??;人類學的調(diào)查研究則揭示了庫魯癥出現(xiàn)的族群有食人行為,人們可能在處理腦漿時被傳染,并經(jīng)由肢體接觸傳染給兒童。通常,人們把新幾內(nèi)亞部落吃人視為野蠻和荒謬的迷信行為,而把人工注射視為科學實踐。但斯特勞斯認為,“將他人的一小部分物質(zhì)通過口腔、血液、消化或注射引入體內(nèi),與食人行為在本質(zhì)上并無不同 ”(《我們都是食人族》,列維-斯特勞斯著,廖惠瑛譯,上海人民出版社二○一六年版,132頁)。

      列維-斯特勞斯進一步提出應該逆轉(zhuǎn)原有的思考方式,從食人造成的后果而非概念本身來考察問題:

      食人行為的類型如此不同,其真實或假想的功能如此多樣,以至讓人質(zhì)疑能否精確定義我們目前所使用的食人概念。當人們試圖去掌握它,它便隨之瓦解或消散。食人本身沒有客觀的現(xiàn)實性。它屬于種族中心論(ethnocentrique)的范疇:它只存在于那些禁止它的社會眼光中。

      ……讓我們倒轉(zhuǎn)這個趨勢,并嘗試去全面感受食人造成的一切結(jié)果。在不同的時空中,食人行為具有非常多樣的形態(tài)與目的,但它始終是自愿將來自其他人類的身體部位或物質(zhì)導入自己體內(nèi)的行為。驅(qū)散食人的神秘色彩之后,這一概念就顯得相當平常。盧梭認為,社會生活的起源在于我們能認同他人的感受。而最終,使他人認同自己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他吃了。(同上,135頁)維未洛斯的主張可謂與列維-斯特勞斯一脈相承。如果說德勒

      茲的《千高原》是從精神分析的角度入手,展開對資本主義體系的解構(gòu),那么維未洛斯則試圖延續(xù)列維-斯特勞斯在其學術(shù)生涯后期對結(jié)構(gòu)人類學的再思考〔維未洛斯稱之為 “后結(jié)構(gòu) ”(post-structural)〕 —其核心在于對研究者與研究對象兩者的概念、命題、假設、推理等思維方式和活動展開比較式研究,從而建設新的哲學。

      不言而喻,這種企圖取代舊有哲學的人類學必定是顛覆性的

      (subversive)。英國人類學家提姆 ·英格爾德(Tim Ingold)認為人類學本質(zhì)上是一種 “人民參與的哲學 ”(philosophy with the people in. Tim Ingold,“Editorial”, Man , New Series, 27, 1992, 693-696)維未洛斯也表示,人類學工作的關(guān)鍵價值在于 “為諸人民的概念或本體論自決創(chuàng)造條件 ”(working to create the conditions for the conceptual/ontological self-determination of peoples. Eduardo Viveros de Castro,“AND”, Manchester Papers in Social Anthropology , 7, 2003, 1-20,筆者譯 )。因此,本體論爭論實質(zhì)上是政治的爭論,思想的逆轉(zhuǎn)反映了權(quán)力的逆轉(zhuǎn);所謂 “反那耳喀索斯 ”的人類學,無非是回歸到根本意義上的 “人的研究 ”—其關(guān)注對象是人,研究主體也是人,兩相關(guān)照,是謂 “反觀 ”(蔡華:《人思之人:文化科學與自然科學的統(tǒng)一性》,云南人民出版社二00九年版)。近年來,隨著學術(shù)發(fā)展的碎片化、交叉化,對人類學學科地位的質(zhì)疑和挑戰(zhàn)甚囂塵上。值得注意的是人類學界內(nèi)部出現(xiàn)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回應方式:悲觀者反復在公開場合討論 “人類學是否還有

      未來 ”之類的問題;另一方面,以人類學為職業(yè)的學者們急于借助各種手段,向?qū)W界和公眾強調(diào)自己的重要性。在后者的話語中,自我的田野經(jīng)驗、知識積累與學術(shù)經(jīng)歷往往成為主題。在筆者看來,這一現(xiàn)象足以引起警惕。

      法國人類學家莫里斯 ·布洛克(Maurice Bloch)于二00八年接受歐洲著名文化雜志 Eurozine采訪時,講述了他心目中的 “兩種人類學 ”:一種是大學里的機構(gòu)(institution),如“人類學系 ”,其存在價值在于教學并發(fā)展出某種學術(shù)傳統(tǒng);另一種人類學則是廣義上的,與機構(gòu)無關(guān),因為任何人都是人類學家,任何人都關(guān)心人性、關(guān)心文化的多樣與相似性,并試圖從理論層面回答這些問題。布洛克認為我們無須憂慮第二種人類學,因為它構(gòu)成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一部分(Maurice Bloch, Maarja Kaaristo,“The reluctant anthropologist:An interview with Maurice Bloch”,Eurozine,28 February 2008,筆者譯)。

      如果我們認可布洛克的說法,那么逆轉(zhuǎn)人類學的意義也就昭然若揭:與其沉浸在可能的危機中惶惶不可終日,倒不如繼續(xù)前行;與其迷戀倒影而不可自拔,倒不如勇敢地打破鏡像。

      (Eduardo Viveiros de Castro, Métaphysiques cannibales. Lignes

      danthropologie post-structurale ,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2009)

      《天邊有一塊烏云——儒學與存在主義》

      猜你喜歡
      斯特勞斯人類學家洛斯
      大師的禮讓
      洛斯警察長的終極挑戰(zhàn)
      尋找源頭的野心
      洛斯警長的終極挑戰(zhàn)⑤
      洛斯警長的終極挑戰(zhàn)
      兩種目光的相遇
      里維·斯特勞斯與牛仔褲
      殘殺同類的進化策略
      斯特勞斯的“頭發(fā)”
      石阡县| 望城县| 白银市| 晋城| 赞皇县| 鹤峰县| 潞城市| 阿鲁科尔沁旗| 西和县| 宁波市| 萨迦县| 循化| 包头市| 浦县| 天全县| 山阴县| 西平县| 防城港市| 吴旗县| 涿州市| 梨树县| 海丰县| 绥宁县| 安阳市| 即墨市| 嘉鱼县| 清丰县| 尉氏县| 静安区| 穆棱市| 哈尔滨市| 望江县| 丹东市| 浙江省| 正蓝旗| 门头沟区| 彰化县| 富源县| 汉川市| 阜新市|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