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富群
摘 要 目的:探討高危妊娠產婦的危險因素。方法:收治高危妊娠產婦1 000例為觀察組,選擇正常產婦1 000例為對照組,比較兩組臨床資料。結果:兩組剖宮產率、順產率、陰道助產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高危妊娠產婦的危險因素包括胎位異常、肝內膽汁淤積癥、胎膜早破、瘢痕子宮、妊娠期高血壓、胎兒窘迫、羊水過少及妊娠期糖尿病。結論:對于高危妊娠產婦,深入分析其危險因素,并密切觀察,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可有效保障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安全。
關鍵詞 高危妊娠;危險因素;治療措施
資料與方法
2016年4月- 2017年3月收治高危妊娠產婦1 000例,并將其作為觀察組,另外選擇我院同期診治的1 000例正常產婦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產婦年齡21~42歲,平均(28.5±2.2)歲;孕周28~42周,平均(32.5±3.6)周;其中初產婦658例,經產婦342例。對照組產婦年齡20—44歲,平均(29.4±2.6)歲;產婦孕周27~ 41周,平均(33.2±3.8)周;其中初產婦635例,經產婦365例。對比兩組產婦年齡等基本信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所有高危妊娠產婦的臨床診斷符合醫(yī)學診斷標準;②患者具有完整的病史資料;③認可本次醫(yī)學研究,并能夠積極配合。
排除標準:①臨床診斷不符合醫(yī)學診斷標準者;②不認可本次醫(yī)學研究且不主動配合者。
臨床分析:產前對兩組產婦進行心理護理、生理護理等護理措施,觀察、分析高危妊娠產婦的危險因素。①首次檢查:對產婦進行首次檢查時,進行全面性的檢查,包括全身檢查,觀察患者的身體情況,妊娠情況,并記錄好相關檢查結果。②個人檔案:收集產婦的相關資料,包括其妊娠史、過敏史、既往疾病史等,為產婦建立個人檔案。③分析危險因素:觀察分析潛在的導致產婦出現高危妊娠的危險因素,可從自身因素、妊娠合并癥因素、其他因素3個方面進行觀察分析;自身因素可具體分為產婦的骨盆情況、身材比例情況;妊娠合并癥因素則是觀察的重點,主要為并發(fā)癥因素,包括胎盤前置、過期妊娠、胎盤早剝、胎位異常、瘢痕子宮、肝內膽汁淤積癥、妊娠期高血壓、胎膜早破、胎兒窘迫、羊水過少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等;其他因素則包括營養(yǎng)情況、貧血以及其他科合并癥等。④篩選與分析:密切關注產婦生產期間潛在的危險因素的影響,定期進行篩查,并根據各因素的動態(tài)變化情況進行分析。
臨床治療:①多休息:高危妊娠產婦應多注意休息,臥床休息時應選擇左側臥位,以改善子宮內部的胎盤血液循環(huán)情況,增加對胎兒營養(yǎng)供應。②營養(yǎng)調理:對高危妊娠產婦的營養(yǎng)情況進行指導,在妊娠期間,產婦應合理飲食,全面、平衡攝取營養(yǎng)物質,避免發(fā)生營養(yǎng)過剩、胎兒巨大、貧血等病癥,對胎兒的生長發(fā)育產生不良影響,護理人員可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制定營養(yǎng)菜單,并定期進行更換。③藥物治療:對于妊娠高血壓患者,給予小劑量阿司匹林治療,同時補鈣,給予合理的營養(yǎng),低脂飲食,合理運動;對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每個孕婦單獨配餐,制定個體化的胰島素治療方案。對每例孕婦建保健卡,進行體脂分析,指導營養(yǎng),定營養(yǎng)食譜;若胎兒出現缺氧、發(fā)育遲緩等癥狀,可采用靜脈滴注方式,緩慢向產婦體內注射含有2g維生素C的濃度10%葡萄糖溶液500 mL,改善胎兒的不良癥狀,并改變患兒體位,及時進行吸氧治療,若胎兒生長受限,可給予適量阿司匹林治療。④并發(fā)癥診療:對于各產婦發(fā)生的并發(fā)癥狀,積極進行并發(fā)癥治療。⑤預防發(fā)生早產:若產婦突然出現陰道內少量流血、下腹陣痛等,要立即進行臥床休息,并服用抗宮縮類藥物予以治療,以免發(fā)生早產。⑥為保證孕期高危孕婦治療方案得到執(zhí)行,強調健康教育,孕婦學校每周進行。網底婦幼人員督促孕婦增加孕婦依從性,特別是與當地政府增加聯(lián)系,讓基層政府做好依從性差的孕婦思想工作,使經濟貧困高危孕婦順利接受規(guī)范產檢。
觀察指標:對本次兩組產婦的分娩情況進行分析,觀察指標包括剖宮產、順產、陰道助產、胎兒死亡率;對高危妊娠產婦的危險因素進行統(tǒng)計,并分析單項因素情況。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6.0分析,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檢驗;P< 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產婦分娩情況比較:觀察組產婦中,剖宮產661例,剖宮產率66.1%;順產246例,順產率24.6%;陰道助產93例,陰道助產率9.3%。對照組產婦中,剖官產302例,剖宮產率30.2%;順產686例,順產率68.6%;陰道助產12例,陰道助產率1.2%。兩組均無胎兒死亡。對比兩組產婦的剖宮產率、順產率、陰道助產率,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高危妊娠產婦危險因素分析:本次研究中,高危妊娠產婦的危險因素包括胎位異常、肝內膽汁淤積癥、胎膜早破、瘢痕子宮、妊娠期高血壓、胎兒窘追、羊水過少以及妊娠期糖尿病,見表1。
討論
本次分析可以發(fā)現,高危妊娠產婦在妊娠期間面臨較多的危險因素,對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有重要威脅。這也說明,對高危妊娠產婦的危險因素進行全面分析,并制定針對性的防治策略,對保障產婦與胎兒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產前加強健康教育宣傳:通過積極進行健康教育宣傳,擴大孕產婦對于高危妊娠危險性的認識,進而提高孕產婦的保健意識,提升其自我防護能力??煞e極利用醫(yī)院的多種渠道,如電視、報紙、宣傳冊等,擴大宣傳范圍,讓更多的孕產婦了解相關知識。同時,醫(yī)護人員做好相關的產前檢查等準備措施,能夠及時確診高危妊娠產婦,并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保障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
加強患者的營養(yǎng)指導:對確診的高危妊娠產婦,醫(yī)護人員要加強對其進行營養(yǎng)指導,并進行體重管理,保持正常的身材比例,護理人員可幫助患者及其家屬制定營養(yǎng)菜單,使其合理飲食,全面、平衡地攝取營養(yǎng)物質,避免發(fā)生營養(yǎng)過剩、胎兒巨大、貧血等病癥,對胎兒的生長發(fā)育產生不良影響。
完善治療策略:危險因素對于高危妊娠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健康威脅較大,對此必須要完善臨床治療策略。在妊娠期間,若胎兒出現缺氧、發(fā)育遲緩等癥狀,可采用靜脈滴注方式,緩慢向產婦體內注射含有2g維生素C的濃度10%葡萄糖溶液500 mL,改善胎兒的不良癥狀。若產婦突然出現陰道內少量流血、下腹鎮(zhèn)痛等,要立即進行臥床休息,并服用抗宮縮類藥物予以治療,以免發(fā)生早產同。
綜上所述,危險因素對于高危妊娠產婦及胎兒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威脅,臨床上必須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