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
摘 要: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意義重大。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意義,接著提出了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旨在通過于此,全面提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近年來,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在我國教育領域開展的過程如火如荼,“改革之火”像一個星星之火,不斷燎原,最終讓整個的教育界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全新局面。在傳統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學生對于相關內容的興趣始終提不起來,學習十分被動。在新形勢下,如何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成為了每個業(yè)界人士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
一、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意義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十分深遠的現實意義,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教學中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效果全面提升。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亦是如此。特別是對于探究欲和好奇心極強的小學生而言,只有充分調動了興趣,教學成效的提升方能最終全面彰顯。
第二,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以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看上去似乎十分的“高大上”,但是其實就是依靠教師和學生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最終達成的。在富有興趣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之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到全面提升,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是指日可待。
二、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一)教師巧妙的進行課程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正所謂“好的開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對于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說也是至關重要。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巧妙進行課程導入,讓學生的學習欲望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后續(xù)教學的過程勢必會順利許多。良好的導入讓學生興趣滿滿,學習的注意力也全面調動。對于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較弱的小學生而言,具有故事性的課程導入往往十分奏效。通過“強勢”的課程導入,每個學生都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教師的教學變得得心應手。
例如,教師在進行《種下小小愿望》這一章節(jié)內容教學的時候就可以給學生講一個名為《愿望》的小故事。在這個小故事中,小主人公將自己的愿望寫在紙條上,并將這個小紙條悄悄的種在土地之下,虔誠的盼著其生根發(fā)芽。在這個故事的引導之下,小學生對于“愿望”的認識和理解變得更加透徹,學習興趣的提升也是與日俱增。
(二)通過情境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還有賴于相應教學情境的營造和烘托。特別是對于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都極其不成熟小學生而言,情景教學的方法十分奏效。小學道德與法治理論性極強,內容極其生僻和晦澀難懂。利用情境化教學模式讓原本單調無味的教學內容一下子變得興趣盎然,學習的效果立馬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全新局面。同時,道德與法治的語言大都十分專業(yè),小學生理解起來十分困難,但是有了與之相對應的教學情境之后,狀態(tài)立馬轉變過來,學生的共鳴感強烈,興趣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升。
例如,教師在進行《我是家中的小幫手》這一章節(jié)內容教學的時候就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具有家庭氛圍的場景。在該場景中,家庭成員一應俱全。學生站在每個家庭成員的立場之下進行認識和理解。以不同的家庭成員作為思考的切入點,深感同受,逐一體驗。通過這種情景化的教學模式,原本懵懂無知的小學生對于家庭成員中每個成員的辛苦都了解的十分透徹。在以后的生活中,勢必會更加珍惜家庭成員的勞動成果,并進行力所能及的幫忙。很顯然,冗長的教學語言遠不及一個情境來得有效和實在。通過一個簡單情境的演繹,學生回味綿長,學習興趣成倍提升。
(三)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起來促進學習興趣的提升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要想全面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緊密相連十分重要。小學生在理論認識上感性認識大于理性認識,生活元素的融入對于興趣的提升往往能夠起到奇妙的效果。有了生活的參與,原本停留在課本上生硬死板的知識一下子躍然于紙面,變得活靈活現、生機勃勃。興趣之火一旦成功激發(fā),教師后續(xù)的教學勢必會變得游刃有余,水到渠成。
例如,教師在進行《走進春天》這一章節(jié)內容教學的時候就可以利用一次主題班會的時間讓學生真正走進春天,感受春天的氣息,用眼睛觀察春天的一草一木,用耳朵傾聽春天美妙的聲音。在充分體會觀察之后,教師在將教學內容順利引入,有了之前學生親身體驗的基礎,學生的“話匣子”一下子被成功打開,興趣的激發(fā)和產生也是順勢而為。同時,有了體驗式教學的引導,小學生對于大自然的感情也變得順其自然,流露其中。
(四)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學的外在形式十分重要,是充分調動起興趣點的主要來源方式之一。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而言,教師應該深諳此道,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來全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內容中,可以開展活動的內容和節(jié)點眾多,教師應該慧眼識珠,給予學生更多的支持與點撥,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中完成相應教學內容的學習。
三、結束語
通過上文的分析可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任重而道遠。每一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從源頭出發(fā),分析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有的放矢的興趣教學策略,通過各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倍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美華.如何激發(fā)小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的學習興趣[J].中外交流,2017(12):15-15.
[2]種勁松.如何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興趣[J].魅力中國,2016(07):20-20.
[3]胡麗萍.淺談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教育科學,2016(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