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燕
摘 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要采用“防——堵——杜”的方式,堅持將養(yǎng)成教育貫穿始終,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注重言傳身教,做好表率;注重正面教育,強化是非觀念;注重及時糾正,避免產(chǎn)生“破窗效應”。
關鍵詞:班級管理;破窗效應;養(yǎng)成教育;思想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1;G45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6-0018-01
“破窗效應”是指如果一扇窗戶的玻璃被人打碎,幾天甚至更長的時間得不到維修,那么就會不斷有人打碎更多的窗戶玻璃。這個現(xiàn)象,暗示某些示范性的縱容可能滋生麻木不仁的行為。運用到班級管理中來,“破窗效應”告訴我們,任何一種不良現(xiàn)象的存在,都必須引起班主任的高度警覺,一旦秩序被破壞,一系列的違規(guī)現(xiàn)象就會接踵而至,身邊的環(huán)境會以其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一切不正之風應杜絕在起始階段,防患于未然,勝過事后補救。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采用“防——堵——杜”的方式,堅持將養(yǎng)成教育貫穿始終,把不良事端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能夠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注重言傳身教,做好表率
烏申斯基說過: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青年人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班主任擔負著教書育人的重任,要注重言傳身教,在做好制度執(zhí)行者的同時,應處處發(fā)揮自身示范的影響力。禁止學生做的,如遲到、隨地吐痰、亂扔垃圾、隨便踩踏花草等,班主任首先自己不能做;要求學生做到的,如彎腰撿起地上的紙屑、制止不文明的言行、早幾分鐘到教室做好下節(jié)課準備等,班主任應自己先做到。班主任要從日常行為的點點滴滴入手,不做紀律的“破窗”者,而做文明行為的表率,這樣才能用實際行動教育和感染學生。
言傳身教,做好表率,不僅需要班主任嚴于律己,更需要班主任有深刻的思想認識,除了外在行為的示范外,還需要有對學校的熱愛,對學生的真摯情懷。德育不是單純的外部教化,團隊+紀律+執(zhí)行力只是一個優(yōu)秀班級的表象。只有真正做到以“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才能發(fā)揮整個班集體的正能量,營造和諧向上的班級氛圍。
二、注重正面教育,強化是非觀念
要避免破窗行為的產(chǎn)生,班主任就需要注重正面教育,強化學生的是非觀念,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學習“學生守則”“學生日常行為規(guī)范條例”以及班級規(guī)章制度,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對與錯、好與壞,知道什么事情是該做的,什么事情又是不該做的。只有將正確的是非觀念灌輸給學生,才能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班主任可以利用主題班會開展講故事、表演等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在交流探討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提高思想認識。比如,開展“我是文明學生”的主題班會,可以強化學生的文明禮貌意識,引導學生養(yǎng)成講文明、懂禮貌的良好習慣。
由于知識水平和認識能力有限,學生犯錯是難免的。班主任要對“破窗”者進行及時規(guī)勸和處罰,視情節(jié)輕重進行必要的懲戒。這對紀律意識比較松懈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震懾,能讓部分學生的行為有所收斂,從而預防和遏制各種不良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因此,班主任應該民主化地建立一套適合本班的管理制度,有效地提高班級管理實效。要對遵守紀律的模范學生進行大力表揚,發(fā)揮榜樣教育的重要作用,使其他同學從中受到教育,避免和減少破窗行為的產(chǎn)生。
三、及時糾正,避免產(chǎn)生“破窗效應”
只有“破窗”沒有得到及時修復的時候,“破窗理論”才會應驗。因此,“第一扇破窗”往往是事情可能惡化的起點。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應做一個有心人,處處留意,檢查到位,發(fā)現(xiàn)“破窗”及時修復,將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比如抄襲他人作業(yè)、遲到、違反課堂紀律等問題,班主任絕不能縱容,要第一時間進行處理,不給其他學生效仿的機會。班主任還可以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在第一時間就消除可能發(fā)生的“打碎玻璃”的危機,避免“從眾心理”的泛濫。
修復“破窗”,還需要班主任找準要點,循序漸進地進行修復。比如班上曾經(jīng)有個調(diào)皮搗蛋大王A,他帶頭不掃地、課堂紀律差,一段時間下來,甚至有同學開始崇拜他,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為此,班主任多次找A談話,指出問題的嚴重性,對其進行嚴肅的思想教育,同時打電話告訴他家長,與他父母進行細致的溝通。班主任從多個突破點著手進行教育,終于使A在學校的表現(xiàn)趨于良好,班級也恢復到了原來有序團結(jié)的狀態(tài)。及時修補好第一扇“破窗”,能讓學生的紀律意識變強,教室環(huán)境也變得優(yōu)雅整潔。
綜上所述,養(yǎng)成教育是學校教育永恒的主題,班主任要加強養(yǎng)成教育,提高班級管理效率。要注重言傳身教,做好表率;注重正面教育,強化是非觀念;注重及時糾正,避免產(chǎn)生“破窗效應”。班主任采用“防——堵——杜”的方式,堅持將養(yǎng)成教育貫穿始終,常抓不懈,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使其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馬英.中學生養(yǎng)成教育的四個契機[J].教學與管理,2015(01).
[2]陳建紅.以“養(yǎng)成教育”為核心的班級管理[D].南京師范大學,2011.
[3]曹愛華.塑造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6(03).
[4]鄭功利.養(yǎng)成教育促進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探索[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