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曉芳
摘 要: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的潛能,發(fā)展學生的個性。為此,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它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文章從讓學生學會朗讀、讓學生樂于表現(xiàn)、讓學生發(fā)展個性三個方面,對加強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語文教學;思維品質;個性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6-0090-01
語文教學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它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基礎。思維品質實質是人的思維的個性特征,反映個體智力或思維水平的差異,主要包括深刻性、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統(tǒng)性六個方面,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來源于優(yōu)秀的邏輯思維能力。本文從以下三方面對加強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策略進行研究。
一、從模仿開始,讓學生學會朗讀
美國女作家、教育家海倫·凱勒(Helen Keller)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寫道:“我在嬰兒時期就表現(xiàn)出了不服輸?shù)膫€性,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個性非常倔強,常常想模仿大人們的一舉一動?!彼^“學”是指模仿和效仿,“習”是指操練和實踐?!皩W而時習之”是指把學來的、效仿來的東西不斷投入到生活中去,從而從一個外在的標準變成一個內在的需求。思維的發(fā)展和語言的表達有著密切的關系,7歲的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新奇和驚異,對一切事物都具有高度的關注和熱情,他們會不自覺地模仿大人。因此,教師對于剛入小學的孩子一定要給予莫大的熱情和關愛,讓他們的天性得以更好發(fā)揮。教師的一言一行,教師的體貼關愛,也都會深深地烙印在孩子們的腦海里。例如,在教學拼音“a、o、e”的時候,教師可以盡量把動作幅度做得大一些,讓學生進行模仿。學生念得有模有樣,沒過多久,全都會念了。教師要及時表揚和獎勵念得認真、念得好的學生,獎勵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比如一個五角星,一個大拇指,一朵小紅花,甚至可以是一塊糖果。又如,在教《憫農(nóng)》一詩時,教師可先讓學生跟著錄音機進行朗讀,模仿其朗讀的語調和節(jié)奏,要讀出感情。然后,教師再進行示范,讓學生認真觀察和傾聽。學生要觀察教師在朗讀過程中的手勢和面部表情,并進行模仿。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模仿,學生發(fā)音準確、節(jié)奏感強、感情充沛,不得不讓人感嘆:孩子的模仿能力真是太強了。模仿朗讀,促進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二、從表演開始,讓學生樂于表現(xiàn)
每個學生都樂于引起別人的注意,每個學生都是天生的表演家。教師可以多舉辦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故事會、唱兒歌、表演童話劇等,既能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又能加大課堂教學的容量。表演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全班一起表演,也可以小組一起表演,培養(yǎng)學生團結協(xié)作的意識,還可以單獨表演,讓大家欣賞或評價。不管是哪種表演,學生的內心都渴望受到關注,得到大家的認可,所以教師要對學生多進行表揚和鼓勵,多投以贊許的眼神、豎起的拇指、贊美的語言、擁抱或撫摸,這些都會保護學生表演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表演是一種很好的學習途徑,完全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天性。
語文教材有很多童話故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戴上頭飾進行表演。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小猴子下山》《小松樹和大松樹》等童話故事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并對表演過程進行拍照、錄像,再進行播放和觀賞。也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展示孩子們的精彩瞬間,讓孩子和父母一起重視語文學習,重視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還可以通過學校開放日,要求家長一起參與進來,進行親子活動,帶領孩子一起表演。這對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開發(fā)學生智力,會起到非常明顯的作用。此外,在兒歌的教學中,教師在教會學生朗讀后,可以讓學生自己加上動作,配上播放的背景音樂,進行表演。
三、從想象開始,讓學生發(fā)展個性
想象力是孩子可貴的一種童真。麥考萊說:“在所有人當中,兒童的想象力最豐富。”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教師不能隨意抹殺或打擊孩子的想象力,作為教師,尤其是小學一年級的語文教師,更應該大力支持和呵護孩子們珍貴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學《小猴子下山》一文后,教師可布置一項這樣的家庭作業(yè):小猴子空著手回家以后,發(fā)生了什么?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進行口述,請家長記錄,第二天大家一起交流,看看誰的想象最有意思。有的孩子想象小猴子回家后被爸爸媽媽罵了一頓,哭得很傷心,有的孩子想象小猴子回家后,決定以后不再這樣做了,要改正自己的缺點,還有的孩子想象小猴子的好朋友小山羊過來安慰他……這樣,在想象中孩子們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得到提高。
總之,語文教師應該努力探索課堂教學方法,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好地促進學生成長成才。
參考文獻:
[1]謝玉梅.基于素質教育背景探究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語文建設,2013(30).
[2]楊麗萍.小學語文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語文建設,2014(03).
[3]張紅玉.小學語文教學中兒童想象力培養(yǎng)研究[D].江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