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剛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立足素質(zhì)教育及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做好情感教育,確保小學生能夠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得到情感方面的提升。本文結合情感教育的內(nèi)涵及作用,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對策進行了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促進教育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育;實施對策
小學生本身處于認知能力提升的關鍵時期,通過在語文教學中引入情感教育的方式,能夠幫助小學生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健康成長。新課程標準下,對于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引入情感教育,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其情感境界,確保其能夠得到健康發(fā)展。
一、情感教育的內(nèi)涵及作用
情感教育與認知教育相對,同樣屬于完整教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具體來講,情感教育指在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教學情境的合理創(chuàng)設,對教學過程中認知與情感的關系進行有效處理,通過情感交流,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更加積極的情感體驗,在培養(yǎng)其情感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于知識的探索欲望,保證教學效果。在實際應用中,情感教育可以說是一種教學模式,也可以說是一種教學策略。將情感教育應用到教育教學中,主要存在三個目標,一是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情感,二是提升其情緒控制能力,三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自身與環(huán)境的關系,獲得積極情感體驗。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情感教育,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一是能夠幫助小學生豐富自身的情感世界。小學生對于外界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不過受年齡、閱歷等因素的制約,其本身缺乏情感控制能力,這樣會影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诖?,教師應該通過情感教育,引導學生情感發(fā)展,幫助其豐富情感世界,提升其自我情感控制能力,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提高;二是能夠陶冶小學生的情操。與認知教育不同,情感教育的一個顯著特征,是潛移默化,從小學語文教師的角度,應該結合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將情感教育貫徹到教學全過程,使得小學生能夠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情感體驗,形成健康的思想情感,繼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1];三是可以對小學生的想象力進行培養(yǎng)。小學生本身的情感世界異常單純,不過在信息化時代,受電腦、手機等新型信息傳播方式的影響,小學生可能會受到一些不良思想文化的“污染”,產(chǎn)生錯誤認知。對此,教師應該做好情感教育,在教學中融入真情實感,幫助其凈化心靈,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進一步幫助小學生豐富情感體驗。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實施對策
(一)挖掘教材情感因素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選擇的都是一些淺顯易懂文章,對于教師而言,應該對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進行深入挖掘,使得學生不僅能夠掌握語文基礎知識,還可以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了解其中所蘊含的情感。從教師的角度,想要做好情感教育,需要首先做好語文教材的深入分析,通過合理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建立起語文基礎知識與情感的共鳴,確保其能夠切身體會到教材文章傳遞的真情實感,實現(xiàn)情感教育目標。以《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文章表面上講述的是一個以賣火柴為生的小女孩的凄慘遭遇,而這個故事展示出的是當時社會的黑暗,通過情感教育,小學生可以對比自身與小女孩的境況,體會到美好生活來之不易,能夠?qū)πW生的情感和認識進行啟發(fā)。
(二)創(chuàng)新語文教學方法
情感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并非單純的將之作為一種教學模式,而是應該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穿插情感教育,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進行創(chuàng)新,確保小學生在掌握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能夠得到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從強化教學效果的角度,教師可以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其與小學生的情感教育聯(lián)系在一起。例如,在對《春天在哪里》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通過圖片、視頻、動畫等方式,對春天的景色進行展示,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將課堂學習變成春游,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同時,教師還應該對語文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以魯迅的《少年閏土》為例,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其中的一些經(jīng)典場景進行表演,在表演中體驗文章蘊含的情感,繼而豐富自身情感[2]。
(三)做好教材研究分析
在很多時候,可以將語文教學看作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活動,語文教師的工作并非單純進行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應該對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進行培養(yǎng),可以從語文教材中尋找好的材料,通過二次加工,實現(xiàn)對學生思想情感的培養(yǎng)。例如,《丑小鴨》的故事強調(diào)對學生進行真善美的教育,不能以貌取人,而這種童話故事往往是小學生更愿意看到的,對此,教師可以對教材進行拓展,引入其他安徒生童話,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于童話故事的理解和認知,提升情感教育的效果。
(四)提升教師語言技能
情感教育對于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有著相對較高的要求,尤其是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語言技能,通過語速、語調(diào)和聲調(diào)等的調(diào)整,實現(xiàn)情感的有效傳遞,以情感來感染學生,保證情感教育的有效性。反之,如果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語氣生硬,心不在焉的朗讀課文,則不僅無法起到渲染文章情感的作用,還可能導致學生注意力的下降,導致語文教學失去應有的意義?;诖耍W語文教師應該高度重視情感教育,主動承擔教育責任,提升自身語言技能,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藝術性,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中的情感內(nèi)涵[3]。
三、結語
總而言之,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應該重視起來,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f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做好小學生情感教育,對其情操進行陶冶,對其想象力進行培養(yǎng),以此來促進教學效果的強化。在實際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對做好教材分析,對教材中的情感因素進行挖掘,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的同時提升自身語言技能,確保情感教育能夠真正得到貫徹落實。
【參考文獻】
[1]彭昌望.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5,(8):24-25.
[2]楊秀明.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7,(77):58.
[3]張銓.關于加強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對策分析[J].情感讀本,2015,(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