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俊麗
【摘 要】詞匯的重要性首先體現(xiàn)在它是自然語言賴以存在的基本形式詞匯,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部分。無論是英語初學者,還是高考生,甚至大學生都會普遍感到英語單詞難讀、難記、難寫,在大量詞匯積累過程中感覺枯燥乏味,這將直接影響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關系著他們在考研中閱讀理解、作文等各項的成績。本論文從增強學習任務的直觀性、作業(yè)的適量、突出讀的多樣性、教學設計形象、擴大提問面、教學反饋的連貫性等方面來培養(yǎng)大學生詞匯學習的興趣。
【關鍵詞】英語教學;大學生;詞匯學習
學習者語言能力的提高和交際能力的發(fā)展都離不開詞匯。然而,詞匯教學在語言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而詞匯教學也被指責為“費時低效”的活動。造成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系統(tǒng)的詞匯教學理論以及有效的詞匯教學策略。因此,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詞匯學習的興趣是提高學生詞匯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該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地選擇教學策略以培養(yǎng)學生自主選擇有效學習策略,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如何在英語教學中激發(fā)學生詞匯學習的興趣,把難讀、難記、難寫變?yōu)橐鬃x、易記、易寫,結合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以及對優(yōu)秀教師的課堂觀察以及聽評課活動,生發(fā)了如下幾點思考并提出了一些相應的詞匯學習策略和教學建議,以期使大學生在英語詞匯學習中變“畏學”為“樂學”。
一、增強學習任務的直觀性
專心、注意力高度集中是學生對某種學習內容感興趣的表現(xiàn),而明確、直觀的學習任務呈現(xiàn)在黑板上有助于學生學習心向的形成,學生也會將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任務上,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因此,在詞匯教學中,尤其是在低年級課堂上,英語教師可以將單詞板書在黑板上,增強直觀性,幫助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意識。
二、合理安排學習任務,養(yǎng)成寫英語日記的習慣
適量的在學生接受能力允許范圍之內的作業(yè)或學習任務,體現(xiàn)了教學論中的量力性教學原則,從學習學的角度講,降低了學習難度,有助于減輕學生的畏難情緒,心理上也會產(chǎn)生一種自然的舒適感,學生的學習傾向會變得更加強烈,學習興趣也由此而生,因此,教師在安排學習任務時要根據(jù)學生的心理特點、接受能力及注意規(guī)律(在記憶方面,一個人同時關注的數(shù)量一般不超過,將學習內容控制在適量范圍內,從而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引導學生輕松地學習。
鼓勵學生養(yǎng)成記英語日記的習慣。日記可以是對每天生活、學習的記錄,也可以是對學習的反思和感悟。記英語日記可幫助學生有效地、長久地記憶詞匯。
三、突出讀的多樣性,擴大閱讀量
就英語學科來講,學生接觸較晚,新鮮感較強,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參與和嘗試欲。而讀是學生參與語言學習的的一種最直接的形式,多樣的讀的形式則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幫助學生體驗到參與的快樂,獲得一種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興趣。讀的形式有很多,除教師領讀、學生領讀,跟錄音帶讀,集體讀,分組/排讀,自讀、拼讀、檢測讀、等外,還可心引導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搶讀,在觀察教師口形時的猜測性的模仿讀(培養(yǎng)學生的反應和觀察能力),還可以做手指游戲,即讓學生根據(jù)教師所伸手指的數(shù)量進行限制性的重復讀,還可以將學生分組競賽地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可以將單詞拆分成多個音節(jié)進行有節(jié)奏的讀,幫助學生體味英語語言的韻律感。總之,學生會在參與中漸漸增強、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
有調查研究表明,學生課外閱讀太少,70%的學生從不閱讀英文雜志、報刊或其他英文書籍。教師應該鼓勵并帶動學生進行廣泛的英語材料閱讀,可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定量要求學生每天閱讀量達到多少。
四、課堂上恰當運用圖片展示和音樂等視聽材料,擴大語言素材
圖片,尤其是動態(tài)的圖形畫面,有助于增強學習內容及其展現(xiàn)形式的生動性。單詞教學中,可以運用簡筆畫,多媒體、投影儀等教學設備,輔助教學,讓學生在歡快音樂聲中感受英語語音美,在多彩的視覺享受中思索、體味音、形、義的組合美。因此,充分利用課堂,適當安排一些有趣而又比較簡單的英文視聽材料,讓學生廣泛接觸不同的語言素材,提高學習興趣。
五、課堂教學中注重提問環(huán)節(jié),擴大提問面
當被老師提問時,學生會感到受到了關注和重視,進而會從內心產(chǎn)生一種尊重感,學生會投入百倍的熱情。一方面老師要經(jīng)常提問成績突出的學生,同時也要經(jīng)常將成績落后的學生作為提問對象,另一方面既要提問前排學生,也要提問容易被人忽略的最角落里的學生。通過提問照顧到大面積學生,努力營造一種濃郁的集體學習氛圍。
六、注重詞匯之間的聯(lián)系性,避免孤立記憶
問卷調查表明,只有53%學生采取分析詞根和詞綴法記憶詞匯,43%的學生不會使用;孤立記憶詞匯的學生比例偏高,達到70%;學習習慣不好。只有38%的學生對所學詞匯進行有規(guī)律地復習。學習者在英語詞匯習得過程中過多地依賴強化記憶生詞表或字典、孤立記憶單個生詞等簡單而效率低的學習策略,忽略了其他詞匯學習策略的應用,往往事倍功半。[1]
教師在課堂上不可一味注重語法、語篇的講解和分析,應該將學習的時間分配適當放在詞匯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上面。
七、反饋要貫穿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及時、恰當?shù)姆答?,會幫助學生直接體驗到成功,興趣會更濃厚,在詞匯學習中要遵循“有任務就有反饋”的原則,在靈活與及時反復的強化訓練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會更深刻、更持久。
總之,大學英語教學不應該簡單地按照某一個模式以完成教學計劃為教學目的,而應該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和不同需求滿足他們的學習要求,從薄弱環(huán)節(jié)入手,重點關注,進而帶動其他能力的提高。[2]
【參考文獻】
[1][2]馬川冬.英語詞匯學習策略探討[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7(12):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