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醉
摘要: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時期,是我國人民思想解放的時期,涌現了一大批杰出的青年領袖,魯迅就是這個時期的新文化運動領袖。對于孔子和儒家,魯迅先生一直都處在一種比較矛盾的狀態(tài)之中,一方面,他立著打倒孔家店的旗幟,而另一方面,他又被譽為現代中國的圣人,其實,魯迅的思想中一直都繼承了儒家思想中心系家國天下的胸懷,他批判的只是那些利用儒家思想來為自己的權利造勢的偽君子,所以說,魯迅的思想跟傳統(tǒng)儒家思想有對立也有統(tǒng)一。
關鍵詞:魯迅;孔子;儒家
毛澤東先生曾經將魯迅先生評價為中國的第一等圣人,認為孔老夫子是封建社會的圣人,而魯迅先生則是中國現代的圣人,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高的評價,但是根據我們從近代新文化運動的相關記載中得出的,魯迅先生在五四運動期間一直都打著打倒孔家店的旗幟,而且他本人也是一直秉持著徹底的反封建態(tài)度來抵制孔子和儒家。
一、魯迅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好感
雖然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絕大部分知識分子都認為,對于儒家及孔子,魯迅先生是持徹底的否定態(tài)度的,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在某些場合和他自己的文章當中,魯迅先生曾經有表現出對于孔子和儒家學說的一定好感,例如他曾經在刪除詩經使其“溫柔敦厚”的時候保留了詩經中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這樣與溫柔敦厚完全背道而馳的句子,同時他也對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思想表達出了強烈的贊賞,雖然有一部分學者認為魯迅這些贊賞是他的個別的言辭,但是我們不能夠否認的是,在魯迅自己的普世價值觀和自我主張當中,其實存在有很深的儒家思想影響過的痕跡。例如,魯迅先生一項都贊賞認真專研的精神以及擁有這種精神的所謂“愚人”,而這種所謂的認真,在一定程度上與孔子的儒家思想中的誠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在當時的特殊情況下,面對內憂外患,魯迅先生所持有的對于國家和民族前途的但又以及對廣大百姓的關懷,這種積極入世的魯迅精神是當時魯迅思想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對于國民性進行改造時魯迅先生就已經有提到過誠,無論是魯迅的思想中前期的批判隱退書齋還是后期的抒寫性靈,都是由儒家傳統(tǒng)的誠發(fā)展的改造人們思想的一種表現。
二、魯迅對孔子和儒家思想的批判
魯迅先生雖然有繼承一部分的儒家傳統(tǒng)思想,但是他也對孔子和儒家做出過非常尖銳的批評,下面將以魯迅的《二十四孝圖》為例,來分析魯迅先生對于儒家思想的批判和抨擊。
對于元代編寫來宣傳儒家傳統(tǒng)孝道的二十四孝圖,魯迅先生一直都是持否定態(tài)度的,但是他并沒有做出全盤的否定,例如說,對于其中黃香枕扇等故事還是勉強肯定了其真實性,但是其中臥冰求鯉和郭巨埋兒等故事卻是遭到了來自魯迅先生的強烈抨擊。根據生活常識,魯迅先生認為這些故事非但真實性存疑,甚至可能會導致性命之虞,雖然在這兩故事中,也出現了因為孝道,在遇到困難時以誠意感動天的場面,但是這種誠意,都是通過哭或者其他不切實際的行動來表現出來的,而魯迅先生則明顯對于遇到困難不尋求解決方法而只是一味的哭泣然后希望能感動上天來解救他們的行為是唾棄的,他認為這種行為實際上是一種無能的表現,而且雖然二十四孝標榜的是儒家的信與誠,但是脫離了現實而偏向于神話色彩,最終教育出的結果只能夠是瞞和騙,教給大家的也只是虛偽。在這種虛偽的孝道下,孔子推崇的誠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是遭到了后世部分虛偽之人的破壞,而魯迅對他們進行批判,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可以說是在擁護儒家的誠。
寫于1935年12月的歷史小說《出關》,是魯迅晚年一篇引人注目的作品。這篇小說是在歷史資料的基礎上改編的,寫孔老相爭的故事。在這個故事里,孔子兩次去向老子請教,事實上形成了兩個回合的較量,第一回合老勝孔敗,第二回合孔勝老敗,終致老子西出函谷關去“走流沙”了。聯系魯迅一生思想發(fā)展變化的軌跡,他在晚年塑造的孔子和老子形象,以及由此展示的“孔勝老敗”的結局,有其必然性、合理性。
總之,魯迅既沒有完全贊同儒家的思想,又沒有完全的否定儒家思想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作用,他對于孔子和儒家文化的判斷和評價,從來都不會是一概而論的而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
三、結束語
其實,在一定意義上來說,魯迅對于儒家的批判態(tài)度也可以說是它對于儒家文化向有創(chuàng)造力的方向上轉變的一種努力,而更重要的是,當時的主流思想是追求解放個性和獨立自由,雖然解放個性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達到的,但是盲目崇拜偶像的惡果,已經有了孔子的前車之鑒,他認為所謂的偶像崇拜精神只是一部分人在培養(yǎng)國人的奴隸精神,間接的扼制個人的獨立發(fā)展,正是因為他深明此理,才會拒絕做聰明人的敲門磚,也堅決不當摩登圣人。
參考文獻:
[1]劉玉紅.孝與愛:孔子與魯迅的對話[J].作家,2011(2):24-25.
[2]許清友.魯迅對儒家思想的另一面──兼論魯迅的孔子觀[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5(1):22-26.
[3]稅海模.魯迅小說知識分子形象與孔子儒學[J].樂山師范學院學報,1986(2):1-8.
[4]稅海模.魯迅小說現代知識分子形象與孔子儒學[J].天津社會科學,1988(4):61-66.
[5]王晴飛.魯迅、孔子與儒家——王得后先生《魯迅與孔子》讀后[J].中國圖書評論,2011(1):68-74.
[6]王晴飛.魯迅、孔子與儒家——王得后先生《魯迅與孔子》讀后[J].中國圖書評論,2011(1):68-74.
(作者單位:浙江醫(yī)藥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