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理
(棗莊日報社,山東 棗莊 277100)
現(xiàn)代社會網(wǎng)絡(luò)運用已相當廣泛,人們徜徉在網(wǎng)絡(luò)的巨大空間,時刻被以毫秒級速度更新的海量信息所包圍。所以,對新聞媒體來說,要獲得閱讀量、收視率、關(guān)注度、客戶群,就必須“抓住”大家的眼球。而要“抓住”別人的眼球,最快捷的方式是在標題上下功夫,擬一個有吸引力的新聞標題。當然,并不是鼓動大家去做嘩眾取寵的“標題黨”,而是擬出的標題既能準確概括新聞作品的中心思想,又別具一格有吸引力。而這一點對以議論和說理為主的新聞評論類文章尤其重要。
新聞評論是言論,它是作者對某些事件、現(xiàn)象或問題的思考和看法,這一特點決定了新聞評論文章不具故事性。所以,怎樣為評論文章擬一個好的標題,讓讀者眼睛為之一亮,有想讀下去的欲望,成為評論文章作者和媒體編輯需要具備的能力。那么,好的評論標題具有什么特點?有何要求呢?筆者以為,從大的方面來講,應具有以下三點。
所謂新聞評論,是媒體編輯部或作者對新近發(fā)生的有價值的新聞事件和有普遍意義的熱點難點問題,運用分析和綜合的方法,就事論理,就實論虛,有著鮮明針對性和指導性的一種新聞文體,簡而言之,新聞評論的目的是就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和社會現(xiàn)象發(fā)表意見以指導實踐的。因此,將作者的觀點和看法以簡潔精練的語言概括為評論標題,能使讀者感受到該評論文章的思想深度和魅力。
要使新聞評論標題具有思想性,首先應積極轉(zhuǎn)化活用俗語俚語、格言成語等具有思想內(nèi)涵且為大家熟知的常用語句。上世紀80年代,剛擺脫“文革”破壞、進入改革之路,當時干部老齡化嚴重,急需補充新鮮血液,讓有知識、有闖勁的年輕干部進入領(lǐng)導隊伍,為此,當時的《長江日報》刊發(fā)的評論文章《老當“易”壯》呼吁,“我們的革命事業(yè)任重道遠,要像接力賽跑一樣,代代相傳地去奮斗。這就要求我們的干部隊伍,要適應新陳代謝的自然規(guī)律,不斷實現(xiàn)新老更替。尤其在目前,干部隊伍的老化問題相當嚴重,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老當易壯’顯得更為緊迫?!币浴袄袭敗住瘔选睘轭},轉(zhuǎn)化日常成語,使作者的思想與觀點一目了然,不拖沓、不隱晦,直抒胸臆,令人印象深刻。這篇評論也因其鮮明的思想性和指導性榮獲1982年全國好新聞獎。
平淡無奇的標題往往意味著思想的貧乏,所以要體現(xiàn)思想性應該注重標題的文采與情感表達。只有善于運用情感技巧,動之以情,以情感人;只有文采出色,才能打動人心,才能吸引住讀者或聽眾。這樣既滿足讀者的“新聞欲”,又勾起讀者的“欣賞欲”,給人以美感。這樣的優(yōu)秀例子很多,《人民日報》2016年9月的評論文章《別讓速成毀了匠心》(作者郭震海),對當今社會各種“速成”現(xiàn)象提出擔憂。作者寫道“古人對事物的創(chuàng)造,往往是匠心獨運,不尚速成”“這一絲不茍的工序,精湛的技術(shù),專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們今天所倡導的‘工匠精神’”,并提出“唯養(yǎng)一顆匠心,不迷于聲色,不惑于雜亂,沉潛自己、專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這篇評論的標題不僅非常真實的概括了文章主旨,而且鮮明地體現(xiàn)了作者的隱憂與呼吁,表達了作者的真摯情感。
之所以提出新聞標題的趣味性,是因為在許多人的看法上,新聞評論往往是枯燥無味的代名詞。也恰恰因為這樣的看法和誤解,作者才要盡可能的使自己的文章標題具有趣味性,使評論不會顯得刻板、教條。
趣味性首先要求評論標題要生動、形象,鮮活起來。例如,近年來,方便面的市場銷售持續(xù)萎縮,面對“當綠皮車換成了迅馳的高鐵,當小賣部升級成琳瑯的超市,當外賣四處開花、網(wǎng)購無處不在,一碗泡面該何處安放?”的問題,答案是唯有以創(chuàng)新推動健康轉(zhuǎn)型和價值提升才能重振市場活力的觀點,“低熱量、低脂肪、低糖低鹽的方便食品正成為主流,契合消費者健康、營養(yǎng)、安全的飲食理念。這些變化,讓方便食品有了‘正餐化’的契機”,這就是《人民日報》2017年10月的新聞時評《網(wǎng)絡(luò)時代,如何安放一碗泡面》(作者盛玉雷)所要表述的內(nèi)容。這個標題,有著非常現(xiàn)代的時代語境,具有新鮮感、貼近性和親和力,從而立刻吸引住讀者包括對方便食品最具消費力的年輕讀者的注意力。
趣味性的第二個方法是讓所擬的標題具有幽默感。幽默“是一種機智,是生活的調(diào)味品,它具有穿透力,幽默能給人們帶來輕松的笑聲和歡樂、消減矛盾和沖突,縮短人與人之間陌生的距離”(網(wǎng)絡(luò)釋義)。幽默感是智慧的象征,具有一種以高見低的親切感和對于描寫對象的理解和共鳴。所以,一個具有幽默感的評論標題,不僅立刻使人產(chǎn)生好感,吸引住讀者的目光,也能體現(xiàn)作者的性格和思想深度?!度嗣袢請蟆?016年7月刊發(fā)了一篇署名王藝綻的評論文章《不做別人思想的“跑馬場”》,強調(diào)在網(wǎng)絡(luò)信息社會中思考與甄別的重要性,作者說:“轉(zhuǎn)發(fā)的熱門文章,原來是炒作;欣賞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筆;分享的養(yǎng)生知識,竟是偽科學;各種心靈雞湯、勵志美文,其實似是而非……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驗?如今,面對海量信息,該給自己提個醒:不要讓自己的頭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痹谶@里,作者以幽默的隱喻將那些人云亦云、不善辨識、缺乏分析考證、胡亂轉(zhuǎn)發(fā)分享的人的頭腦比喻成“跑馬場”,風趣、直觀而又貼切,令人自然而然地想到跑馬場蹄痕雜沓、塵土飛揚的場面,令人忍俊不禁,這也正是幽默類標題的魅力所在。
古人說:“文似看山不喜平”,直白平淡的標題一定引不起別人的興趣。所謂創(chuàng)意,就是超越常識、超越常理,就是標新立異、出奇制勝。我們既然撰寫評論,那就說明被評之事物有其獨特之處,這獨特之處就意味著不平常。新聞標題若能恰到好處的揭示出這種不平常,就能因其“反常性”而吸引讀者。
《人民日報》2016年6月刊發(fā)的夏磊的《交“有用”的人不如讀“無用”的書》一文,就是一例。作者提出,現(xiàn)在的很多人都注重交“有用”的人、讀“有用”的書,過于看重人與物的實用性,片面追求功利目的,忽視了思想的提高、底蘊的積累。“有用的書就如同日常飲食,餓的時候需要它,解決的亦是眼前問題。而所謂無用的書,它的用處不在當下,卻能培元固本,是可以讓一個人從根本上好起來的東西?!薄皶r下,不少人每天都在朋友圈里尋找‘有用’的人,或者尋找一切機會結(jié)交有權(quán)有勢的所謂有用的人。若真的讀了那些‘無用’的書,就可以用一種更加平和的心態(tài),面對這樣一個紛繁的世界。”這篇評論就是利用了反常性,以不符合常理的語句作為標題,吸引讀者走入作者思路里面,將整篇文章讀完。
當然,我們講反常性,并不是一味求新求怪,而是講標題既能藝術(shù)地提煉出評論主體的閃光點,同時又不失分寸、恰到好處。
新聞評論標題的寫法千差萬別、各有道理,但是筆者以為,如果大家能夠在寫作中有意識地以這三點為參考標準,經(jīng)常問問自己:我的標題有沒有深刻的內(nèi)涵(思想性),或者我的標題可不可以有趣一些(趣味性),或者我的標題能否與眾不同一些(反常性),這樣擬出的標題一定更能夠受到讀者關(guān)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