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煒東
【關鍵詞】 數(shù)學教學;小班化;分層教學;運用
【中圖分類號】 G61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0—0106—01
近年來,大量的農(nóng)村幼兒跟隨父母到城市生活,導致農(nóng)村幼兒園的幼兒數(shù)量越來越少,有很多班級都進入了自然小班化的教學模式,這也為分層教學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而且與新課標中的教學理念完全符合?;诖耍恼聦Ψ謱咏虒W在農(nóng)村自然小班化數(shù)學課堂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細分析,以期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一、充分了解幼兒,科學合理分層
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充分了解幼兒的個性差異,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并對幼兒的年齡、認知能力、學習水平、個人特征以及性格特點等進行充分掌握,特別是留守兒童,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在了解幼兒的實際情況之后,要按照幼兒的學習水平將幼兒進行分層,分別為Ⅰ層、Ⅱ?qū)?、Ⅲ層,即?yōu)等生、中等生、后進生,通過分層幼兒能夠準確找準自己的位置,制訂學習目標,更加有利于教師組織教學活動,從而切實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比如,某農(nóng)村幼兒園的一名教師就將班級里的幼兒分成了三個層次,對這三個層次的幼兒教師都格外關注,在教學時也比較注重幼兒的情緒變化,一段時間過后,幼兒的學習能力都得到了提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針對幼兒差異,分層展開教學
針對幼兒差異開展分層教學實際上就是因材施教,這不僅是一種思想,更是一種教學原則。對于優(yōu)等生而言,教師應該引導其進行自學,而中等生以及后進生應該注重在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學習,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的實施,不僅能夠充分滿足不同層次幼兒的學習需求,還能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比如,在某幼兒園開展《大小排序》的教學時,如果教師不注重幼兒之間的差異,準備3個大小不同的物品,讓幼兒進行排序,“小朋友們,誰能將這3個物品按照大小的順序排列出來?”優(yōu)等生可能很快就會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出,并對教室中的其他玩具按照大小排序,而中等生以及后進生可能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排序,這樣對幼兒的共同發(fā)展非常不利。為了能夠?qū)崿F(xiàn)因材施教,該名教師為優(yōu)等生準備了5個以上的物品進行排序,而給能力稍差的幼兒準備了3個,每個層次的幼兒都得到了針對性的鍛煉。通過這種差異教學,有效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幼兒體驗到了一定的成就感,有利于后面教學的開展和實施。
三、根據(jù)幼兒差異,分層組織練習
每名幼兒都有自己的個性,而且承受挫折的能力也是不同的,要想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一定要對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關注,充分滿足他們的個性需求,這樣才能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比如,幼兒園教師在完成《小手比一比》課程的講解之后,給幼兒布置了如下練習:同學們兩兩一組,一個人用手比,一個人說出數(shù)字,或者是一個人說出數(shù)字,另一個人用手比,此外還要看實物用手指比數(shù)字。教師在分組時,是按照幼兒的差異來進行的,能夠充分滿足每層幼兒的學習需求,對幼兒學習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幫助。通過該種形式的教學練習,不僅能夠提高幼兒的能力,還能給幼兒帶來相應的挑戰(zhàn),鼓勵幼兒更加努力學習。
四、 按照分層情況,展開分層評價
對于不同層次的幼兒來說,其評價也要采取不同的形式,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感受到成就感,還能切實提高幼兒的自信心,激發(fā)其學習的動力。其評價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兩種:首先,以鼓勵為主。對于課后的作業(yè)也要采取分層評價模式,只要幼兒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作業(yè),就應該給予適當?shù)墓膭詈捅頁P。比如,某幼兒園教師在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在學習完《比較多少》的課程之后,給幼兒布置了相應的作業(yè),對于作業(yè)完成得非常好的幼兒,教師會獎勵一朵小紅花,對于稍差的幼兒教師會獎勵一個笑臉,再寫上幾句評語,如“作業(yè)有進步哦,繼續(xù)努力,要是再認真點就更好了?!鼻f不要忽略這一小朵小紅花、一個笑臉,甚至是一兩句評語,這對幼兒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能夠激發(fā)幼兒的自信心,進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其次,互動式評價。在以往的幼兒評價過程中,基本上都是以教師為主,實施單向的評價策略。在展開分層評價之后,可以改變這一評價方式,采取教師評價、幼兒互評、小組評價以及家長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結合的模式,讓幼兒及時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進行改正,不斷完善自我,從而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更加積極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