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曉松
摘要:民辦教育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如雨后春筍般得到迅猛發(fā)展,規(guī)模不斷擴大,師資力量也有大量的投入,民辦教育有更強的市場適應能力,在教育宣傳方面有很多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意,值得公有制學校借簽與學習。
關鍵詞:民辦學校;公辦學校教育;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24-0013-02
湖北省十堰市作為鄂西北山區(qū)工業(yè)城市,在教育投入方面滯后于全國平均發(fā)展速度,民辦(私立)學校的發(fā)展更是如此。但近幾年來十堰市的民辦教育突然出現了迅猛發(fā)展。尤其是2013年,十堰市教育局配套出臺了《關于支持民辦教育發(fā)展的意見》之后,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了多家民辦(私立)學校,進入2016年后更是呈現井噴之勢。盡管這些民辦(私立)學校的內部還存在著學校發(fā)展不平衡的情況,但從整體上看,其辦學效率、集資能力、管理水平、人事制度、運行機制、評估手段、教材教法改革、市場意識和對社會變化的適應能力、對學生和家長的尊重、理解與溝通等方面,均有不少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本文試圖結合民辦(私立)學校教育的成功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就公有制學校的教育改革談幾點看法。
一、要進一步提升學?;盍?、提高辦學效率
民辦教育出于自身的生存和發(fā)展需要,特別注重效率至上,有著較高的辦學效率和管理水平。從近幾年十堰市興辦的多所民辦(私立)學校來看,當下民辦(私立)學校的投資主體大多有雄厚的資金支持,有著強有力的集團支持,更有已經在多地獲取成功的辦學經驗。比如:十堰市的老牌民辦學校十堰市外國語學校已經扎根本地數十年、辦學經驗豐富、辦學效果較好;新進投資力量雄厚、資金來源穩(wěn)定,在校園規(guī)劃、建筑設計、人員招聘、教師管理、教學質量提升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有著全方位的成功經驗。不僅延續(xù)了民辦(私立)一如既往地在財務上的開源節(jié)流和高效運用,更加大了對校園建設、人員管理、教學設備和教學服務質量的提升,并通過一整套企業(yè)化的管理模式,高效化的快速運轉,簡化不必要的崗位和人員,真正做到了任人唯賢和獎勤罰懶,極大地提高了辦學效率,展現出完全不同的辦學面貌。
與民辦(私立)學校的這些做法形成對照的是,當前公有制學校受制于規(guī)劃、體制等多方面因素制約,無論是人員聘任還是學校的校舍修建和教學設備的購置等,各個方面都制約重重,想要的買不來,要用的不能及時到位,無用的造成浪費。在人員管理方面更是存在著嚴重的活力不足,還有不少學校的教師有著先天而來的體制內的優(yōu)越感,人為地帶來內部管理的資源損耗和人員浪費。資源的浪費與效率的低下雖然引起管理者的重視,卻沒有相應的有效手段予以解決,使得有限的教育資源大量浪費。
二、要加強教學科研,注重質量特色
與公辦學校不同,民辦(私立)學校與生俱來地帶有強烈的生存和發(fā)展壓力。民辦(私立)學校要生存和發(fā)展,就必須在教學質量、辦學特色上別具特色、獨具一格,贏得較高的社會美譽和公眾關注,并獲得社會認同和家長的認可,據此來擴展辦學空間、獲取更多的生源。
例如十堰市東風工業(yè)園國際學校為學生開設了游泳課程,每周在固定的時間,用學校的大型校巴將統一穿著靚麗合身校服的學生送至十堰市游泳館參加游泳課程,課程結束后,再整隊乘坐校巴返回。這一過程中,衣著鮮亮的學生、整齊規(guī)范的師生隊伍、開設游泳課程的吸引力等等都對學校的品牌打造、形象提升和招生宣傳起到了不小的助推作用。再比如于2016年9月才建立的十堰京中實驗國際學校,迅速在十堰市基礎教育領域開拓一番疆域,就得益于該校緊抓教學科研,多次在學校舉辦面向社會的各類教學教研、教育培訓、教研探討活動等。這些活動在帶動自身教學教研提升的同時,又樹立了學校良好的形象,迅速擴大學校聲譽、獲得社會的認同。
尤其是在2016年以來,十堰市民辦(私立)學校在引進教科研人才、聘請專家指導、試用新教材、采用新教法、宣傳現代化的教育思想、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編寫適合于自身特點的教材、參與社會上各種知識技能比賽等方面都普遍優(yōu)于同類公有制學校。而在公有制學校中,上述活動雖然也有,但由于出發(fā)點不同,且受制于經費和場地等原因,在這些方面明顯缺少力度和效果。
三、主動接受社會監(jiān)督,汲取辦學動力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當前的家長群體對民辦教育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改觀,家長的理念也在不斷地成熟,加深了對民辦(私立)學校的理解與支持,但作為一種服務對象和監(jiān)督機制,家長群體仍然是民辦(私立)學校的“上帝”,與公辦學校的家長相比,難免有著更多的挑剔的眼光來看待民辦(私立)學校的教學管理。
面對這種來自家長的壓力,大多數民辦(私立)學校有效地將其轉化為優(yōu)化管理和教學的動力。不少民辦(私立)學校在辦學中就有計劃、有組織地邀請家長來監(jiān)督學校管理,組織家長參與到學校的具體事務之中,主動接受家長對學校管理、教育教學的實時監(jiān)督。比如外國語學校為了讓家長對寄宿學生的食宿安全放心,曾經專門制定了家長監(jiān)督制度,允許家長代表可以在不事先通告的情況下直接進入學校食堂后廚,檢查食品衛(wèi)生情況,并不定時邀請家長代表和校領導共同在學校食堂進餐,參與對食品質量的評價和考核。更多的民辦(私立)學校都加大了校園開放力度,允許家長進入學校寢室、食堂查看并監(jiān)督管理,設立學校教學開放日,家長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旁聽課程、觀摩課堂教學。這些舉措在讓家長有機會更充分了解學校的同時,滿足了家長的監(jiān)督需求,還極大地促進了學校內部管理的規(guī)范化、極大地提升了民辦(私立)學校的公眾口碑。與此不同,公有制中小學內部管理則相對封閉,家長不可能有“消費者”的地位和“上帝”的架子。學校辦學質量和特色的評估除高考、中考升學率擺在公眾面前以外,一概由上級主管部門一家評估。既缺少參照系,又缺少日常和全面的反饋意見,如何運用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這些資源促進家校溝通、促進教改的深入,是需要我們注意的問題。
四、注重服務、營造以生為本的濃厚氛圍
與公辦學校相比,民辦(私立)學校在優(yōu)化和美化學校環(huán)境方面有著不少與生俱來的優(yōu)勢,尤其是完全新建的學校,在整體規(guī)劃、校園設計上都顯著優(yōu)于公辦學校。他們普遍通過優(yōu)化校園整體設計、運用先進技術,在校舍建筑、教學設施、儀器設備等整體上顯現出“高、大、上”的形象。
而在強化硬件設備的同時,許多學校以“素質教育、學生能力培養(yǎng)、愛心塑造”等為抓手,對學生開展了多方面的教育服務。特別在寄宿制的民辦(私立)學校中,教育的途徑不僅僅限于課堂教學,學生在學校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都是學校重要的教育環(huán)節(jié),整個教育活動擴展到校園環(huán)境、學生宿舍、食堂、醫(yī)務室以及各種場所,貫穿于學生的整個生活。不少寄宿制民辦(私立)學校以讓孩子“學會生活”為目標,從寢室衛(wèi)生、生活技能、個人習慣養(yǎng)成都有專門的生活老師進行教導和考核。同時還在學校開設陶藝、花卉、模型、種植等多種勞動實踐課程,讓孩子們在“做中學、學中做”,學生在學校的行為規(guī)范和行為養(yǎng)成中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許多教益,養(yǎng)成了良好的習慣。而這些,正是公立學校想做卻一直未能真正有效開展的教育嘗試。
五、樹立危機意識,追求更高目標
民辦(私立)學校的競爭總體來說是愈趨激烈的,就拿小小的十堰市來說,這幾年來因為各種原因,銷聲匿跡的學校也有不少,危機意識像一根無形的繩索存在于民辦(私立)學校的發(fā)展道路之中。不斷追求更高目標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民辦(私立)學校是自發(fā)的,追求和奮斗是生存壓力下自然產生的。
而作為公有制學校,雖然沒有民辦(私立)學校的危機感和生存壓力,但民辦(私立)學校成功經驗、成功教學實踐和有效教育措施則是可以借鑒的。公有制學校應從他們各自不同的辦學特色、豐富多彩的教學實踐和辦學經驗中汲取多方面改革的動力和方法。
可喜的是,無論民辦(私立)學校怎么發(fā)展,他們對十堰市補充教育投入、擴展優(yōu)勢教育資源、打破原有教育格局、滿足人民群眾對優(yōu)質教育的需求、提升十堰市教育的整體定位有著不容忽視的強大推動,公有制和民辦(私立)學校并存的局面將會加劇教育競爭,促進教育提升,也為十堰市的教育改革建立了良好的和永恒的激勵機制。
參考文獻:
[1]李平,張朝榮.“時尚教育”[N].十堰日報,2017-06-13(6).
[2]張貞林.民辦中小學緣何紛紛落戶十堰?[N].十堰晚報,2017-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