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成
【摘 要】目的:對比分析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老年性精神分裂癥的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方法:本研究中的觀察對象均為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共40例。進行簡單隨機分組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接受阿立哌唑治療的患者均為阿立哌唑組,給予利培酮治療的患者為利培酮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治療后阿立哌唑組與利培酮組患者的PANSS總分與各因子評分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阿立哌唑組患者的心動過速發(fā)生率、錐體外系反應發(fā)生率以及便秘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利培酮組,P<0.05。結論: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老年性精神分裂癥均可獲得理想的療效,但相對而言阿立哌唑的安全性較高,更適用于老年患者中。
【關鍵詞】阿立哌唑;老年性精神分裂癥;利培酮;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R25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4--01
精神分裂癥在精神科中屬于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思維、情感及個性改變、精神活動和環(huán)境不協(xié)調為疾病的主要癥狀表現(xiàn),可對患者的精神產生巨大的痛苦[1]。本文主要分析阿立哌唑與利培酮在老年性精神分裂癥治療中的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特抽選部分患者進行比較研究,具體內容闡述于正文中。
1 資料、方法
1.1 資料
在本院收治的老年性精神分裂癥患者中選取40例(2017.2-2018.1)進行研究,經簡單隨機分組為兩組,利培酮組與阿立哌唑組例數各占20例。利培酮組:男性患者例數為9例,女性患者例數為11例;年齡平均值為(36.61±7.42)歲;病程平均值為(9.63±2.36)個月。阿立哌唑組:男、女性患者例數各占7、13例;年齡平均值為(36.59±7.48)歲;病程平均值為(9.71±2.42)個月。比對上述兩組老年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性別數據、年齡數據以及病程數據,差距均不明顯,P>0.05。
1.2 方法
阿立哌唑組患者均給予阿立哌唑進行治療,藥物初始使用劑量為每天5-10mg,最高使用劑量為每天25mg。利培酮組患者則使用利培酮進行治療,藥物的初始使用劑量為每天1-2mg,最高使用劑量為每天6mg。上述兩組患者均接受為期8周的用藥治療,期間不給予其他抗精神病藥物治療。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并統(tǒng)計上述兩組老年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臨床療效——由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進行評定,共包含條目30個,陽性條目7個,陰性條目7個,一般精神病理癥狀條目16個,各條目均以1-7級評分,得分越高即表示精神分裂癥狀越嚴重。(2)對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進行記錄與分析。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文數據均經過SPSS21.0版進行處理,兩組老年性精神分裂癥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均為計數資料(%表示,X?檢驗);其臨床療效數據用()表示,t檢驗。用P<0.05表示兩組患者的各項觀察指標數據比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阿立哌唑組患者的PANSS總分以及各條目評分同利培酮組比較,差距均不明顯,P>0.05,
2.2 分析表2數據,阿立哌唑組患者的心動過速、錐體外系反應和便秘發(fā)生率同利培酮組相比,均明顯較低,P<0.05。
3 討論
近年來,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現(xiàn)象的加劇,老年性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生概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2]。由于老年人具有較多的基礎疾病,且側支循環(huán)條件較差,降低其對藥物反應的耐受性,提升疾病治療的難度。阿立哌唑屬于多巴胺系統(tǒng)穩(wěn)定劑,可以將陽性癥狀、陰性癥狀以及認識功能有效改善[3]。利培酮屬于強的5-羥色胺2A受體的一種,其對疾病陽性癥狀及陰性癥狀、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治療有顯著作用,且可以對疾病反復發(fā)作進行有效預防。但是該藥物在發(fā)揮藥效作用的同時可將拮抗作用產生,極易導致藥物不良反應出現(xiàn)[4]。利培酮和臨床中其他常用的治療精神分裂癥藥物相比,具有理想藥物療效的同時,極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較多的副反應[5]。本次研究中,阿立哌唑組患者的心動過速、錐體外系反應和便秘發(fā)生率相比較于利培酮組,均明顯較低,P<0.05;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數據比對,均未有較大差距存在,P>0.05。該研究結果說明,在老年性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療中使用阿立哌唑或利培酮治療,均可獲得理想的療效,但相對而言,阿立哌唑的安全性更高,更加適用于老年人群,值得在今后臨床治療中進一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廖恒, 余姝, 黃智,等.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臨床療效對比[J]. 現(xiàn)代生物醫(yī)學進展, 2016, 16(12):2333-2335.
李濤, 胡曉科, 尚同軍. 阿立哌唑聯(lián)合利培酮治療精神分裂陰性癥患者的臨床療效、癥狀量表評分及安全性觀察[J]. 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 2017, 16(3):235-237.
張志英, 郭素芹. 三種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初診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及服藥依從性、不良反應比較[J]. 安徽醫(yī)藥, 2016, 20(11):2128-2131.
劉曉鳳. 阿立哌唑與利培酮治療腦器質性精神障礙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 陜西醫(yī)學雜志, 2017, 46(5):664-666.
李媛媛, 張云淑, 王健,等. 氯氮平治療難治性精神分裂癥的優(yōu)化治療方案[J].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 2016, 38(6):666-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