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堯
摘 要:老船夫一生撫養(yǎng)了兩個女孩,一個是他的女兒,另一個是他的孫女。兩人的愛情都以悲劇收場,事在人為,作為兩個女孩共同的長輩,老船夫自然要負有一定的責(zé)任,但他是那么的淳樸,那么愛他的子孫,這讓我感到疑惑,也讓我思考怎么愛一個人才是真正對他好。
關(guān)鍵詞:《邊城》;老船夫;愛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4-0-01
不可否認,老船夫是一個淳樸的、真誠的人。他守渡船守了五十年,每個月三斗米,七百錢,既不嫌寂寞,也不嫌工資少。每當(dāng)有人過渡給他報酬,他總不收,有人執(zhí)意要給,他也會更執(zhí)著地把錢還回去。他上街買東西、打酒,就算別人不要錢,他也總要想辦法把錢送到。買下東西,尤其是酒,總要與別人分享?;氐郊視r總是發(fā)現(xiàn)錢花光了,帶回的東西卻不多。這些老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反映出老人本性的淳樸、善良、真誠。而他淳樸、善良、真誠的本性也決定了他不會故意造成兩次愛情悲劇。
但就是這樣一位淳樸、善良、真誠的老人,與他兩個親人的愛情悲劇,有或多或少的關(guān)系。先從他的女兒說起,他的女兒與地方上的士兵相愛并懷孕,而士兵見她沒有勇氣逃走,先服毒自盡了。老船夫知道了這件事卻“不加上一個有分量的字眼,只作為并不聽到過這事情一樣,仍然把日子很平靜地過下去?!崩洗蛱珢叟畠毫?,他不忍去說女兒、去管女兒,怕自己一時不小心說話刺激到女兒。他這么做的出發(fā)點是愛女兒,但卻也是一種極不負責(zé)的表現(xiàn)。他在女兒發(fā)生了這么重大的事情之后仍然不管不問,把日子很平靜地過下去。他沒有找女兒坐下來好好地把話說開,讓女兒知道他的態(tài)度,為女兒解開心結(jié)。他這種撒手不管的愛的方式,一定程度上間接地導(dǎo)致了他女兒的自殺。
再來看他對待孫女的方式。在吸取了上一次女兒的愛情悲劇的教訓(xùn)之后,他一改之前不聞不問的方式,開始插手孫女翠翠的婚姻。他太愛翠翠了,既想為翠翠把關(guān),又想讓翠翠決定,還不想讓翠翠有心理上的負擔(dān)。為此他旁敲側(cè)擊心思未開、不曉人事的翠翠。在天保、儺送、順順與翠翠間察言觀色、揣度他們的思想,卻從沒有說過一句明確的話。他為了不讓翠翠有心理負擔(dān),幾乎沒有告訴翠翠任何關(guān)于她的婚事的消息。他包攬了翠翠與大老二老的交流卻沒有明確反映翠翠的意思,他讓幾方面糊涂,造成了一系列誤會,也一定程度上讓翠翠與二老有了隔膜。老人的出發(fā)點沒有錯,他太愛翠翠了,他想把一切為她辦的妥帖,但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老人處理女兒與翠翠的婚姻時兩種不同的做法,我認為都不很妥當(dāng)。老人對女兒、翠翠的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這一點毫無疑問。所以,兩種做法背后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問題出在了處理的方式方法上。老人的兩種做法大體可以概括為放手與全權(quán)包攬。時下有人認為放手是愛,放手雖能讓孩子有自由的空間處理自己的事情,追隨自己想要的事物。但在一些原則性或關(guān)乎一生的大事上,家長也要適當(dāng)插手,為孩子把關(guān),讓孩子不出大的錯誤。如果向老船夫那樣的為愛放手,是不可取的。因為,如果這樣做的話,家長存在的意義便與全職保姆無異了。插手孩子的婚姻大事,老船夫做的沒有錯,而且他也沒有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翠翠,但他管得太多了。老船夫為孫女東奔西走,卻沒有與孫女坦誠交流,了解翠翠內(nèi)心的選擇,而翠翠又不懂如何處理愛情,錯過了多次良機,他沒有強迫翠翠嫁給誰,卻剝奪了她的知情權(quán)。他為孫女承擔(dān)一切苦惱,為了讓她快樂地活著。這種心理可以理解,但這么做不僅會導(dǎo)致翠翠在處理事情上的不成熟,還會導(dǎo)致理解不清翠翠的意思,從而對順順一家的態(tài)度模棱兩可,好心辦壞事。
那么愛的正確方式是什么呢?我也無法說清楚,我認為在放手與不放手之間,一定有一個點,讓孩子既能自由跟隨自己的心愿,也能在大的事情上不致出現(xiàn)大的失誤。愛是好的,但只有愛的方式正確了,愛才會發(fā)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