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買菜一直是我高度喜歡的事情,一年四季,從來不需要保姆相幫,喜歡親力親為。東京的筑地魚市,巴黎的周末早市,墨爾本的維多利亞集市,都是讓人牽腸掛肚的絕妙去處。香港那座狹窄的城,菜市設在山坡上,一路迤邐而上,香艷得叫人流口水。
當年,我在香港半山的菜市閑逛,就有熱心的阿婆沖過來大叫,買蓮藕啊,買排骨啊,拿綠豆燉湯啊,補的啊,你信我啊。后來,這款湯成了我家的保留靚湯,果然是溫和滋補的好湯呢。
這幾年,搬家到本城的市郊接合部。周末,帶著我的兒子包子一起去菜市,先到賣核桃的鋪子跟前稱一袋子核桃,看小老板把核桃擱在石礅上輕輕敲碎,再到隔壁的香瓜子鋪子上,一毛錢抓一把漂亮瓜子。包子喜歡看縫紉鋪的阿姨踩縫紉機,我把他丟在縫紉機跟前,自己去買燉湯的壯碩牛骨,那是韓國女友教我的,巨大的一根牛骨,敲碎來,滿含骨髓,只賣八元錢。我的臺北女友跟我說,哼哼,在臺北,牛骨都是免費送的呢。我立刻對臺北的菜市憧憬得要命。
那個菜市上很多附近的菜農,推著自己種的蔬果出來叫賣,場面古樸,市聲沸然,讓我熱血沸騰。最煽情的叫賣聲是這么叫的,讓我學一嗓子給你聽:買番茄啊,買番茄啊,我家的番茄是上大糞的啊,我家隔壁是小學啦,大糞足啊,買番茄啊……
主婦們蜂擁而上,一邊七手八腳地挑番茄,一邊怒目瞪著賣番茄的農婦:好了,好了,別叫了,難聽死了。膚色噴紅的農婦,正色回答:不叫不行,你們不知道我家東西好。
我拉著包子,在旁邊笑翻。包子一手一個美貌大番茄,美好地說:媽咪,今晚,我們做番茄醬,好嗎?
(摘自《舌尖上的私房菜》 武漢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