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明德為本,新民為末。知止焉始,能得焉終。本始所先,末終所后。此結(jié)上文兩節(jié)之意。
劉沅承上而言凡物皆有本末,為事必有終始。知止者,非寂守而遺事物也。先知止,心則靜可生明,事物易明其理,可以近道。
蕅益大師:此啟下文兩節(jié)之義。蓋迷明德。而幻成身及家國天下。名之為物。既已迷德成物。且順迷情。辨其本末。返迷歸悟之功。名之為事。既向生滅門中。商榷修證。須知有終始。始宜先。終宜后。古之欲明一節(jié)。知所先之榜樣也。物格一節(jié)。知所后之成案也。
王艮:止至善者,安身也。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本治而末治,正己而物正也,大人之學(xué)也。是故身也者,天地萬物之本也,天地萬物,末也。知身之為本,是以明明德而親民也。身未安,本不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