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蓮
摘要:初中政治是培養(yǎng)初中生政治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改變教學觀念,轉變教學角色,讓學生成為政治課堂學習的主人公。創(chuàng)設和諧的、平等的師生互動課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加強教學內容與時政的聯(lián)系,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性;提高;策略;方式方法
一、注重師生課堂交流
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交流應該貫穿于政治課堂的始終,因為師生間的交流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之間的紐帶。在課堂上沒有良好的充分的交流,知識的傳遞就不能順利地進行。但是我們也要明白課堂交流不僅僅局限于教師課堂上的知識點的講解,理論知識的講授只是師生交流的一部分,因為交流畢竟是由師生兩方面的因素構成的。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科學知識傳授的時候,我們不僅要看到教師知識傳授的是否全面,是否具有系統(tǒng)性,更重要的是要看學生從教師的講授中體會和接受的內容的多少,換句話來說也就是課堂交流中的知識傳遞不是教師單方面的,而是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一種多向知識傳遞的過程。
新課程標準指出,師生課堂交流是有效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有效的學習活動應該是一個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的教學模式已經逐漸遠離課堂教學,師生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積極進行有效互動交流,使學生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動者。所以,教學過程要特別注重師生間的互相交流,使課堂交流不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教師提問、學生回答,而是老師和學生對課堂知識點要進行必要的質疑和探討。從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個角度來說,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大膽地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能提出問題產生疑問在課堂教學中更為重要,教師應該積極培養(yǎng),大力扶持,使課堂交流在學生提出疑問、進一步解決的過程中得到充分的發(fā)展,促使政治課堂教學活動能有效地進行。
二、營造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
營造和諧、成功的課堂氛圍,首先應當構建一種和諧友愛的師生關系。師生之間應該突破傳統(tǒng)的教與學的對立關系,課堂不再是教師單獨的演講場所,而是應從學生的發(fā)展角度出發(fā)進行教學。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能為學生提供充分發(fā)揮自我能動性的空間,讓學生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我潛能。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師生之間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應該在民主的氣氛中進行,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fā)點進行教學的設計,給學生一個充分發(fā)揮民主、充分發(fā)揮能動性的課堂。
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的情緒變化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善于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調控,要時刻銘記教師自身的情緒隨時都會影響到課堂的氛圍。因此要切記不要把在生活中的消極情緒帶到自己的課堂上來,那樣將會使學生感到壓抑和緊張,從而給寬松民主的課堂氛圍帶來不良的隱患。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不斷追求教學的民主性,盡力提高自我的感召力和向心力,讓學生懷著自信和愉悅的心情完成課堂教學。
三、在基礎知識之外拓展政治知識點
眾所周知,政治知識是學生的思想支柱,是開展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之一。政治知識點的遷移與拓展,是以政治知識的網絡構建為基礎的,有助于學生構建系統(tǒng)、全面的的基礎知識的結構框架,同時對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培養(yǎng)對知識點的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也具有重要的啟發(fā)作用。教師可以從學生認知的發(fā)展模式出發(fā),采用關聯(lián)發(fā)散思維的方式從新編排教學內容,引導知識拓展的方向。例如,在講“正常情緒”一課時,教師可以發(fā)出這樣的提問:“情緒的影響因素有哪些”“當人產生情緒時,人的身體各部分將發(fā)生什么變化”等一系列的問題,這樣,通過政治知識與生物知識的結合,讓學生對生物知識也有了突破性的認識。或者針對政治題目中有關的國內外的重大時政熱點以及社會焦點問題,可以在解決完政治提問之后,適當地貫穿一些歷史知識,激活學生的思維,激起學生探究的欲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四、強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教育活動實質上就是一種師生之間心靈溝通與情感互動的活動,因此,教師必須關愛自己的學生,熱衷于自己的工作,構建起師生間和平、民主、和諧的關系,注重與學生之間思想、情感的雙向交流,不僅是他們的良師,還是他們的益友,利用一種平等、親切的心態(tài)去理解、關懷、信任和愛護學生??粗鴮W生們滿臉狐疑的神情,教師應該將學生看作沒有距離、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這樣學生便不會再有恐懼感,而且增添了更多的勇氣和信心,敢于向理論知識和教師提出挑戰(zhàn),繼而增強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只有師生之間建立起一種和諧、民主、平等的關系,學生才會暢所欲言,與教師形成彼此情感的交融,課堂才會呈現(xiàn)一種寬松、愉悅、充滿激情的場面,在和諧的師生關系氣氛中,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得到最大限度發(fā)揮。
五、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課件,集音、畫于一體,靈活、形象,情境逼真,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它能更好的揭示教材的內涵,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能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多媒體教育技術的運用最具感染力,往往傳知、冶情、明理、能一氣呵成。例如在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時候,為了讓學生理解中國特色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感的特點,我給學生播放了上海申辦世界博覽會的宣傳片。該片以江南民樂《茉莉花》回旋貫穿始終用不同風格來進行全新而多面地演繹該曲。吳依軟語版、小朋友版、老外版、少數民族版、甚至還有現(xiàn)代昆音爵士版,完美的體現(xiàn)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具有民族性和時代感的特點,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參考文獻:
[1]柳艷普.《初中政治課堂有效性教學方法探究》,《大觀周刊》,2011年37期
[2]劉云寶.《淺談初中政治教學的有效性》,《學周刊》,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