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代榮
摘要:高職院校與其他復合型大學不同,其自身的發(fā)展有一定規(guī)律。而高職院校內部的后勤管理也呈現出一定特色,與綜合類大學相區(qū)別。對此,在高職院校中的后勤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實現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的統(tǒng)一,處理好二者的關系,以求更好地服務于高職院校的發(fā)展。
關鍵詞:高職院校;后勤管理;服務
前言:
高職院校的教學教育目標,是要培養(yǎng)出具有學識以及實踐能力的人才,其不僅具有專業(yè)知識還有專業(yè)技能,而且更強調教學上的實踐動手能力。其中的后勤部門由于其崗位的特殊性及服務人群的特殊性,使其區(qū)別于其他機關單位及組織的后勤管理部門。在高職院校的后勤崗位中,要實現其服務學生大眾的目標,成立起一支具有好服務態(tài)度、高文化水平、強工作能力的服務團隊。本文就圍繞在示范性高職院校中應如何更好地開展后勤管理及服務工作展開討論,為各學校提供一定借鑒。
一、實行精細化后勤管理模式
高校的發(fā)展與后勤有密切的聯(lián)系,在后勤服務工作的保障下,學校各部門的工作才能更好、更快、更完善地開展。在此,從高職院校的后勤服務工作改革變化的過程中,可以看出,為促進高職院校后勤建設,必須采取精細化管理,這也為高校的進一步發(fā)展產生動力。
所謂精細化管理,必然與粗放化管理相對。這就需要從事后勤服務工作的人員能夠去粗取精,精心篩選,尋找到問題解決的最佳方案;同時,也要尋根求源,由粗及細,進而找出事物發(fā)展的內在規(guī)律。這要求我們能夠在自己日常的工作之中精益求精,將管理的內容由隨意轉向規(guī)范。還要求著我們盡可能實現經驗性管理手段向科學性管理的轉換,需要工作人員將實踐得到的經驗加以總結和固化,逐漸制度化,進而形成完整的、成熟的管理機制。在此,我們要盡可能實現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的精確化及數據化。
二、創(chuàng)新后勤干部隊伍的培養(yǎng)
最近幾年,各高職院校對人事調配等方面展開改革,正式工的比例大幅減少,而后勤部門也是大多使用社會臨時工,其中體力勞動人員占大多數,管理干部的人員嚴重缺乏。隨著當下社會中,對后勤改革和深化力度逐漸加大,那么同時,也要加強對后勤預備干部的培養(yǎng)工作,保證后勤隊伍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而且,也要在社會上選拔合適的管理干部,擇優(yōu)錄取,為后勤隊伍增加新鮮血液。而對其崗位上工作的職員,也要認真對待其工作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盡可能予以幫助和關心。
在此,重視起基層服務工作的建設,實現管理中心轉移,發(fā)揮好其班組的優(yōu)勢作用對于提高后勤部門的改革革新具有積極作用。同時,還可以在后勤基層工作人員中選派出班組長,對全局的工作及其他成員具有一定約束作用,進而實現后勤工作的更好地展開。
三、提高后勤干部職工的能力
在此所提及的要提高后勤干部及職工的能力,是要提高其面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也要提高其應對危機進行管理和抗擊風險的能力。在高職院校的工作中,我國雖起步晚,但發(fā)展較為迅速,且在校學生較多,后勤部門所需要進行服務工作的工作面也十分廣泛,包括食堂、熱水房及宿舍等,還有水、電的使用,都與學校師生的利益有著緊密聯(lián)系,而這些較為平常的事件也極易出現突發(fā)事件。作為保障后勤工作的人員,要考慮好一切可能突發(fā)事件的概率、情況及處理方案。
我們尤其需要將工作實現規(guī)范化、法律化、科學化,并逐步提高后勤部門職員的危機處理及抗風險的能力,使得每一個后勤職員都具有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能力,對其處理程序熟悉,以此來更好地發(fā)現問題、控制問題、解決問題,盡可能使得問題在萌芽階段就得以控制,以防事件惡劣影響的擴大,以此來以后勤工作的穩(wěn)定來進一步維護高職院校的發(fā)展。
四、構建和諧后勤管理的方案
后勤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進一步延伸,也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組成部分。這一文化現象,滲透于高職院校后勤管理部門服務工作的全過程,體現了后勤部門的經營策略和服務原則,貫徹在后勤工作開展的全過程。在此,我們也需要記住,對其中改革和發(fā)展所得的經驗,要盡可能進行凝練和升華,以此來形成我們具有特色且自身風格的后勤文化。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高職院校的后勤文化與其他部門、企業(yè)的文化層次基本相同,都要注意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此形成的后勤文化需要以其部門中人文底蘊的特色為基礎,致力于打造后勤服務形象、員工形象、公關形象、技術形象等的良好發(fā)展。同時,也要將對事件總結的經驗轉化為其形象內化的內容,成為其制度化的一部分,而后實現后勤文化在制度層次的體現。
結語:
總而言之,高職院校的后勤管理、服務工作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對于體制建設、組織架構及人力資源的配置都要盡可能落到實處,進而推動后勤管理工作全面發(fā)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我國的高職教育有了很大發(fā)展,后勤工作的服務等方面就面臨很多挑戰(zhàn),其崗位的工作者就需要加強思考,促進高職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莉麗.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后勤管理和服務模式的有效對策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7(16):36-37.
[2]祝晟.淺析如何加強高職院校后勤服務管理工作[J].經貿實踐,2017(02):183.
[3]金輝.高職院校后勤服務精細化管理探討[J].教師,2016(23):120-121.
[4]王天昱.示范性高職院校后勤管理與服務新思考[J].延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30(0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