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榮
摘要:背誦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方式之一,課本上許多篇幅并不大的重要知識都需要學生通過背誦的方式進一步掌握,背誦幾乎成為每一個小學生都必須要掌握的技能。背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著怎樣的作用,如何才能夠促進背誦對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更多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背誦教學;有效性
小學語文教學對于背誦的采用非常頻繁,教師在教授學生古詩、散文等重要的知識點時都會讓學生進行背誦,并且在期末考試中也會以填空題的形式對學生的背誦情況進行考察。但據(jù)調(diào)查顯示,背誦的教學形式并沒有受到大部分學生的歡迎,不少學生對于背誦甚至有些反感。那么背誦作為一種并不被大部分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為什么能夠做到不被其他教學方式所取締?原因就在于背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背誦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起到的作用
(一)鍛煉學生的記憶力
記憶力和其他的技能一樣是可以通過不斷地練習而得到提升的,天生就有著超強記憶力的人是絕對少數(shù)的,就算是世界上頂級的記憶大師也是通過不斷地練習才能有著超乎常人的記憶力。對于小學學生來說,記憶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擁有超強的記憶力能夠讓學生在學習中更加有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背誦的方式讓學生進行記憶力的訓練,能夠幫助學生的記憶力不斷提高,進而使得學生在之后的教學中能夠做到幾乎過目不忘。讓學生在記憶知識時都能夠做到更加迅速而且準確,學習效率得到快速的提高。
(二)加深學生對于重要知識的印象
在教學中并不是教師講過的所有知識以及書上所呈現(xiàn)的所有內(nèi)容都是教學的重難點,一部分知識只需要有所了解就行,而另一部分需要學生進行背誦的就叫做重難點。對于這一部分的重要知識而言,之所以教師要讓學生通過背誦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和記憶是因為:首先,課本的選材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遵循了小學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但是其部分重點內(nèi)容所展示給學生的知識對于小學學生來說仍然過于超前,以小學學生的認知能力來說很難能夠真正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思想與含義;其次,語文教材中的一些需要進行背誦的重要知識不僅僅是作為一種單純的課本知識而存在,語文課本中的許多內(nèi)容都包含了中華優(yōu)秀文化、知識與道德,這些內(nèi)容雖然不一定考試會有所涉獵,但是這是每一個華夏子孫都應該記住并掌握的。
(三)完善和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由于學生之間個體差異的原因,不同的學生對于如何進行背誦是有著不同的理解的。許多學生在背誦初期都會選擇死記硬背的背誦方法,也就是通過將課文一句一句不停地讀來不斷加深對于課文的印象,直到能夠達到背誦的程度。在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些學生會發(fā)現(xiàn)這種背誦方式效率非常低下,于是他們開始思考新的記憶方式來進行背誦,比如分類記憶、聯(lián)想記憶等方式。通過新的方式,學生自身能夠明顯感覺到無論是背誦的速度、效率還是質(zhì)量都有所提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既是對背誦技能的提高也是對自身思維能力的鍛煉。
(四)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
盡管我們現(xiàn)在似乎是在極力地反對應試教育,但是這并不是短時間內(nèi)能夠有所改變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仍然要以學生的成績作為最重要的教學目標。所以,為了促進學生語文成績的提高,背誦教學方式就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師采取的主要教學方式之一。通過背誦,即使是一些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也可以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將知識點記住,讓他們也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取得優(yōu)異的語文成績。
二、如何使得背誦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性最大化
(一)背誦與閱讀相結(jié)合,兩者交互進行
在語文教學中,背誦與閱讀是最為常見的兩種方式。從另一個方面來理解,背誦可以看作是閱讀的最終形式,因為對于學生來說,想要背誦某些知識,前提就是要仔細并且不斷地進行閱讀,當閱讀的次數(shù)以及對內(nèi)容的熟練程度能夠達到背誦的地步,也就是所謂的“熟讀成誦”。有些人認為背誦的重要性以及難度遠遠大于閱讀,但其實背誦與閱讀并沒有誰高誰低,而是相互作用的兩種教學方式。
對于一些重要的,但是并不會納入到考試范圍的內(nèi)容來說,學生只需要做到熟讀和理解就行了,沒有必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去背誦,否則只是徒增學習的壓力;對于一些不重要但是被納入考試范圍的內(nèi)容來說,學生并不需要真正做到了解其中的含義,只需要通過背誦的方式記住就行,因為這些內(nèi)容在試卷上只是為了達到檢驗學生是否認真學習的目的,并不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檢驗;對于一些既重要又被納入考試范圍的內(nèi)容來說,學生不僅要懂得其中的含義,更要做到通過不斷地閱讀,由熟讀達到能夠倒背如流的地步。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必須要將背誦與閱讀相互結(jié)合才能夠最大化背誦的有效性。
(二)通過獎勵的形式激勵學生自主背誦
每一個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獎勵,尤其是小學學生對于獎勵的渴望,他們非??释蠋煂ψ约旱恼J同。所以,教師在背誦教學中可以采取學生的這種心理來激發(fā)學生自主背誦的積極性。例如,在背誦古詩時,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前多少名能夠背誦這首古詩的學生就可以領取到老師的獎勵,獎勵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來自于老師的獎勵。學生由于渴望教師的獎勵,因此都會為了能夠得到老師的認同而努力背誦。其中需要注意的是,獎勵的形式雖然不重要,但是每一次的獎勵都要比上一次好,這樣才能夠讓學生保持對背誦的激情。通過這樣的形式,學生不僅可以記住重要的知識點,還會表現(xiàn)出更多的對于學習的熱情。
(三)擴展背誦的范圍,縮小背誦的難度
對于小學學生來說,興趣對他們學習態(tài)度的影響遠遠大于了成績。所以如何通過興趣來激發(fā)學生背誦知識是至關重要的,首先可以擴展背誦的范圍,教師并不需要規(guī)定學生只能夠背誦課本上要求的范圍,應該允許學生自由背誦課本以外的知識,因為首先要讓學生對于背誦感興趣,然后通過背誦提高自身的記憶力,從而能夠更好地記住課本上的知識。至于縮小背誦的難度就在于,書本上對于背誦的要求有時候過于嚴格,有些知識并不需要達到背誦的地步,教師應該做到隨機應變,減小學生的背誦壓力。
自古以來,我國學生幾乎都運用過背誦的方式來記憶知識,隨著時代的變遷,背誦的方式方法也應該適時而變。教師對于背誦教學的運用一定要靈活多變,不能夠照搬照抄過往的經(jīng)驗。要通過不斷地實踐與創(chuàng)新,尋找最為合適的背誦方式,最大化促進小學語文背誦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