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平
摘 要 班主任不光要教育學生,還肩負著疏導家長的責任。在面對一些特別學生時,我們一定要多了解了解這“特別”背后的多種原因,針對不同情況研制不同策略,有的放矢地做好特別生的引導工作,將“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學生。
關鍵詞 獨生子女;特別表現(xiàn);及時引導;緊密配合;培養(yǎng)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06-0251-01
一千個讀者讀出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畫家畫出一千個太陽,一千個學生理應帶著一千種個性。我班的小男孩L,其個性就讓我歡喜讓我憂。L長得濃眉大眼,壯壯實實,是個帥氣聰明的男孩子??墒?,在全班五十多個孩子中,屬于特別的孩子。
特別表現(xiàn):
特別之一:我的地盤我做主
L的書桌里有不少玩具和課外書,雜亂無章。課堂上經(jīng)常不是玩文具就是玩玩具,尤其喜歡畫畫。書上,作業(yè)本上,甚至書桌上,大到一頁紙,小到厘米見方,畫畫樂此不憊。動漫、卡通,老師、同學……都是勾勒對象。隨心所欲,心到筆到,畫筆在紙上游刃有余,筆下作品豐富生動。老師的講課,同學們的分析理解,熱鬧激烈的學習場面,他常常熟視無睹。當偶有所得時,發(fā)表見解也伶牙俐齒。他基本上不影響別人,只靜靜地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然而一寫作業(yè),他的筆就不那么“自由奔放”了。常常別人寫了好半天他才開始動筆,如果老師不守著或不清點作業(yè)本,他干脆不用完成作業(yè)。
特別之二:老師,你的課余屬于我
別看上課對老師視而不見聞而不聽,可下課后,L卻恨不得將老師“擁為己有”。老師還沒走下講臺,他已竄到跟前開始了滔滔不絕。他會給老師講非洲的巨蟒、南極的企鵝,古宅的冤魂、大氣的臭氧……講治感冒治嗓子的偏方,講老師您要注意休息別太辛苦……從老師后面繞到側面,再從側面繞到前面,一直跟到辦公室,邊退邊說,連比帶劃,興趣十足,神采飛揚。老師要不打斷他,他會一個話題接著一個話題往下講。
分析成因:
這確實是一個特別的學生。靜下心來仔細想,無論怎樣的學生,身上總有優(yōu)點,我們還是應該用欣賞的眼光來看待。魏書生說過:“把你周圍的人看成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把你周圍的人看成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獄中。我們都希望生活在天堂里,那么就要把學生看成是天使,努力去尋找他們的優(yōu)點,并由衷地欣賞他們?!焙茱@然,這位“天使”很愛讀書,喜歡畫畫,說話口齒清楚,課下喜歡圍著老師轉。他不會與人溝通,不會與人相處,不能注意聽課,自控力差,缺乏自理能力。這是獨生子女的特性嗎?可其他獨生子女為什么不這樣?
跟家長聯(lián)系后了解到:L的爸爸在外上班經(jīng)常不在家,孩子主要由媽媽一人帶理。媽媽工作忙應酬多,加班加點、不在家吃飯的事經(jīng)常發(fā)生。所以孩子經(jīng)常獨自一人在家,有時在鄰居家吃點飯。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后,我跟L的媽媽作了交流:“人生幸福在于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羅素)“教育就是培養(yǎng)好習慣!”(葉圣陶)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語言習慣禮儀習慣學習習慣等,既是學生優(yōu)秀品德和美好人格的體現(xiàn),又是他們健康成長和幸福生活的基礎。我們成人做好本職工作固然重要,但絕不能忽視對孩子的培養(yǎng)。聽我這么一說,L的媽媽恍然大悟。
愛心策略:
接下來我們商量了對策:
1.賞識。贊美他愛讀書、愛畫畫、關愛老師等。無論在校在家,盡力發(fā)現(xiàn)優(yōu)點,真心欣賞。贊美要具體。贊美越具體,他越容易明白哪些行為是好的,越容易找準努力的方向。
2.引領。帶領他與人交往和做些家務。經(jīng)常談心,引導他與人多交流。家長盡可能帶他多去朋友家、同事家、親戚家、鄰居家以及室外有孩子的地方跟小朋友們玩,家長也可參與其中。生活細節(jié)上,讓孩子和家長合作做些家務事,家長扮演好指導者的角色,多動口,少動手,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他的生活能力。
3.練習。這是策略之最,目的是培養(yǎng)孩子學會傾聽專心做事。每晚,媽媽朗讀一段短文,孩子聽后復述;孩子瀏覽一段文字,再一字不差地讀下來?;蚵牬艓Ю首x、兒童歌曲一小段,要孩子跟讀跟學。短文要生動有趣,練習要持之以恒。
4.改進?!白鳛榘嘀魅?,一定首先要在學科教育上征服學生,要讓學生迷戀自己的課堂——讓學生覺得上你的課時間過得特別快,下課后又盼望著明天上你的課?!保ɡ铈?zhèn)西)我以此為指南,改進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更“生動靈活自主高效”的課堂,密切關注他在課堂上的變化成長。
5.表達。孩子要傾訴要表達,這是生命成長的渴望。我們給他提供表達的機會。放學回家讓他講講學校的故事;班里開展活動讓他積極參加?!督裉煳抑鞑ァ贰熬C合實踐活動”“隊活動”等,讓其盡顯繪畫特長,與人分享課外閱讀之樂趣。
經(jīng)過一年的家校緊密配合教育,L的情況有了明顯好轉。課堂自控力增強了,發(fā)言次數(shù)也多起來,作業(yè)幾乎能完成。最令人欣喜的是再沒有女生“勸他轉學”的“呼聲”了。如今的L,基本上可以離開特別生的行列了。
感悟與思考:
當今社會競爭異常激烈,很多家長全力以赴投入工作,為最大限度實現(xiàn)人生價值而頑強拼搏,忽視了對孩子的培養(yǎng),認為孩子才上小學,不就那么點知識,用不著緊張,順其自然吧。要么把孩子交給老人,要么把孩子關在家里。結果呢,孩子物質生活富足,行為習慣偏差。縱觀我所帶的幾屆學生,這種現(xiàn)象已成定律。因此,在這種背景下,班主任不光要教育學生,還肩負著疏導家長的責任。在面對一些特別學生時,我們一定要多了解了解這“特別”背后的多種原因,針對不同情況研制不同策略,有的放矢地做好特別生的引導工作,將“特別的愛”獻給特別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