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環(huán)強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浪潮的不斷推進,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且猶如春雷一聲震天響,驚醒無數夢中的教育工作者們。初中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要想切實提升教學質量,教師必須要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建立,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提升。本文在此簡要論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 初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自主學習興趣
教師要掌握中學生心理特點,采用新穎的教學手段,注意為學生創(chuàng)設優(yōu)質教學情境,這樣學生才愿意參與到學習中,并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學習興趣也能得到激發(fā),在視覺、聽覺和觸覺上增強了感受。
二、科學提問,培養(yǎng)自主探究能力
要想讓學生能夠進行有效的初中語文自主學習,還必須要讓他們學會探究,也就是說要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這是自主學習的一個重要基礎。自主探究能力指的是能夠對問題進行自主分析、研究,克服困難,最終解決問題的思想意識和能力,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確保所提出的問題具有探究意義。例如,在《生物入侵者》這一篇課文的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提出若干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如可以讓學生基于課本,通過網絡等途徑去全面了解什么是生物入侵?我國常見的生物入侵物種有哪些?生物入侵可以和已經給我們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帶來了哪些影響,并調查當地有沒有生物入侵的現象等等。
三、合作學習,深化自主學習效果
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不是說要讓他們完全與外界獨立開來進行學習,而是以自己為主導進行學習。組織學生合作學習,一方確保了學生的主導權,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學生在相互的溝通、交流和探討中產生思維碰撞,拓寬他們的思維,進一步加深他們的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社戲》《安塞腰鼓》《口技》等課文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去進一步學習、了解我國還有哪些傳統(tǒng)藝術文化,對這些傳統(tǒng)藝術文化進行系統(tǒng)性的調查,如其起源、發(fā)展和現狀,提出未來的發(fā)展建議,形成學習報告,最后各小組的學生再相互交流。借助合作學習模式,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效果。
四、適時指導,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自主學習模式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更多的是學生自己開展學習活動,但是學生能力畢竟有限,倘若只是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不予以適時指導,學生在遇到問題后不能及時解決,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學生喪失學習信心,因此教師應在學生自主時予以適當指導。例如:在《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學中,在學生合作學習之前,教師要提出如下問題:“文章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的?綜合這兩個方面來看,聞一多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用一句名言贊美聞一多的品質和精神?!边@些問題如果讓學生一個人完成,則任務量巨大,也很難獨立解決。對此教師先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并觀察學生的情況,及時提供指導,解決他們的疑惑,保證閱讀教學的有效進行。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有效自主學習,能完全體現出學生主體性、自主性,增強學生主觀學習體驗,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理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王淑紅. 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J]. 中國校外教育,2016(S2).
[2] 李瑞雪. 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升探討[J]. 學周刊,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