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綺文
摘 要:閱讀教學適應性是在提升學生閱讀效果、教學效益以及激發(fā)學生閱讀積極性的基礎之上,逐步形成和發(fā)展的一種以閱讀教學目標為主要導向的教學體系。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支持,是適應性教育理念的一個重要原則。閱讀教學中由于小學生不同個體在認知和經(jīng)驗方面存在差異,所以閱讀水平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適應性閱讀教學,就是教師利用各種教學條件,結合每一位學生的閱讀發(fā)展與需要,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為那些有需要的學生提供特定的閱讀支持或者設置更大的挑戰(zhàn),設計滿足個體閱讀需要并保證所有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都有取得進步和獲得成功的機會。
關鍵詞:閱讀適應性;個性化閱讀;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3 ? ?文獻標識碼:A
學生的閱讀過程是學生對文本的獨特感受與體驗的過程,它帶有很強的個性因素。由于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水平、生活經(jīng)驗與審美經(jīng)驗不同,所以他們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所得到的感悟也是不同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也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所以,我們的閱讀教學就要注意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要滿足不同的學生對課文理解的差異,從而在他們原有的基礎上開發(fā)他們的潛能,發(fā)展他們的個性。
因此,我們提倡個性化閱讀,就是引導學生通過教材中的文章與作者的心靈對話,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性閱讀充分調動已經(jīng)擁有的知識經(jīng)驗對文本進行個性化的解讀,創(chuàng)造性地感受并欣賞課文,從而形成自己獨特的感悟與體驗,在發(fā)展自己個性解讀課文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與語文素養(yǎng)。那么,教師應該如何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呢?
學生在進入小學高年級階段時,由于成長環(huán)境、智力水平、理解能力、家庭及社會影響等的不同,在語文閱讀學習方面展現(xiàn)出各不相同的表現(xiàn)。
1.閱讀能力具有差異
有些學生在語文閱讀方面思維發(fā)散能力較強,課堂表現(xiàn)較為活躍,其閱讀速度、閱讀質量相對較高;而有些學生則是在語文閱讀方面較為吃力,反應較慢,表現(xiàn)較為遲鈍,閱讀速度和閱讀質量相對較差。
2.閱讀興趣點有差異
在語文閱讀課上,學生展現(xiàn)出各有差異的閱讀興趣點。有些學生比較喜歡寓言故事類,有些學生比較喜歡邏輯推理類,這些閱讀興趣點的不同使得教師在進行某一語文課文的教學時,學生表現(xiàn)各有差異這些差異和表現(xiàn)使得學生在語文閱讀中產(chǎn)生了巨大的不適應性。同一語文課文閱讀學習中,表現(xiàn)較好的學生“吃不飽”,表現(xiàn)較一般的學生“吃不下”,這樣就使得一部分學生失去加大閱讀量、開拓更大視野的機會,也使得一部分學生由于趕進度而沒有學習到什么知識,這種情況下進行的語文閱讀教學,其教學質量自然得不到保障。
分層閱讀教學是有效應對學生在語文閱讀中展現(xiàn)出來的閱讀差異,有差別地提高整體學生的閱讀質量,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一項教學手段。其主要思想是利用學生在語文閱讀上的差異,對其閱讀能力進行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教育,以幫助學生能夠在自己可接受范圍內進行更廣泛、更具有深度的思維發(fā)散和素質培養(yǎng),從而探究全體學生閱讀方式的適應性。
分層閱讀教學是讓每個學生都盡可能學習到知識,公平地享受受教育的機會。如果按照以往全班學生“一刀切”的教育手段,是完全不能保證學生公平的受教育機會的,即上文所說表現(xiàn)較突出的學生“吃不飽”,表現(xiàn)較一般的學生“吃不下”。而分層教學策略是根據(jù)學生特點不同因材施教,選取適合學生智力水平、理解能力的方法進行教學,它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這恰恰是教育公平的直觀體現(xiàn)。因此,分層教學手段的推廣應用不會加深教育不公,而是會推動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
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的過程中,語文閱讀橫向分層教學的措施主要有分層準備、教學準備和教學實踐以及分層調整等幾個步驟:
1.分層準備
主要工作是將班級內的學生按照其各自表現(xiàn)進行分層。分層時,教師對每一個學生分別按照語文閱讀成績、語文閱讀速度、語文閱讀思維發(fā)散能力和課堂表現(xiàn)幾個主要考量因素進行評價。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綜合評價情況得出分層依據(jù)。分層的層數(shù)由教學工作的大小決定,例如,在一個40人的標準班級內將學生從高到低分五到六層,原則上不少于三層,以最大限度保障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效果。
2.教學準備和教學實踐
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任課教師需精心選擇閱讀材料,盡量選取一些有內涵同時不缺乏文采、感情豐富、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質,又能陶冶高尚情操的文章。在教學中,教師需根據(jù)各個閱讀能力層次的不同對學生基于同樣的文章提出深度不同的問題。如向第三層較一般學生提問“你最喜歡的是哪一段話,為什么”,而對第二層普通學生提問“這句話有什么內涵,表達了作者什么感情”,對第一層較優(yōu)秀學生提問“如果是你,你會怎么表達作者的這種感情”,等等。通過不同深度的課堂提問與討論,對學生進行有差異的教育,以保證每個學生均有足夠的學習機會。
3.分層調整
教師需要根據(jù)每個階段的教學效果反饋,及時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分層調整。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語文閱讀成績、課堂表現(xiàn)等對學生此一階段的學習情況進行打分并進行分層調整,以促進下一階段的分層教學工作。
個性化閱讀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思維和認知力,所以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學生的特殊需求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方案,這樣才能讓小學生的閱讀學習充滿智慧與靈性。
1.尊重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的閱讀思維更加靈動
個性化閱讀重視學生自主閱讀過程中的體驗和認知,強調自我思考和探究,以及將知識內化為獨立思想和認知,而且?guī)熒g是平等、民主的關系。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個體特點和差異,了解學生的閱讀弱項和強項,并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方法保持強項、彌補弱項,真正發(fā)揮個性化閱讀教學的作用。如有的學生只對神話、寓言等故事類型的作品感興趣,并且有獨到的見解和觀點,但是對散文、議論文等不感興趣,他們在個性化閱讀中通常只選擇故事類型的書籍,對其他類型的作品很少涉及,這不利于學生思想和價值觀的全面構建。面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引導他們閱讀不同類型的作品,或者組織學生討論,了解不同類型作品的魅力,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全面發(fā)展。例如,在閱讀《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童話作品時,學生能夠感受到其中的悲情和冷漠,這時教師不妨讓學生嘗試改講故事,如在小女孩第五次擦燃火柴的某個環(huán)節(jié),讓故事情節(jié)出現(xiàn)反轉,這時學生的閱讀思維會更加靈動,積極思考應該從哪個環(huán)節(jié)給這個童話故事一個更好的結局。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將閱讀思考與閱讀體驗相結合。
2.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讓學生的閱讀情感更加積極
個性化閱讀教學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的領域,很多教師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不足,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做“智慧教師”,積極構建和諧師生關系。教師對學生要有愛心,不要一味高高在上,對學生的想法、觀點、見解要發(fā)自內心地贊賞和包容。教師要豐富自己的文化底蘊,擁有廣博的知識,使學生產(chǎn)生崇拜和向往之情。教師要廣泛閱讀,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和文化內涵。這樣在教學過程中才能根據(jù)學生的不同特點給出相應的閱讀建議。例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閱讀《中國寓言故事大全》,然后向學生推薦其中學生最容易理解和感興趣的作品,而不是泛泛地向學生推薦閱讀素材。教師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的閱讀素材,可以有效避免學生閱讀范圍狹窄、閱讀內容不適宜、閱讀品位較低等問題,讓個性化閱讀更加有效。同時,教師要在學生閱讀過程中進行適度講解和引導,這對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和閱讀情感的樹立都是非常有益的。
3.創(chuàng)設豐富的閱讀素材,讓學生的閱讀感悟更加深入
在選擇個性化閱讀的內容時,教師要考慮學生的認知和思維能力,科學準備閱讀教學素材。首先,個性化閱讀的實施要圍繞教學目標。根據(jù)學生的個體需求和特點來選擇合適的內容,使閱讀既能滿足教學要求,又能對學生的發(fā)展起到引導和促進作用。其次,要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生的閱讀過程是不斷運用原有知識來獲取新知識的過程,如果選擇的閱讀內容大大超出學生的知識水平就會使學習過程充滿障礙。最后,要貼近學生的生活。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作品有助于學生將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個人體驗融入閱讀過程中,更好地體會作品的含義。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丑小鴨》時,可以讓學生想象一下如果自己遭到同學朋友的嘲笑和欺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讓學生意識到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嘲笑和欺負別人是非常不可取的行為,然后讓學生深入體會故事中的情節(jié)和情感。這樣有助于學生樹立積極的情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總之,個性化閱讀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在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內涵,還能提高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閱讀和思考習慣,從而提高學生對閱讀方式的適應能力。
[1]丁志平.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談[J].快樂閱讀,2013(11).
[2]曾彩芹.淺談小學語文高年級閱讀橫向分層教學策略[J].語文天地,2015(3).
[3]江鯉荔.讓個性化閱讀充滿智慧與靈性[J].黑河教育,2017(5).
[4]林定芳.讓個性化閱讀充滿靈性[J].小學教學參考,2007(15).
[5]陳 靜.讓個性化閱讀充滿生命的靈性[J].教育教學論壇,2010(10).
[6]黃益文.讓個性化閱讀充滿生命的靈性[J].小學語文教學,2005(9).
[7]袁麗虹.讓個性化閱讀充滿生命的靈性——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思考與探索[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7(5).
[8]艾紅梅.讓個性閱讀充滿課堂——《鼎湖山聽泉》教學反思[J].東方青年(教師版),2011(9).
[9]沈俊鋒.讓個性化的閱讀充滿生命的靈性[J].陜西教育(行政版),2009(Z1).
[10]傅秋娥.張揚個性,讓閱讀充滿靈性[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18).
[11]林 鴻.放飛思想的翅膀 綻放生命的靈性——淺議個性化閱讀的策略和方法[J].新校園(理論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