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擁有“亞洲傳奇酒王”美譽的睦紗古堡(Chateau Musar)莊主馬克-霍徹爾(MarcHochar)親臨北京,在陶然天藝術(shù)沙龍舉辦了黎巴嫩酒王大師班,與來賓分享酒莊獨具風韻的頂級佳釀。
馬克·霍徹爾(Marc Hochar)先生介紹到,80年前,他的祖父在黎巴嫩建立了睦紗古堡(ChateauMusar)。1959年,他的父親塞吉(Serge Hochar)子承父業(yè),每年都主持睦紗古堡(Chateau Musar)葡萄酒的釀造,1984年被《品醇客(Decanter)》雜志評為第一位“年度風云人物”。目前,他哥哥加斯頓(Gaston)、堂弟拉爾夫(Ralph)和他是霍徹爾(Hochar)家族的第三代傳人。
釀制睦紗古堡(Chateau Musar)葡萄酒的葡萄摘自黎巴嫩(Lebanon)海拔較高的貝卡河谷(Bekaa Valley),那里擁有6000多年的葡萄種植歷史。貝卡河谷(Bekaa Valley)的中心地帶地處赤道以北34°,與西班牙或意大利相比更靠南,因此夏天的陽光更為充足。睦紗(Musar)葡萄園的優(yōu)勢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它們都位于海拔較高的地方(海拔高度大約是1000米),并且有優(yōu)質(zhì)土壤(土壤富含鈣物質(zhì)和礫石非常有利于優(yōu)質(zhì)葡萄的生產(chǎn))。而且這里的氣候條件也非常適合葡萄的生長,它們只需很少或根本無需有人看護就能保持健康。
睦紗古堡遵循“不干預”的釀酒理念,其釀酒廠率先在黎巴嫩實施了葡萄種植的有機認證。當葡萄完全成熟時,貝都因(Bedouin)部落族人就會在清晨進行人工采摘,然后再將它們運往離山區(qū)距離葡萄園70公里山路的加澤爾(Ghazir)釀酒廠。塞吉·霍徹爾(Serge Hochar)認為,就是在這段崎嶇的旅程當中,葡萄獲得了釀酒的有利條件,釀出的葡萄酒可以陳放很久。因為卡車運輸時將它們暴露在空氣中,并在水泥桶中進行發(fā)酵,而這些正是“睦紗葡萄酒風格(Musar style)”所必不可少的元素,另外,葡萄酒的抗氧化功能也因此得以增強。
馬克-霍徹爾(Marc Hochar)先生介紹到,他們的葡萄酒要經(jīng)過7年的陳釀。專門用于釀造睦紗古堡(Chateau Musar)紅葡萄酒的葡萄被放置在水泥大桶中進行發(fā)酵,大約6個月(距收摘時間)之后再放置在法國訥韋爾(Nevers)橡木桶內(nèi)陳放1 2個月左右(僅采用少量的新木桶)。然后再將由“卡本妮蘇維翁(Cabernet Sauvignon)”、 “辛索(Cinsault)”和“佳麗釀(Carignan)”這些葡萄品種釀造的葡萄酒進行混合,從而讓該年份葡萄酒的優(yōu)勢和特色得到充分展示。在收摘之后的第三年進行瓶裝,且無需過濾?;旌线^程是睦紗古堡(Chateau Musar)釀酒工藝本身固有的一部分,釀酒師需要對不同葡萄園釀制的各種葡萄酒不斷地進行品嘗,以了解它們的個性和特色(釀酒的本能)。因此,睦紗(Musar)葡萄酒每年都可能會發(fā)生顯著的變化,但年份之間的季節(jié)性差異排除在外。最終混合而成的葡萄酒置于酒瓶內(nèi),陳放3-4年,然后在第7年上市。
記者發(fā)現(xiàn),睦紗古堡(Chateau Musar)正牌干紅,特別是老年份的,一直是國際葡萄酒拍賣會上的名品,一般只有知名且產(chǎn)量少的葡萄酒才會出現(xiàn)在拍賣會上,由此可見睦紗古堡(Chateau Musar)在葡萄酒收藏家心中的地位。 (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