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霞
摘要: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尤為重要,是推動班級前進發(fā)展的重要載體。文章以分析班主任管理能力與班級凝聚力之間的關系和作用作為切入點,探索班主任班級管理能力在班級凝聚力建設中的優(yōu)化應用策略,以期可以真正提升班級教育質量,讓學生更好融入班集體,讓班級綜合效能得以充分發(fā)揮。
關鍵詞:班級管理能力 凝聚力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況、思想動態(tài)以及身心發(fā)育,是班級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人員。班級管理工作上承學校任務、外聯(lián)家長工作,班主任既要協(xié)調好各項教育工作,還要有效執(zhí)行每一個學習任務,從而實現(xiàn)班級凝聚力的良好構建,為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助力,讓班級管理質量不斷提升。
一、班主任管理能力與班級凝聚力概述
班級凝聚力是一個抽象概念,其并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班級管理者的不斷推進得以實現(xiàn)。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重要人員,與之具有密切關系。在探索二者辯證性之前,需要先理清二者的內涵。
1.班主任管理能力
就班主任管理能力而言,學術界對其概念并沒有形成統(tǒng)一意見。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極具開放性的概念,它著眼于班級學生的成長,容納了管理理念與管理方法,采用的是人文化的管理方式和藝術性的操作方法,在挖掘學生各項潛能的同時,提升班級管理效能,實現(xiàn)學生個體和班級整體的優(yōu)化發(fā)展。
2.班級凝聚力
班級凝聚力是指一個群體內的所有成員,為了實現(xiàn)共同的活動目標而實施的團結協(xié)作,通過相應行為達到所有成員心里黏合程度的提升,顧名思義是將群體范圍劃定在班級層面。凝聚力會通過對群體目標的信賴和服從表現(xiàn)出來。而這個目標常常以群體中掌握優(yōu)勢資源最多者為核心,班主任就是這個資源優(yōu)勢者。將管理能力和凝聚力結合在一起進行研究,本質上是把人的行為導向和精神力量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班級凝聚力則是讓學生的精神力量與行為導向更好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
二、班主任管理能力在班級凝聚力建設中的優(yōu)化策略
提高一個班級的凝聚力,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開展尤為重要,管理理念起著決定作用。包含建設積極向上的班級文化,形成良好的班級面貌;尋找合適的班干部,組建高效合理的班委結構;認真全面完成各類教育教學任務等諸多內容。
1.班級精神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是一種隱性力量,它具有教育激勵、約束推動等一系列作用,是最能體現(xiàn)班主任管理能力與班級凝聚力有效結合的重要指標。班主任要想提升班級凝聚力,首先,需要做好班級精神文化建設工作,這也是班主任管理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具體來說,要明確班級奮斗目標。通過此目標,讓每個同學的內心都凝聚在一起,并在活動中努力實現(xiàn)此目標,從而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集體榮譽感和個人責任感。
其次,班級是學生學習、交往的場所,是學生最主要的社會活動空間。班主任需要組織學生參與班級活動,比如開展為自己的班級命名、設計班級口號、設計班徽、創(chuàng)作班歌等,讓抽象化的凝聚精神變成一種具象的行為,為每個學生發(fā)揮自身特長提供平臺。
最后,“親其師,信其道”。要想提高班級凝聚力,班主任還要主動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在良好關系的推動下,學生愿意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愿意和教師進行思想道德層面的交流,也更愿意聽從教師的指導,無形中完成個人品格教育和心理教育。此外,良好的師生關系也為同學之間的相處提供示范,讓學生主動思考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提高合作與競爭意識,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讓個人和集體形成一種良性互動關系,促進班級的精神文明建設。
班風班貌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效果顯現(xiàn)難以通過具體標準予以衡量,而有經驗的班主任則能夠通過制度的構建來實現(xiàn)班級的優(yōu)化管理,能夠讓班級凝聚力得以強化。班主任管理能力的提升能夠夯實學生的主人翁地位,充分彰顯學生在班級中的重要作用,也能夠讓學生心目中的班集體得以良好構建。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問題引導方式引導學生參與班集體討論,對班級管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最終確定班級管理制度。
2.選拔培養(yǎng)得力班委
班委是班集體的核心,是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連接紐帶。好的班委不僅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還是班級的凝聚劑,可以說,成功的班級管理離不開班委的助力。管理能力薄弱的班主任會在班級中設置多名班委: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衛(wèi)生委員、體育委員、文藝委員,再加上各個組的組長、副組長,一個班有一半學生都擔任班級干部。雖然班主任的本意是給更多的學生提供鍛煉自我、實現(xiàn)自我的平臺,但是也在無形中分散了班級工作,每個學生真正承擔的班級工作非常少,甚至許多班委沒有任何實質性的工作可做。這樣一來,班委在班級中的權威性就容易遭到質疑,班委本人的存在感和成就感容易降低,難以提升班級“黏合”效果。所以,班主任在進行班委選拔時,一定要秉承精簡、高效的原則。
班主任要從開學第一天就著手建立班委會。在和學生正式見面之前,班主任要對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心中有數(shù)。接下來,班主任須發(fā)動同學們參與到選拔班委的活動中,秉承公平和公正的原則,在全班范圍內普選班委,最后結合教師和學生的意見選定班委。這對于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規(guī)則意識,通過此種方式不僅能夠滿足初中生自我實現(xiàn)的心理需要,也不會讓同學之間因為競選而產生隔閡。班委選取成功后,還要注重細致培育。教師除了要給班委制訂職責目標和工作內容外,還要給予一些方法上的指導,例如在工作中要以理服人,不能以權服人;樹立起為“民”服務的意識等。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
班級活動是班級管理工作重要的組成部分。活動內容有的是學校教育處、教學處安排的,也有的是班級自發(fā)開展的。無論哪一種活動,班主任都需要考慮活動開展的相關問題,比如這個階段的學生成長最需要什么?這個活動是不是和學生的成長相符合?只有從根本上靈活開展活動,依照目的豐富活動內容,才能夠讓活動的開展更具實效性。
首先,班主任先分配活動內容。讓班委或者有特長的學生承擔活動策劃和實施工作,讓每個學生都盡可能地展示自我,找到自己在班中的正確位置。在此期間,班主任要注重做好相應的技術、物質支持,對學生的表現(xiàn)予以肯定。其次,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成為活動主導,盡可能充分地獲得個人經驗。班主任是活動的組織者,但不是干預者,是引導者,但不是發(fā)言者。最后,當活動結束后,教師要組織學生對此次活動的所得做總結工作,鼓勵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真實生活,發(fā)表自己的真實感受,一方面將活動的成果由感性升至理性,讓活動的價值得到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學生以誠相待也能以心換心,在班級中獲得真正的朋友。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以及行之有效的班主任管理能力,實現(xiàn)班級凝聚力的提升和發(fā)展。
綜上所述,凝聚力是一個班級踐行與發(fā)展的核心要素,班主任又是讓核心要素充分發(fā)揮價值的重要人員,其中班主任管理能力更是重要的影響因素。一方面,班主任要注重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另一方面,還要注重多方面促進班級凝聚力的形成,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班級中獲得成長,能夠向著同一個目標不斷奮斗前進,形成團結積極的班風班貌,這是教師管理能力的最大體現(xiàn),也是教育本質的最佳詮釋。
參考文獻
[1]鄭麗波.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能力及其對班級表現(xiàn)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7.
[2]張月.初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西部素質教育,2016(10).
[3]王愛花.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