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倩
摘要:核心素養(yǎng)中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重點培養(yǎng)的,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在自主驅動下,能夠學到更多。同時,教師的觀念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改變,要懂得放手,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吸收。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初中語文 課堂實踐 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是學生樹立學習信念、夯實學習基礎的重要階段,新課程標準強調培養(yǎng)學生個性,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師應重視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運用好課堂教學這一平臺,讓豐富多彩的課堂組織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中充分展示與提升自我。教育的對象是人,教師不應該為了上課而上課,而應處處考慮到學生的發(fā)展,通過運用多媒體技術發(fā)揮傳統(tǒng)課堂優(yōu)勢,把握好學科特點,緊抓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打造適宜學生的課堂,這是教師不斷追求的目標。
一、讓良好的氛圍助力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
良好的學習氛圍可有效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為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打下堅實基礎。對學生來說,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是至關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在現(xiàn)有條件下為學生創(chuàng)設最有利的學習環(huán)境。通常情況下,讓學生感到課堂是充分民主化、寬松、和諧的,學生才有可能專注于課堂。那么,如何才能創(chuàng)建這樣一種氛圍的課堂,這就需要運用教師的智慧。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有充分的發(fā)言權,這是和諧課堂的最基本體現(xiàn)。對于積極發(fā)言的學生,哪怕發(fā)言錯了,教師也要肯定其主動發(fā)言的行為,表揚積極發(fā)言的勇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課堂中不斷提高自信心,才能主動學習新知識,探索新方法。
采用翻轉課堂就是一種很好的嘗試。它是一種充分尊重學生發(fā)展的課堂,可促使學生主動學習。學生為在課堂上有良好表現(xiàn),都會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這樣可以極大提高教學效果。為增強學生課前學習的興趣,豐富課前學習資源,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制作微視頻,把資料共享給學生,學生可以自主安排學習埋單。通過依托微視頻開展翻轉課堂教學,能夠做到把40分鐘課堂作為強力牽引源,把學生的課外時間都囊括進來。
二、在教學活動中促進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語文教學不能僅限于課堂中,《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其所具有的實踐性。也就是說,語文的學習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只有在實踐中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寫作文課,題目是拔河比賽,如果學生沒有任何相關經驗,想要寫出一篇既真實又生動有趣的文章是比較困難的;其次,就算學生有這樣的經驗,如果沒有認真體會,想要回顧起整個拔河比賽的體驗也是比較困難的。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組織一場真實的拔河比賽,學生在體味拔河樂趣的同時,充分投入自己的感情。在這一過程中,不僅是比賽場面的變化,還有自身及同學的情感波動,最后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拔河這一簡單的事情并共同討論,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想認識,相信最終寫出的作文必定生動有趣、形象深刻、細膩真實。
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只要求學生學習課本知識,同時也要引導學生善于從生活中學習,善于仔細觀察自然環(huán)境及社會環(huán)境,從而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讓學生在課堂游戲中盡享快樂
每一位學生都是截然不同的個體,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每個個體的差異性。因此,在安排課堂教學時,教師應該認真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一切以學生是否有所進步為評價標準。在課堂上,教師可以以組為單位討論與交流學習心得,同時列出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討論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每組派代表上臺匯報學習心得并提出問題,尋求同學或教師的幫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得到了充分提升。
此外,教師還可從網絡游戲中獲取教學靈感。網絡游戲之所以能讓學生癡狂,就是因為其中的等級制度能讓游戲者在闖關過程中通過獲得等級而感受到強烈的成就感。因此,針對不同章節(jié)的知識點,教師可以開發(fā)出“等級闖關”游戲,學生可以自由選擇等級與難度,每完成一關都能獲得相應的成績;針對課堂中的每一個知識點,教師可根據(jù)章節(jié)和知識點的難度設置不同的學習環(huán)節(jié),類似于游戲中的“關卡”,學生“沖關”的過程就是學習不同知識點的過程。通過參與此類游戲,學生能充分獲得成就感及自信。
四、讓信息技術融入課堂教學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主要依靠粉筆板書的形式向學生展示重難點,大量的文字板書及圖形繪制嚴重制約著課堂效率,同時產生的粉塵也嚴重影響著學生的身體健康。此外,語文教學重在標準的誦讀,由此培養(yǎng)學生規(guī)范的語言和良好的語感,但受教師水平的影響,不標準的普通話及不良的誦讀習慣都將嚴重制約著學生語文素質的提升與發(fā)展。而借助于多媒體技術就可以有效解決以上問題,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大大增強教學效果。
VR技術又稱作虛擬現(xiàn)實技術,學生戴上定制眼鏡可快速進入設定的場景情境中。例如,VR設定的場景是一個大型詩詞朗誦會,學生戴上眼鏡后,自己成為朗誦會的主角。學生會盡情地發(fā)揮,展示出最好的一面。VR技術的應用,充分顯示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理念,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真正引導者和學習伙伴。處于青春期的學生迫切需要一個展示自己的平臺以及得到他人的認可,教育要充分利用好這一特點,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開展語文欣賞課的教學,借助于VR技術,就可為學生營造出諸如辯論比賽、競賽、游戲等活動場景,有效激活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達到讓學生“身動、心動、神動”的目的。
五、運用課堂提問提升學生素養(yǎng)
語文課堂提問是教師以不同形式和不同方法向學生傳遞教授內容,引導學生學習的一種方式,也是課堂教學中最常用的一種師生互動形式。有效組織課堂提問,可極大地豐富課堂的精彩程度,能最大化地激活學生潛能,建立緊密的師生感情。運用多種形式的課堂提問,給學生恰當?shù)奶崾九c引導,可以讓教學效果達到最大化,也可以總結課堂的優(yōu)點和不足,適時做出優(yōu)化與改變策略。
六、總結
在“互聯(lián)網+”時代背景下,智能手機、iPad在初中生手中自由玩轉,網游、電游的炫幻充斥著他們的世界。學科教學要想真正走進他們的內心,發(fā)揮學習的能動性,就必須充分迎合其身心特點,在“游戲”活動中開展課堂教學。課堂教學過程重在發(fā)展學生的能力,不僅僅讓學生學到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方法,學生只有在習慣和方法的驅動下,才有可能獲得良好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王燕鴻.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2]顧婷婷.初中語文教學的人文性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