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學(xué)峰
有一種鄉(xiāng)愁,是對古代美食刻骨銘心的想念。這些美食,常常午夜夢回,在古代的酒香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今日。
常有人問,如果穿越到古代,你最愿意回到哪個朝代?我說,當(dāng)然是宋朝,因為宋朝美食豐盛,文人吃貨也很多。我最為欣賞的是蘇東坡。蘇東坡的一生,是與詩詞美食相約的一生??纯刺K東坡在文字里傳播下來的美食: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魚、東坡豆腐、東坡腿、東坡芽膾、東坡墨鯉、東坡餅、東坡酥、東坡豆花、玉糝羹……和超級吃貨蘇東坡有關(guān)的美食,有上百種。
在宋朝,還有一個美食家,他叫林洪,考中進士,善詩文書畫。林洪愛吃,每到一地,顧不得旅途風(fēng)塵,先去當(dāng)?shù)仞^子里嘗嘗鮮,吃了還要用文字記載,《山家清供》就是這樣一本專門寫吃的著作。書里有一道美食,叫菊花金飯。看看怎么個做法?菊花飄香的金秋時節(jié),采摘下黃菊的花頭,用甘草湯和鹽少許焯熟,撒在半熟的米飯上同煮,一碗顏色鮮艷香氣襲人的菊花金飯就做成了。
手持一冊《山家清供》,照著里面的文字描述便可做菜??纯茨纤螘r期的豆芽如何做,那時它叫鵝黃豆生:“以水浸黑豆,曝之及芽,以糠秕置盆中,鋪沙植豆,用板壓。及長,則復(fù)以桶,曉則曬之……越三日出之,洗,焯以油、鹽、苦酒、香料可為茹,卷以麻餅尤佳。色淺黃,名鵝黃豆生。”在這炎炎夏日,真想吃一盤鵝黃豆生清涼身心!
陸游,這個憂國憂民的悲憤詩人,居然也是一個典型的吃貨。在他的詩詞里,我們可以看到諸多美食的影子:橙汁調(diào)和的豬排骨、花椒調(diào)味的白鵝、質(zhì)地甘脆的筍尖、用莼花絲做的莼羹、以山中素菜制作的甜羹……陸游寫美食的詩詞,足足有上百首,其中有不少是對于飲食的獨到見解,完全可以出一本專著了。
明末清初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張岱,那個寫下《夜航船》的作者,也是一個吃貨。從《老饕集序》可以看到,張岱確實在飲食理論上功夫不淺,他對各地名產(chǎn)的了解,對煮蟹持螯的癡狂、奶酪制作過程的稔熟,都非一般段位的美食愛好者所能比擬的。張岱對各地特產(chǎn),可謂如數(shù)家珍,他曾經(jīng)說要是去山陰,就是現(xiàn)在的紹興,一定要吃破塘筍、謝橘、獨山菱、河蟹、三江屯蟶、白蛤、江魚、鰣魚……若到明朝旅行,必須叫上張岱同行。
還有一位不折不扣的文人美食家,就是清代名士袁枚,他有一本經(jīng)久不衰的《隨園食單》。《隨園食單》是袁枚40年來作為吃貨實踐的產(chǎn)物,以文言隨筆形式,細膩地描摹了乾隆年間江浙地區(qū)的飲食狀況與烹飪技術(shù),用大量篇幅詳細記述了中國14世紀至18世紀流行的326種南北菜肴飯點,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飲食名著。袁枚先生,這個大才子,他的人生九大愛好,吃飯排名第一,讀書排到最后。有時候,真想開一家私房菜館,菜譜就按照袁枚先生的《隨園食單》定制,不過擔(dān)心的是,現(xiàn)在還能夠找到書里那樣原配的天然食材嗎?
感謝這些古代文人用文字對當(dāng)年美食的記載,他們讓多少后人忍不住對古代美食有著濃烈的相思,在記憶的胃里反芻,綿延成千年的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