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娜,張 昱,趙 懿,石 捷,姜 弢
(1.太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科,山西太原030012; 2.山西大醫(yī)院中醫(yī)科,山西太原030032;3.山西中醫(yī)藥大學,山西晉中030619)
肝纖維化作為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最基本的病理改變,如未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將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形成。中醫(yī)將HBV分為肝郁血瘀證、濕熱證、肝膽濕熱證等幾種證型,其中以肝郁血瘀證較為常見[1]。目前臨床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治療原發(fā)病或去除致病因素、抗肝臟炎癥、抑制膠原纖維形成與促進膠原降解[2],治療藥物主要有安絡化纖丸、扶正化瘀膠囊、重組干擾素γ等。目前臨床研究證明,乙肝肝炎纖維化的發(fā)病率是59.36%[3]。因此,積極治療和預防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至關(guān)重要。本研究旨在于對比驗證二甲軟堅膠囊和安絡化纖丸對該病的治療效果,以期獲得更好的治療方法。
1.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太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科乙肝纖維化患者6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各30例。治療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齡(49.2±3.5)歲;病程(12.8±7.6)年。對照組 30 例,男 15例,女 15 例;年齡(48.6±3.9)歲;病程(13.1±7.2)年。治療前征得患者同意,家屬及患者本人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兩組患者治療前相關(guān)檢查指標(肝膽彩超、乙肝病毒DNA載量、肝功能等)及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基線值一致,均具有可比性。
1.1.2 診斷標準 病例均表現(xiàn)為不同程度的胃脘脹痛、食少納差、胸脅脹滿、肝區(qū)疼痛、面色晦暗、舌質(zhì)暗紅、舌下靜脈曲張、脈弦細等癥狀,腹部B超顯示腹腔積液、肝脾腫大。中醫(yī)診斷標準根據(jù)《中醫(yī)內(nèi)科學》[4]“積證”,即“腹中有固定包塊或脹或痛”,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2011年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5]。
1.1.3 納入標準 HbsAg陽性、HbeAg陽性或陰性;血清HBV-DNA定量≥100 copies/mL;肝臟Child Pugh評分≥7分;依從性良好。
1.1.4 排除標準 合并其他類型的病毒性肝炎感染或(和)HIV感染;合并其他系統(tǒng)的腫瘤患者;6個月內(nèi)使用過抗病毒類藥物。
兩組均給予規(guī)范的護肝及抗病毒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運用二甲軟堅膠囊,每次50 mg,每日2次,口服。對照組給予安絡化纖丸,每次3 g,每日2次,口服;均治療3個月。
綜合療效標準是結(jié)合本研究中臨床觀察而制定,顯效:患者的自覺癥狀如胃脹、肝區(qū)疼痛、面色晦暗、舌質(zhì)暗紅、舌下靜脈曲張、脈弦細等癥狀明顯緩解;肝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示門靜脈寬度及脾臟肋間厚度明顯下降;肝纖維化指標好轉(zhuǎn)較治療前下降大于50%。有效:患者的自覺癥狀有所緩解;肝功能部分恢復正常;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示門靜脈寬度及脾臟肋間厚度明顯下降;血清肝纖維化指標好轉(zhuǎn)較治療前下降低于50%。無效:患者癥狀未改善或加重;肝功能未見好轉(zhuǎn)或僅輕微好轉(zhuǎn);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示門靜脈寬度及脾臟肋間厚度無改善;血清纖維化指標較治療前無任何改善或升高。
應用SPSSl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兩組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肝功能、肝纖維化指標、腹部彩超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治療組顯效6例,有效19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3.3%;對照組顯效3例,有效14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56.6%;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治療前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治療組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改善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jié)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改善情況 (±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改善情況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2)P<0.05
組別 時間 LN HA C-IV PCⅢ對照組 治療前 192.6±69.5 202.7±54.6 152.7±55.9 37.8±5.9治療后 105.9±31.81) 134.2±46.71) 108.6±39.51) 17.4±3.71)治療組 治療前 190.3±67.8 203.9±54.2 156.8±55.9 38.6±6.1治療后 112.8±34.61)2) 173.3±64.91)2) 133.9±45.31)2) 29.8±4.81)2)
兩組患者治療后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門靜脈寬度及脾臟厚度的均有好轉(zhuǎn),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門靜脈寬度、脾臟厚度變化情況比較 (±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門靜脈寬度、脾臟厚度變化情況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1)P<0.05
組別 時間 門靜脈(mm) 脾臟厚度(mm)治療前 14.87±0.42 46.01±5.21對照組 治療后 13.15±0.411) 36.54±4.561)治療組 治療前 14.22±0.40 45.62±5.20治療后 12.45±0.391) 34.99±4.681)
肝纖維化是各種慢性肝病的常見病理過程,是膠原多糖、蛋白多糖等細胞外基質(zhì)(ECM)合成增多和降解減少在肝臟異常沉積的結(jié)果。肝纖維化標志物是檢測肝組織細胞外基質(zhì)的血清學標志物,主要反應肝纖維化程度;肝功能檢測直接或間接體現(xiàn)肝組織受損程度,對觀察肝纖維化轉(zhuǎn)變起重要作用[6]。“肝纖維化”屬中醫(yī)學中“肝積”的范疇,可由致病因素引起,是一種慢性損傷性疾病。肝纖維化發(fā)生往往是本虛標實、虛實夾雜之證[7],其中以肝郁血瘀證最常見,在治療過程中,需施以活血化瘀之法,兼顧各臟關(guān)系,做到祛邪扶正,標本兼治。安絡化纖丸其主要成分有白術(shù)、鱉甲、龜板、生地黃、水蛭、三七、地龍、僵蠶等,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涼血活血、健脾養(yǎng)肝、軟堅散結(jié),但有文獻表明安絡化纖丸僅對早、中期肝炎患者有治療效果[8-10]。二甲軟堅膠囊(太原市第三人民醫(yī)院自制)主要由醋鱉甲、炮山甲、水蛭、陳皮組成,該方具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jié)之功,其方中鱉甲為君,鱉甲味咸,性微寒,歸肝、腎二經(jīng),具有軟堅散結(jié)、滋陰潛陽、退熱除蒸之功效,為治脾腫大之主藥。甲珠為臣,甲珠為穿山甲的鱗片,味咸,性涼,主歸肝經(jīng),具有軟堅、通絡、散結(jié)的功效,是歷代醫(yī)家治療癥瘕積聚的常用藥。水蛭為佐,味咸苦平,具有化瘀通絡、破血逐瘀之功效。陳皮為使,味辛、苦,性溫,歸脾、肺二經(jīng),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利水通便之功效。
經(jīng)過二甲軟堅膠囊治療后,患者肝區(qū)胃飽脹痛、食少納差改善較對照組更為顯著,胸脅痞滿、肝區(qū)疼痛亦多有不同程度的減輕;同時,治療組血清Ⅲ型前膠原肽、Ⅳ型膠原、透明質(zhì)酸酶、層粘連蛋白的測定值均顯著降低;B超提示肝臟形態(tài)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門靜脈主干內(nèi)徑和脾臟厚度減小,略具優(yōu)勢。因此,二甲軟堅膠囊能顯著改善乙型肝炎肝纖維化肝郁血瘀證患者的癥狀、肝臟生化學指標、肝纖維化指標、縮小腫大的肝脾,療效確切,用藥安全,無明顯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