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昆
菏澤醫(yī)學??茖W校中醫(yī)教研室,山東菏澤 274000
產后抑郁癥是產褥期常見的產婦精神障礙性疾病,屬于應激障礙,可由多種因素促發(fā):①心理應激 分娩期間焦慮、緊張、疼痛等不良情緒以及社會角色的改變;②內分泌水平的變化 隨著胎盤的娩出,體內雌、孕激素急劇減少,催乳素呈高分泌狀態(tài);③丈夫關心度不夠,社會支持水平較低等。文獻研究[1]發(fā)現(xiàn),普通女性人群中產后抑郁的發(fā)病率高達10%~18%;大約19.2%的產后抑郁發(fā)生在產后3個月內[2]。產后12個月有4%~25%的父親發(fā)生產后抑郁[3]。Grigoriadis等[4]發(fā)現(xiàn),產后抑郁不僅使早產風險升高而且使母乳喂養(yǎng)率下降;此外,有跟蹤調查[5-6]發(fā)現(xiàn),抑郁母親和孩子之間存在一定的交流互動障礙。
目前臨床多采用西藥抗抑郁治療,但其價格較高并伴有不良反應,同時存在對母乳的負面影響,因而治療接受度低。本研究采用逍遙丸加通元針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產后抑郁癥,以期為產后抑郁癥的治療提供新思路?,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菏澤市中醫(yī)院及菏澤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就診的68例產后抑郁癥患者,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治療組,其中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3.85±3.61)歲;病程2個月~2年,平均病程(0.58±0.23)年。對照組,其中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4.28±2.42)歲;病程1個月~2年,平均病程(0.60±0.14)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7];17分≤漢密爾頓抑郁量表[8](HAMD)評分≤30分。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9]中相關標準。主癥為憂郁不暢,精神不振,胸悶脅脹,善太息;或不思飲食,失眠多夢,易怒善哭等。既往有郁怒、多慮、悲哀、憂愁等情志所傷史。
排除器質性精神障礙、酒藥依賴及有明顯自殺傾向者。
治療組采用逍遙丸加通元針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其中:①逍遙丸(廣東宏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44022889)口服,6~9 g/次,1~2次/d;②通元針法 患者取仰臥位,醫(yī)者選用0.25 mm×40 mm針灸針,常規(guī)穴位進針,行平補平瀉,以得氣為度,并留針30 min,1次/d;③心理干預 醫(yī)護人員對患者開展心理疏導,講解產科相關疾病,改變其不良認知;引導家庭成員互動,幫助消除對未知的恐懼,樹立生活信心。對照組僅采用逍遙丸配合通元針治療,具體方法同上。2組均連續(xù)治療5 d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6個療程。
參照文獻[9],應用HAMD評分,制定相關療效判斷標準:①治愈 HAMD總分<8分,臨床癥狀消失,情緒恢復正常,半年內無復發(fā);②顯效 HAMD總分治療前后對比減少50%以上,臨床癥狀減輕,情緒基本穩(wěn)定;③好轉 25%≤HAMD總分治療前后減少<50%,臨床癥狀減輕,情緒基本穩(wěn)定;④無效 HAMD總分治療前后減少<25%,臨床癥狀、情緒均無改善甚至加重。2組治療前后上午空腹抽5 ml靜脈血,血液抗凝離心后,取血清儲存,采用電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檢測雌二醇(E2)和孕酮(P)含量。采用HAMD評分對2組治療前后臨床癥狀進行評分。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治愈17例,顯效8例,好轉4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85.29%;治療組治愈19例,顯效10例,好轉5例,總有效率為100.00%。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34,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前,2組E2、P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E2均較治療前顯著升高,P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且治療組各指標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E2和P水平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前,2組HAM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HAMD評分均較治療前顯著降低(P<0.05);治療組HAMD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后評分差值顯著大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患者HAMD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中醫(yī)學古籍中并無產后抑郁癥的專論,有關本病的記載散見于歷代醫(yī)書。東漢醫(y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篇》中詳細記載了“婦人臟躁”和“梅核氣”的病證。宋代《婦人大全良方》有“產后癲狂”、“產后狂言譫語如有神靈”、“產后不語”、“產后乍見鬼神”等記述。中醫(yī)學認為,產后抑郁癥屬“郁證”、“臟躁”等范疇?,F(xiàn)代研究[5-6]發(fā)現(xiàn),嬰兒性別不理想、患病或死胎、家人對產婦照顧不周、家庭經濟困難等方面因素,容易導致產婦七情內傷,肝氣郁結。
逍遙丸中白芍、當歸養(yǎng)血補肝,柴胡疏肝解郁,灸甘草調和藥性[10-11];通元針法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疏通經絡,其中選用心俞作為主穴,配以肝俞、天樞、氣海、關元、歸來等穴,并結合病癥加減,對于抑郁性神經官能癥具有較好療效[12]。心理干預的目的在于通過增強自信心,使患者自我價值得以體現(xiàn),緩解心理障礙,消除不良情緒對母乳的影響[13]。
本研究對產后抑郁癥患者采用逍遙丸加通元針聯(lián)合心理干預進行治療,結果發(fā)現(xiàn),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E2、P和HAMD評分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治療組臨床療效令人滿意。但由于時間和樣本量的限制,本試驗可能并不具有很強的代表性,仍需進一步開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