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賢
【摘 要】對于初中物理教學來說,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將一些本身靜止的物理現象動態(tài)化、抽象的物理內容直觀化,在有效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對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提升均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鑒于此,本研究主要基于初中物理教學實際情況,提出幾點將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初中物理課堂的措施與建議,旨在為初中物理教學改革研究提供相應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初中物理;多媒體;現代化;措施
初中物理作為一門自然學科,教學目標在于深入探究客觀現象背后的規(guī)律、原因,大量的科學探究是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無疑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路[1]。物理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重視科學探究進程,開展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全面改革以書本知識為主、物理實驗為輔的教學方式,提倡把信息技術全面融入到物理教學中來。由此可以看出,在全面推進現代化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如何將信息化技術與初中物理教學進行有效的整合就成為廣大教師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多媒體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縱觀初中物理教學傳統(tǒng)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基本上都是以“實驗導入”、“語言導入”的方式來開展。所謂語言導入,主要是介紹某些專家在物理領域方面的成就,亦或是用物理知識解釋某些生活中的現象,以此來帶入課程;實驗導入,指的是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實驗演示,在講解實驗內容的過程中帶入課程。通過多媒體技術的引入,可以針對上述兩種導入模式實施有效的強化。例如,在進行“神奇的升力”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在進行“神奇的升力”教學時,教師可以提前制作課件,引入“鄂洛多克慘案”相關視頻內容,通過精心的設計,針對視頻內容進行高度凝煉,通過聲音、影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然后,教師再利用多媒體視頻展示相關的實驗內容,以此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讓學生更為積極、主動的參與進來,為后面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2]。
二、多媒體演示,突破物理教學難點
對于一些抽象性較高的物理學科知識,教師主要是通過板書、畫圖等方式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而無論是畫圖、還是板書,其不僅會導致教師耗費巨大的時間、精力,同時因為板書、畫圖的局限性,學生理解也存在一定的難度。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則能夠有效克服上述問題。比如,在討論液體蒸發(fā)存在致冷作用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充分結合自身已有的知識點理解液體汽化的進程中需要進行吸熱,然而,既然液體是在吸熱,那么為何又會存在致冷現象呢?為解開學生的疑問,此時,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甲從游泳池中走出,身上水淋淋的,上岸后整個身體直打哆嗦。而乙始終站在岸邊,他們有著完全不同的感覺。水不斷從甲身上蒸發(fā),而乙則沒有發(fā)生水的蒸發(fā)現象,甲此時感覺到冷是因為水需要吸熱,而人這個時候則是放熱的過程,人體表面皮膚溫度降低,自然就會感覺到冷了。通過這一課件的演示,學生則能真正領會到“致冷作用”的含義:實質是液體蒸發(fā)時從周圍物體吸熱,即周圍物體放熱的過程,這一現象導致了周圍物體溫度降低[3]。此時,再結合鞏固性練習“兩只溫度計,有一只玻璃泡用蘸有酒精的棉花包住,另一只則沒有,過一會則發(fā)現兩只溫度計的示數是不同的”。通過上述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學生在觀看整個演示過程以后,自然能夠有效理解當中蘊藏的物理知識。
三、多媒體模擬,優(yōu)化物理實驗形式
對于一些物理實驗而言,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約,教學中往往難以進行有效的展示,導致物理實驗難以滿足相應的要求。這就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整個實驗的進程,針對當中的細節(jié)進行有效的放大、細化,以此來優(yōu)化物理實驗形式,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實驗內容,鞏固物理知識。例如,開展“科學探究:聲音的產生與傳播”實驗時,傳統(tǒng)實驗教學難以有效展示具體的細節(jié),學生的理解存在較大的局限性。而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模擬,教師可以在教學導入階段播放音頻文件,具體為生活中常見的各種聲音,以此來調動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去探究上述物體具有的特征,并通過多媒體視頻分別展示各個物體發(fā)生的過程,讓學生去進行全面的觀察。通過多媒體視頻針對實驗的細節(jié)進行放大,學生通過聯系生活實際,往往能夠較好的理解聲音產生的原理?;谏鲜龌A,教師再帶領學生開展課堂實驗,相應的實驗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四、多媒體巧用,鞏固課堂教學知識
對于廣大初中物理教師而言,能否針對初中物理知識點、規(guī)律探究以及實驗原理等實施有效的聯系就成為教學的關鍵所在。這就需要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堂教學的知識內容實施歸納處理,針對各種知識點進行有效的梳理,將其制作成微課視頻,然后將微課視頻發(fā)送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需要去進行選擇性的學習,以此來打破時間、空間方面的制約,幫助學生更好的鞏固課堂教學知識。例如,在教學完“科學探究:凸透鏡成像”之后,由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許多學生通過教學往往難以掌握重要的知識內容。在課后,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與實驗進行全面的梳理,制作“凸透鏡成像”的微課視頻,然后將課件發(fā)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去進行觀摩、復習,同時能夠針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有效的聯系,真正幫助學生更好的鞏固課堂知識[4]。
總的來說,在全面推進現代化教育的大環(huán)境下,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是一項系統(tǒng)、復雜、漫長的工程,要想在短時間內獲得理想的應用效果顯然是不現實的。這就需要廣大初中物理教師高度重視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深入參考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將多媒體技術融入到物理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充分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重難點,全面提升初中物理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寧洪強.執(zhí)科技利器,行現代教學之路——談當下初中物理教學的幾點意見[J].華夏教師,2018(05):51.
[2]劉慧君.感受物理魅力 預約精彩課堂——淺談多媒體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7):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