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春芹
摘要:小學英語課堂中的有效評價可以使學生認識自我、樹立自信、發(fā)展思維,有助于反思及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過程。隨著基礎(chǔ)英語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在評價理論、評價方式、評價手段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改進。然而,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有礙進一步深化課改的問題,其中一些評價誤區(qū)值得我們反思。本文專門針對小學英語課堂評價存在的問題而提出對策進行探討。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評價;公平
Abstract: effective evaluation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can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mselves, build self-confidence, develop thinking, and help to reflect and adjust their learning process. With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the basic English curriculum reform, the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in the evaluation theory, the evaluation method, the evaluation method and so on. However, we also see some problems that hinder further deepening of curriculum reform, some of which should be reconsidered.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primary school English classroom,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evaluation; fairness
教學評價是根據(jù)教育目標的要求,按一定的規(guī)則對教學效果作出描述和確定,是在事實基礎(chǔ)上的一種價值判斷活動。教學評價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主要目的是檢查和促進教學工作。由于種種原因,現(xiàn)行的教學評價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對這些問題進行反思,有助于促進教學評價工作更好地開展。
1.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
1.1評價語言單一、機械化
不知從時候起,小學英語課堂掀起學生齊聲表揚之風。例1:小學三年級的一節(jié)詞匯課上,一位男生看著教師單詞圖片說:“ruler!”,聲音響亮,發(fā)音。教師馬上向他豎起兩個大拇指,并向全班學生說:“Good,good,very good!”課堂上馬上響起了整齊又響亮的拍掌聲。這樣的評價課堂上了十幾次。
1.2缺乏綜合能力的形成性評價
在評價的方式和標準上,教育教學評價的主要方式和標準還是考試和分數(shù),且絕大多數(shù)重視的是終結(jié)性評價,缺乏對教學過程和學生綜合能力、素質(zhì)發(fā)展過程的形成性評價,評價的權(quán)力還是由教師牢牢控制,很少有學生自我評價的形式和過程。
1.3泛濫的表揚和獎勵
課程標準注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自信,強調(diào)教師要欣賞學生,鼓勵學生,但并不意味著教師要盲目地對學生表揚和獎勵。例2:學生每說一句話,回答問題,授課教師就表揚、加分和鼓勵,學生每聽單詞,教師就對其說:“very good”,做對動作就:“excellent”,學生每說一段話教師就獎勵其一張貼紙或一顆糖。
2.小學英語教學評價完善策略
2.1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評價體系
評價不僅要關(guān)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fā)展。學業(yè)成績、考試分數(shù)是學生評價的一個指標,而不是全部指標。學生的道德品行、學習態(tài)度、方法、策略、能力、品質(zhì)、心理、身體素質(zhì)都是重要的評價指標。不能單純以分數(shù)成績論高低、評優(yōu)劣,而要通過各方面指標的綜合性評價進行客觀公平的評價,這符合人才教育成長規(guī)律,符合社會發(fā)展的需求規(guī)律。
2.2教學評價做到公平公正
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有的學生天生存在某些缺陷,有的學生天生調(diào)皮好動。但是孩子是無辜的,只要有耐心和愛心是可以改變的。教師更應對這些學生多一份愛心,多一份關(guān)懷,多一份寬容,而不是有意識地把他們劃分為“異類”,或者輕視對待,或是一味指責,或是放任自流。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都會帶來一糸列不良后果,要么使學生喪失自信心,要么使學生產(chǎn)生逆反心理,從而導致學生畸形發(fā)展,甚至帶來一糸列社會問題。因此,愛護、幫助、引導、教育存在不同問題的學生是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英語課堂評價中不能犯的致命的錯誤。
2.3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
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強調(diào)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種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過去多是以學生考試成績作為評價教師能力與水平的唯一標準。新課改強調(diào)教師要以自評為主,目的是為了促進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自身業(yè)務(wù)素質(zhì)的發(fā)展。自我反思、自我評價的內(nèi)容主要是教學的周期過程和教師的自身素質(zhì)。建立以教師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目的是在于幫助教師多渠道獲取反饋信息,更準確、更全面的認識自我、評價自我、調(diào)控自我、完善自我,從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與業(yè)務(wù)素質(zhì)水平。
近年來,素質(zhì)教育和新課改提出了一些新的評價理念,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必須重新認識評價的本質(zhì)和意義。從根本上說,評價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評價的目的和意義主要在于促進教學、發(fā)展學生。因此,必須改變評價的形式化問題,不能為評價而評價。
參考文獻:
[1]苑莉[1].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3,(21):53-54.
[2]嚴海燕[1].探析小學英語教學評價相關(guān)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3,(30):1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