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平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逐漸受到社會普遍認同,并且融入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诖?,本文就“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構建進行研究,首先就“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存在的各項問題進行分析,然后結合當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現狀,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從而提高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以人為本”;小學教育;管理模式
引言: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對學生素質發(fā)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的時代背景下,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不斷涌現出來,使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作為其中的代表,更是充分體現出新時代教育事業(yè)的進步。從當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來看,雖然部分學校能夠充分意識到“以人為本”理念的重要性,但是實際管理仍然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以人文本”理念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就當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來看,很多學校受到傳統(tǒng)思想的制約,仍然沿用比較落后的教育教學手段,對所有學生的教學管理工作都一概而論,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存在的獨特差異,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受到制約。例如很多教師認為自身的職責就是傳授學生知識、為學生解決課業(yè)上的疑惑,因此對學生的心理缺乏必要的關注,沒有從學生的年齡角度和思想角度考慮情感需求,因此對學生的很多不符合標準要求的創(chuàng)新思想和行為都會給予嚴厲的批評和制止,從而影響學生的發(fā)展。
(二)不利于學生綜合性發(fā)展
現階段很多小學仍然受到應試教育這一落后觀念的影響,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緊緊圍繞學生的成績展開,因此對教師的要求和評價著重以教學質量為主,造成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受到嚴重的制約。例如一些小學過分注重語文、數學、英語等主要科目的學習,沒有對體育、音樂、美術等素質教學給予充分的重視,導致學生德、智、體、美、勞發(fā)展不均衡。另外,很多教師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和特長,使學生的發(fā)展受到制約。
(三)不利于教學管理水平提升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各級學校的招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因此很多學校的教學資源出現短缺現象,尤其是教師專業(yè)素質的下降。例如一些小學由于缺乏師資力量,所以教師的課業(yè)比較繁重,很難對學生的管理工作投入精力,存在對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大而化之”的現象,導致管理質量難以提升。另外,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沒有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教學效果難以提升[1]。
二、“以人為本”理念下構建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建議
(一)轉變傳統(tǒng)教育教學管理意識
為了提升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水平,學校必須切實轉變傳統(tǒng)教育教學管理意識,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學校應該拋棄應試教育這一傳統(tǒng)思想,切實將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素質教育作為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注重學生在各個成長階段的情感需求,幫助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獲得協(xié)調發(fā)展。其次,學校應該對小學教育教學工作有正確的認識。無論是哪一階段的教育教學,其核心目的都是提升學生全面素質,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代化接班人,因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能模糊這一原則,為此學校應該根據這一原則對管理體制進行相應的改革,例如鼓勵各地區(qū)小學根據自身辦學情況制定校本化的管理制度,對人才培養(yǎng)規(guī)格、教師待遇、教育結構進行相應調整,從而構建靈活生動的教學生態(tài)體系。
(二)加強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工作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知識經濟時代隨之到來,因此教育教學培養(yǎng)必須將“授之于魚”轉變?yōu)椤笆谥詽O”,使學生掌握獲取知識、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實踐能力,從而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求。為此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必須尊重學生的發(fā)展差異,對學生開展個性化的培養(yǎng)工作,使學生的特長和潛力得到充分的挖掘。例如某小學專門舉辦陽光社團活動,由教師組織學生自由加入各類趣味社團,并且在每個社團中都選出管理人員,由學生自主提議社團活動,在接受教師的審批后即可開展活動。在陽光社團活動的帶動下,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被極大豐富,很多學生的興趣愛好也得到激發(fā)。
(三)營造人性化的校園管理氛圍
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下,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必須具備一個和諧穩(wěn)定的文化環(huán)境,為此學校應該營造人性化的校園管理氛圍。由于小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盒世界觀都處于形成階段,因此校園冷冰冰的規(guī)章制度就像是一條條枷鎖,難以讓學生理解和信服,如果能夠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機制,就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和配合校園管理工作。例如某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開展著重以思想傳播的方式進行,當學生觸犯紀律時,學校會對實際情況進行調查和了解,然后靈活應用規(guī)章制度進行相應處罰。另外,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天馬行空的觀點,鼓勵學生多思多想多說,從而使校園氛圍更加和諧[2]。
(四)打造以人為本的教師管理隊伍
教師是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主體,因此“以人文本”管理理念的貫徹執(zhí)行需要以人性化的教師管理隊伍作為基礎。首先,學校對教師教育教學工作的量化考核應該體現出激勵性。在對各項工作量化評價的前提下,學校應該注重排解教師的心理壓力,通過思想交流、民主評議、情感溝通等途徑,使教師感受到校領導的關心和愛護,從而將壓力轉變?yōu)榻逃虒W的動力;其次,學校應該鼓勵教師直接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例如對教師的主體意識進行激發(fā),使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具有主人翁意識,從而自覺提升自身能力。
三、結論
綜上所述,針對“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構建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當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存在的問題,然后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措施。研究可得,轉變傳統(tǒng)教育教學管理意識、加強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工作、營造人性化的校園管理氛圍、打造以人為本的教師管理隊伍能夠有效提高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水平。希望本文可以為研究這一課題的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吳建瑛.“以人為本”理念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構建[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21-22.
[2]孫娜.以人為本理念下高等教育教學管理模式的構建[J].中國建材科技,2016,25(01):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