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民國時期傳記圖書出版活動的社會

      2018-10-12 08:38:32史分析劉蒙之謝妍妍劉戰(zhàn)偉
      出版科學 2018年5期
      關鍵詞:民國時期

      史分析 劉蒙之 謝妍妍 劉戰(zhàn)偉

      [摘 要] 傳記圖書出版活動與特定的社會歷史結構相關,反映了具體歷史時期特定社會結構中讀者的信息與心理需求。本文基于民國時期我國出版的傳記類圖書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以傳主信息為研究對象,勾勒出民國時期我國傳記圖書出版的統(tǒng)計學分布特征,并在此基礎上從當時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等視角解析傳記圖書出版活動的深層動因,最終透析人物傳記圖書出版及閱讀活動與特定社會歷史情境的復雜互動關系。

      [關鍵詞] 民國時期 歷史情境 傳記出版

      [中圖分類號] G23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8) 05-0114-07

      [Abstract] The biographic publication activities is related to the specific social and historical market structure and reflects the information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of readers in the specific social structure and historical period. Based on the relevant data of biographic books published from 1911 to 1949,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iographic books published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n analyzes the deep reasons of biographic book publishing from th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Key words] Republic of China Historical context Biographic publication

      1 引 言

      圖書出版活動從來都不是孤立的閉環(huán),而是與社會各個系統(tǒng)有著復雜的相互作用聯(lián)系。傳記圖書是以傳播人物生平和思想為主要內(nèi)容的一種圖書類型,能夠立傳的通常都是歷史上在某領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人物。作為圖書類型的一個亞類,傳記圖書出版是歷史精神的蓄水池;傳記圖書閱讀是時代價值的風向標。美國傳記作家詹姆斯·斯特勞斯說:“現(xiàn)代傳記在歷史學與心理學、公共經(jīng)驗與私人生活之間的交集中找到了自己的最好位置?!盵1]這表明,傳記圖書出版與閱讀一方面連鎖著社會歷史的“公共經(jīng)驗”,另一方面又是事關“私人生活”的個體需要,無數(shù)讀者汲取、吸收、利用傳記的思想精華形成了傳記圖書出版活動與大歷史的共振。關于傳記文學出版,除了就書論書的內(nèi)視角外,從社會的外視角進行觀察是近年來國內(nèi)圖書史研究的新路。西方學者達恩頓認識到圖書出版活動的歷史網(wǎng)絡性。他認為圖書出版活動是“聯(lián)系著極其廣泛的人類活動,它們是匠人的產(chǎn)品 、經(jīng)濟交換之物、觀念之舟以及政治和宗教沖突的要素”[2]。綜其復雜交匯之深層結構,傳記圖書在述說個體經(jīng)驗的同時,更是時代總精神的反映。本文試將民國時期的傳記圖書出版活動放置在當時具體的社會歷史情境的宏闊框架之內(nèi)進行觀照,以揭示其社會背景與傳記出版的復雜勾連過程。

      2 民國時期傳記圖書出版情況的統(tǒng)計與分析

      民國時期是我國現(xiàn)代傳記文學的勃發(fā)期,也是我國現(xiàn)代傳記圖書出版的第一個高峰期。根據(jù)《民國時期總數(shù)目·歷史、傳記、考古、地理卷》所收錄,經(jīng)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在民國時期出版的4077種各種傳記圖書中,有本國人物傳記1954本,其中合傳386本,分傳1568本。有外國人物傳記3123本,其中合傳154本,分傳1969本。總體來說,民國出版的傳記圖書共有合傳540本,分傳3555本,主要以分傳為主流。本研究以傳主(biographee)信息為核心,進行多維度的統(tǒng)計。從年代維度,可以分為20世紀第一個10年、20年代、30年代、40年代等四個不同時期(個別圖書出版年代無法甄別);從傳主身份維度可以分為哲學、政治、文學、軍事、經(jīng)濟、科技、地理、醫(yī)學、農(nóng)業(yè)等行業(yè)領域;從傳主生活的時代可以分為遠古、古代至元朝、明清和民國等時期;從傳主國籍維度可以分為美國、英國、蘇聯(lián)、德國、法國與日本等國籍;從本國傳主生活地域維度可以劃分為東北、西北、華東、中南、西南等不同地區(qū);從本國傳主生活省份維度可以劃分為上海、江蘇、安徽等不同市省份;另外,從傳記種數(shù)、傳記版次等維度分析民國傳記圖書也都有有價值的發(fā)現(xiàn)。

      2.1 時間分布:20世紀30、40年代是民國傳記圖書出版的頂峰

      傳記雖然寫的是宏大歷史進程中的傳主個人,但傳記出版數(shù)量和分屬領域總體上是時代因素和社會進程的反映。民國時期的傳記圖書出版高峰主要集中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也就是從抗戰(zhàn)時期、解放戰(zhàn)爭時期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的二十年。大致說來,20世紀前二十年出版的傳記數(shù)量相對較少,緊跟其后的二十年傳記圖書出版數(shù)量暴增。這種變化首先得益于傳記文學創(chuàng)作理念的革新。傳記圖書出版的繁榮與個人傳記寫作的興起,與“五四”運動的思想解放運動息息相關。朱文華認為“有無進步思潮的產(chǎn)生與弘揚,更是對傳記作品的質(zhì)量有密切聯(lián)系的”[3],該觀點重在強調(diào)傳記出版繁榮的思想解放因素。清末民初,隨著西方思想文化思潮的不斷涌入,尤其在“五四”運動以后,“人的解放”、個性意識的覺醒已經(jīng)深入人心,做個性解放與獨立價值的人成為普遍追求[4]。這一思潮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瓦解了只為帝王將相和圣人立傳的修傳傳統(tǒng),推動了民國傳記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繁榮。在“五四”運動提倡的風氣下,民國甚至出現(xiàn)了自傳創(chuàng)作的小高潮,如《達夫自傳》《沫若自傳》《從文自傳》等,引起了讀者的追棒。

      第二個因素是歷史發(fā)展的結果。20世紀三四十年代,傳記圖書的出版的高潮與時代背景密不可分。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抗日戰(zhàn)爭到解放戰(zhàn)爭,中國歷史波瀾壯闊,杰出人物層出不窮。這一時期,各類傳記圖書陸續(xù)出版,不同于“五四”時期的個人思想解放底色,傳記內(nèi)容更加注重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存亡,力圖通過英雄傳記激發(fā)民族國家意識,引導人民投入抗戰(zhàn),實現(xiàn)民族解放與獨立,國家民主和富強。阿英曾說:“傳記文學的發(fā)展,在當時幾乎成為絕大多數(shù)革命刊物不可缺少的部門。采用這種文學形式來宣傳革命,也正適應了民族革命和愛國主義宣傳工作的需要。”[5]無論古今中外,傳記閱讀都具有集體無意識層面的英雄崇拜基因。大量的國外內(nèi)政治人物、軍事人物、革命人物的傳記在這個二十年井噴式地得到出版。歷史活動空前密集,社會動蕩,變革劇烈,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民族國家危亡時期涌現(xiàn)出諸多英雄人物,古今中外的政治家、軍事家、革命家、社會改革家、社會思想家等傳記大量出版,反映了當時中國人求才若渴的心態(tài)。

      2.2 傳主身份:以政治、軍事與文學領域人物居多

      圖2統(tǒng)計顯示,民國時期傳記圖書出版數(shù)量位列前三的領域分別是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緊跟其后的分別為藝術、哲學、教育、科技、經(jīng)濟等領域的人物。在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政治文明處于核心位置,它決定著特定社會發(fā)展的性質(zhì)與走向。特別在劇烈的社會變革時期,政治家的影響與作用更為突出。民國時期的傳記圖書種類,政治家的傳記出版數(shù)量位列第一。政治家分為古今兩類,遠有古代政治家的傳記,如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蘇秦》《成吉思汗傳》,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李世民》,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秦始皇》,正中書局出版的《漢武帝》等?,F(xiàn)代政治家傳記有如《鄒容》《秋瑾》《徐錫麟》《孫逸仙》等。這一時期,圍繞政壇人物的政治家傳記受到熱捧。諸如上海文匯圖書局出版的《袁世凱》,俄洋印刷公司出版的《曹錕、張作霖軼事(二卷)》,中華書局出版的《段祺瑞》,華報館出版的《政海軼聞》,大新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協(xié)商會代表群像》滿足了讀者了解政局的需求。

      民國時期內(nèi)憂外患,其背后的決定因素是各派軍事力量的攻伐。從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開始,到甲午戰(zhàn)爭和八國聯(lián)軍侵華等一系列戰(zhàn)爭,腐朽的清王朝一次次敗退,西方列強通過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在這場“數(shù)千年之未有大變局”面前,最早覺醒的有識之士開始了“救亡圖存”的探索。身受西方列強侵略的中國人認識到西方列強軍事上的強大,開始學習西方軍事的步伐。這一時期軍事人物傳記大量出版。重慶拔提書店出版的《歐戰(zhàn)名將錄》,陜西建國編譯社出版的《國際名將錄》,霖社出版的《現(xiàn)代歐美名將錄》,歐亞書局出版的《中美名將錄》等是關于西方軍事家的圖書。上海青城書店出版的《歷代民族英雄》,重慶三友書店出版的《民族英雄百人傳(上下卷)》收錄了古代軍事家的小傳。中國文化服務社出版的《革命先烈傳》,廣州宇宙風社出版的《風云人物小志》,上海新生出版公司出版的《抗戰(zhàn)英雄點將錄》,上海兒童書局出版的《革命偉人故事》,正中書局出版的《十二忠烈傳》是其代表。

      要實現(xiàn)“救亡圖存”的目標,只是引進西方的科學技術是遠遠不夠的,“甲午戰(zhàn)爭”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中國要富強還必須從思想和文化上著手革新。在謀求富強的歷程中,傳記圖書出版作為“觀念之舟”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歷史作用。這一時期,文學藝術人物傳記出版層出不窮。文學家的傳記圖書受到追捧,孔子的傳記出版了15種,魯迅的傳記圖書多達26種,王安石的傳記出版了10種,丁玲的傳記也出版了10種,陶淵明的相關傳記有9種。西方社會改革家和思想家受到重視,中華書局出版的《社會科學家和社會運動家》收錄有16世紀到20世紀初期重要的法學家、政治家、經(jīng)濟學家、社會學家,社會主義者和民族運動領袖的小傳。民族勝利出版社出版了《思想人物》,重慶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世界著名社會學家之生平及其學說》,反映國人學習西方先進社會思想的努力。這一時期,巴枯寧、列寧、托洛茨基、克魯泡特金、馬克思、倍倍爾、斯大林、李卜克內(nèi)西、傅里葉、圣西門、蒲魯東等人的思想借助傳記圖書得到了傳播。作為休閑的讀物,明星傳記圖書也開始興起。藝聲出版社出版的《胡蝶女士歐游紀念冊》,陳立發(fā)行出版的《胡蝶自傳》,商美社出版的《阮玲玉女士遺影集》,影藝出版社主編的《誰殺了阮玲玉》,千秋出版社出版的《袁美云本事》和《白光日記》,京津印書局出版的《尚小云專集》,吟梅社出版的《梅蘭芳》等成為暢銷的圖書。

      1927年到1937年的十年間,中國工業(yè)增長率達到8%以上,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呈現(xiàn)蓬勃向上的景象,電力工業(yè)、煤炭工業(yè)和鋼鐵工業(yè)等獲得了極大的發(fā)展,這和當時處于經(jīng)濟大蕭條階段的西方國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時期中國經(jīng)濟創(chuàng)造的奇跡加上一直存在的“實業(yè)救國”思潮,讓民眾對經(jīng)濟與科技人物的崇拜達到歷史高峰。1936年,上海青城書店出版《實業(yè)大王的故事》,同年,中華書局出版了《世界實業(yè)家列傳(上下冊)》。中華書局就曾在1921年、1927年、1928年和1931年四年間先后出版六版《世界實業(yè)大王》,分別收錄有《金剛鉆石王賽希爾羅特》《石堿王威廉姆勒伐》《銅王威良姆庫洛克》等傳記。

      2.3 本國人物傳記:“先時”人物少,“應時”人物傳記更受青睞

      梁啟超在《南??迪壬鷤鳌芬晃闹兄赋觯磺袣v史人物都可以區(qū)分為“先時”和“應時”兩類?!跋葧r人物者,社會之原動力,而應時人物所從出也。質(zhì)而言之,則應時人物者,時事做造之英雄;先時人物者,造時事之英雄也?!盵6]在梁啟超看來,“先時”人物對社會歷史的貢獻更大,是社會歷史精神的載體與傳承。梁啟超認為,“為社會計,則與其得十百應時人物,無寧得一二先時人物”[7]。 “先時”人物是寶貴的思想資源,是思想的引子,是啟蒙后學的人物。然而,“應時”人物是時代的產(chǎn)物,因其對當下的社會發(fā)展具有直接而巨大的作用更受讀者關注。

      本國傳主所屬時代分布從遠古開始,經(jīng)歷周朝、秦朝、漢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和民國。從圖3可以看出,民國時期出版的傳記圖書中,“應時”人物傳記數(shù)量最多,占到傳主總體68%的數(shù)量,其他皆為關于古代先賢的“先時”人物傳記。這其中,明清時期的人物傳記占到18%,然后依次排序是周朝、秦朝、漢朝、唐朝、宋朝、元朝以及遠古??梢钥闯?,傳記圖書中,出自民國的傳主最多,然后是明清。宋朝、元朝為兩朝,如果與周朝、秦朝、漢朝、唐朝四朝平均起來算,出自各朝的傳主數(shù)量大致相當。

      在社會動蕩的年代容易出現(xiàn)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改革家。周公旦、商鞅、藺相如、張良、蘇武、諸葛亮、祖逖、寇準、文天祥,史可法、林則徐、曾國藩等名臣的傳記成為大多數(shù)合傳圖書的雷同內(nèi)容。這些傳主身上承載的精神內(nèi)涵與民國的歷史語境相符相需。上海中華書局出版的呂思勉的《關岳合傳》,勝利出版社出版的《孫武子》,其他的暢銷傳記如《中國革命家陳涉?zhèn)鳌贰吨袊磐獯笥⑿坂嵆晒鳌贰吨袊髠b張子房傳》《為種流血文天祥傳》《木蘭傳》等暗合了時代的精神需求,成為中華民族澎湃洶涌的精神原動力。民國時期的傳記圖書不獨涉及正面人物,也出版一些反面人物傳記。1932年,香山教育圖書館編印有《國賊殷鑒》卷首由熊希齡作序,從二十一部史料中輯錄了春秋到前清年間國賊200余人叛變后的悲慘下場,并轉載了天津《大公報》1931年11月22日《沈陽直是鬼蜮世界》一文,具有直接的鏡鑒意圖。

      民國時期,政權更迭,社會動蕩,卻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世界級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以及科學技術人才。這個人才輩出的時代為“應時”傳記圖書的出版提供了豐富的人物資源?!皯獣r”人物與普通讀者共處一個時空,他們所做所想對現(xiàn)實世界更具影響力。從遠古到明代,涉及的傳記傳主身份比較穩(wěn)定單一,主要集中在文學藝術領域,而政治、軍事人物傳記在清末到民國時期呈現(xiàn)井噴發(fā)展態(tài)勢。民國人物傳記傳主以當下人物為主。同樣身份的傳主,不同時代讀者對其記憶和尊崇程度不同。同一個傳記傳主,在不同時代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禮遇,這是由讀者的當下性需求決定的。

      2.4 所屬國籍:美國、蘇聯(lián)、德國、英國傳主名列前四

      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所進行的“洋務運動”學習外洋科學,使用機器,開礦辦廠,旨在實現(xiàn)“救亡圖存”。1894年“甲午戰(zhàn)爭”后,西方列強蜂擁而至在中國搶占租借地,瓜分勢力范圍。國內(nèi)民族危機的加深,大大刺激了中國的有識之士,他們極欲向西方尋覓救國之道。清朝末年,侵華的英國、法國、德國、美國、俄國、奧地利、意大利和日本當時是世界八大列強,遭受列強侵略的中國人渴望強大和富裕,希望向西方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人物傳記圖書開始大量得到介紹。

      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民國出版的外國人物傳記中傳主國籍主要集中在美國、蘇聯(lián)、德國、英國、法國和日本等20世紀上半葉在國際上擁有強大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實力的國家。位列前四位的分別是美國、蘇聯(lián)、德國和英國國籍的傳主,這四個國家的傳主占了整個外國人物傳記圖書的71%。梁啟超言:“文明弱之國人物少,文明盛之國人物多。其人未出現(xiàn)以前,與既出現(xiàn)以后,而社會之面目為之一變。”[8]梁啟超親自寫作了大量外國人物傳記,郭沫若曾在自傳里寫道:“那時候的梁任公已經(jīng)成了?;庶h了。我們心里很鄙屑他,但卻喜歡他的著書。他著的《意大利建國三杰傳》……以輕靈的筆調(diào)描寫那亡命的志士,建國的英雄,真是令人心醉。我在崇拜拿破侖、俾士麥之余便是崇拜的加富爾、加里波蒂、瑪志尼了”[9]。抗戰(zhàn)期間,關于日本人物的傳記圖書出版數(shù)量猛增,這反映了現(xiàn)實的需要。實藤惠秀認為,對于當時戰(zhàn)爭中的中國來說,認識和了解侵略國家的欲望非常強烈[10]。

      綜上可以看出,外國傳主所在的國籍主要是當時世界上的發(fā)達和強大的國家,傳主的國籍分布與國家的經(jīng)濟實力和影響力呈正相關的關系。對西方強國領袖人物傳記的出版熱潮反映了國人急切、虛心向西方國家學習的社會心理。通過傳主國籍的統(tǒng)計特征,我們可以窺見這些國家對中國政治、社會、經(jīng)濟和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反映了特定時代背景下西方國家和中國之間的思想知識交流趨勢,這也是“西學東漸”的另一個脈絡。

      2.5 所屬地域:經(jīng)濟、文化發(fā)達地區(qū)人物傳記出版多

      民國時期,本國傳主的傳記圖書分布也呈現(xiàn)出明顯的地域性差異。民國時期的人物傳記傳主分布,從高到低依次為華東、中南、東北、西南、西北和華北地區(qū)。出版?zhèn)饔涀疃嗟氖钦急?8%的華東地區(qū)。其次是中南地區(qū),占比36%。東北地區(qū)位列第三,占比10%。出版?zhèn)饔洈?shù)量最少的西南、西北和華北,分別為3%、2%和1%。這個統(tǒng)計結果顯示,傳主數(shù)量與地域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水平呈正相關的關系。周秦漢唐時期,中國各領域的人才主要集中在北方黃河流域,包括今天的山東、山西、河南、河北、陜西等地。而從宋朝直到清季,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成為新的政治或經(jīng)濟中心,東南地區(qū)成了中國的人才高地。特別是近代以來,中國南方地區(qū)人杰地靈,形成了人才輩出的態(tài)勢,在政治、軍事、科技、人文、藝術、教育、體育等領域星漢燦爛,群星閃耀。從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北伐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到解放戰(zhàn)爭,各領域最杰出的人才基本出于東南方。人物傳記的傳主籍貫分布進一步印證了這一歷史事實。

      又以華東地區(qū)為例,統(tǒng)計表明,傳主的省份分布從高到低主要為江蘇32%、浙江30%、上海15%、安徽11%、江西8%和福建4%,主要集中在滬寧杭等經(jīng)濟、社會和文化發(fā)達地區(qū)。從唐朝的“安史之亂”到宋朝的“靖康之亂”,北方各地一直處于戰(zhàn)亂之中,大部分北方精英人才開始南遷,進一步開發(fā)江浙地區(qū),伴隨著優(yōu)秀的人才和先進的技術,以及南方地區(qū)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江浙一帶地區(qū)顯示出自己的優(yōu)勢。經(jīng)濟發(fā)展快速,百姓生活富裕,就有能力發(fā)展投資教育,這一時期江浙一帶的私塾不管在數(shù)量上還是質(zhì)量上,都遠遠領先北方各地,這一習文重儒的文化氛圍一直傳承到當下。

      2.6 圖書出版種類:政治人物傳記獨領風騷

      民國時期,出版?zhèn)饔涀疃嗟那叭麄髦鞣謩e是孫中山、蔣介石和毛澤東,可以說政治領袖人物主導了民國傳記的出版舞臺。民國的出版機構圍繞中華民國開國之父孫中山、國民黨領袖蔣介石和共產(chǎn)黨領袖毛澤東出版了一系列人物傳記圖書。孫中山的傳記數(shù)量最大,有《孫中山先生之生活》《孫中山生平及其主義大綱》《中山先生革命全史》《孫中山先生小傳》《我們的領袖孫中山先生》《中山故事》《總理傳略》《我們的國父》等共170種。偉大政治人物的傳記是一路出版,風行數(shù)十年。蔣介石的傳記圖書種類排在其次,有漢口建國出版社出版的《五十年來蔣先生與中國》,三民公司出版的《蔣介石傳記》,大我出版社出版的《我們的領袖》等87種。毛澤東的傳記種類位居第三,有光明書局出版的《毛澤東自傳》,新華書店出版的《毛澤東同志略傳》,勝利出版公司出版的《毛澤東先生評傳》等38種。

      從清朝末期到中華民國,中國一直遭受西方列強的侵略,以岳飛、諸葛亮、班超、王安石為代表的政治人物傳記的大量出版與受閱讀追捧,反映了民國時期讀者尋求杰出政治改革人物和保家衛(wèi)國的軍事將才的心聲。此外,毛澤東、列寧、馬克思、斯大林等人物傳記圖書的暢銷背后說明社會主義思潮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中國共產(chǎn)黨學習馬克思主義,向列寧和斯大林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蘇聯(lián)取經(jīng)學習,并且得到很多幫助。值得一提的是,在上表的諸多暢銷圖書傳主當中只有丁玲、賽金花和阮玲玉三位女性,說明民國時期女性社會地位相對較低。

      圖7 民國時期傳記單本數(shù)量版次排序

      2.7 傳記圖書單本數(shù)量版次:哥倫布、文天祥與加里波的

      人物傳記圖書的版次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出版版次累計兩次及以上的傳記圖書有474種,出版版次為1次的為3603種。如圖表所示,再版數(shù)量排前三名的傳記圖書分別為《哥倫布(18版)》、《文天祥(14版)》與《加里波第(13版)》?!陡鐐惒肌放c《加里波第》出版次數(shù)為分別為18版與13版,表現(xiàn)出民國時期讀者對西方世界了解的渴望,也說明此類傳記圖書的精神價值恒久長遠,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文天祥》排名靠前,體現(xiàn)民國國家危亡之際,讀者在歷史中尋求救國之士的愛國之情,出版版次遙遙領先于其他類型的人物傳記。有意思的是,與出版種數(shù)指標相比,在版次指標上,“先時”的圖書反而占有優(yōu)勢。政治領袖類、軍事類人物傳記因為“應時”性太強,又或者其價值帶有太強的當下性、新聞性而無法經(jīng)受時間(版次)的考驗。另外,在出版次數(shù)最多的21種傳記中,商務印書館出版有《哥倫布》《加里波第》《文天祥》《郭子儀》《司馬光》《張良》《朱子》7種。兒童書局出版有《孟子》《管仲》《包拯》《楊椒山》《黃黎洲》《林則徐》《王陽明》7種。由此可見,這兩家出版機構在傳記圖書出版方面的成就斐然。

      3 結 語

      傳記圖書承載的雖是宏大歷史進程中的個體經(jīng)驗與思想,但一系列歷史人物的傳記傳播與接受總體上反映了時代的精神脈絡。對社會歷史發(fā)展影響巨大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文化等領域的杰出人物傳記的出版與撒播,實際上被以“拿來主義”的方式進行吸收利用。通過對傳主信息的多維度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在“先時”與“應時”的關系上,民國時期出版的傳記圖書以“應時”人物居多。在外籍傳主與本國傳主的關系上,民國時期出版的傳記圖書以外籍傳主居多且占有壓倒性優(yōu)勢。在“師夷”與“繼統(tǒng)”,“先時”與“應時”的基本關系上,民國出版的傳記圖書以“師夷”為要,以“應時”人物為主,這是民國傳記圖書出版活動基本特征。民國時期,在學習古代政治、軍事與文化等思想資源的基礎上,讀者更迫切地關切當代歷史人物的行為與思想。另外,除了繼承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資源成分,民國的讀者對海外世界更加感興趣,對西方的政治文明、軍事技術、科學發(fā)明、文化藝術抱有強勁的求知欲。無論是“師夷”與“繼統(tǒng)”,還是“先時”與“應時”,被選擇出版并廣為傳播的傳主身上承載的精神資源都具有強烈的當下性和現(xiàn)實性,都是其時的讀者需要汲取、吸收、學習、利用和轉化的精神燃料。傳主所在領域不一,國籍迥異,但行為標桿與精神內(nèi)涵都是其時的讀者需要的。通過這一點,我們才能夠了解社會歷史情境與人物傳記出版活動之間的關系。傳記圖書作為一種特殊的出版類型,它能通過傳播影響讀者的思想進而影響更廣泛的社會活動,從而成為一種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間接力量。

      注 釋

      [1]James Strouse. Alice James A Family Romance[A]. W. M Runyan, ed. Psychology and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C].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86

      [2]于文.西方圖書史研究中的社會史轉向[J].史學研究,2008(7):10

      [3]謝昭新.論三十年代傳記文學理念和自傳寫作熱[J].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2006(5):145

      [4]阿英,傳記文學的發(fā)展:辛亥革命文談之五[OL].[2017-01-16]. http//www. people.com.cn

      [5][6][7][8]梁啟超.梁啟超傳記五種[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9:282

      [9]郭沫若.郭沫若全集 文學卷(第11卷)[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2:121

      [10]王奇生.民國時期的日書漢譯[J]. 近代史研究,2008(6):58

      (收稿日期:2017-06-13)

      猜你喜歡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中學教育研究述評
      西部學刊(2017年1期)2017-02-16 10:44:49
      淺談民國時期中國畫發(fā)展
      戲劇之家(2017年1期)2017-02-05 13:56:58
      民國時期商務印書館出版域外翻譯文學之探析
      民國時期二胡音樂研究
      從民國社會環(huán)境看文官考試制度的產(chǎn)生
      民國時期新蔡的圩寨
      民國兒童圖書館的發(fā)展及其當代啟示
      民國時期媒體問題應急管理的特點
      淺析民國時期“宛西自治”的歷史背景
      武城县| 江都市| 松滋市| 永吉县| 忻州市| 桐庐县| 万安县| 西和县| 平昌县| 汉川市| 莱芜市| 望谟县| 六盘水市| 凤翔县| 九龙坡区| 象州县| 泸定县| 梁平县| 南漳县| 吉木乃县| 三台县| 林州市| 远安县| 玛纳斯县| 金沙县| 舞钢市| 西藏| 沁源县| 大厂| 汕头市| 万载县| 成都市| 华安县| 屏山县| 铜山县| 鹤庆县| 常州市| 阜新| 蓬莱市| 旬阳县|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