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連
【摘要】落實課程改革理念,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畢生追求的目標。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必須更新觀念,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創(chuàng)造有效的教學情境,開展積極的教學,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 高中數學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141-01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從九年義務教育小學的1+1開始到高中數據函數、概率、統(tǒng)計等,都不像其他學科那樣容易理解,而它卻是學生學習中最重要的一門科目。在整個高中階段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教師要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在認識學科重要性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在不斷的探索和研究中,我們總結出一套既能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又能夠快速,深刻地掌握住數學知識的教學方法。讓我們的高中數學課堂更具生動活潑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1.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的現狀
1.1教學模式單一
新課程改革強調課堂教學模式的多樣性,運用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目前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還未改變這種現狀,教學方法仍處于應試教育之下的灌輸式教學。在教學中,許多教師一味強調例題的解釋,并開展題海戰(zhàn)術。讓學生在大量的練習中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方法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而且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1.2學生缺乏學習的熱情
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要求學生在教學中發(fā)揮主體優(yōu)勢,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過分強調教師的教學,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要作用,灌輸式的教學使原本應該豐富多樣的數學教學看起來死氣沉沉。學生的學習熱情不高。而且,學生沒有積極參與教學的時間和機會。大多數時候都是教師在講話,課堂教學的效果低下。
2.新課改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對策
2.1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
只有學生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活動,才能有效提高學習效果,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合作探究活動是激發(fā)學生以更高的興趣和態(tài)度從事高中數學學習活動的有效手段。鑒于高中數學對學生學習能力有較高要求,教學內容較為困難,合作探究活動的開展也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有效擴大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在高二必修3《統(tǒng)計》一章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課余生活方式”為主題的合作探究活動,將全班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然后讓小組以隨機抽樣,系統(tǒng)抽樣,分層抽樣。對班級或學生的成績進行統(tǒng)計,最終以統(tǒng)計報表或統(tǒng)計報告的形式顯示探究結果。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通過學生與社會的密切聯(lián)系,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會,了解社會需要的基本技能和生存觀念,提高學生的整體能力,提高教學效果。
2.2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促進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數學源于生活。在課堂上,如果教師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興趣的事物引進教學中,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情境,學生就會迅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tài),全身心投入思考和解決問題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挖掘教材中的活動性和創(chuàng)新性因素,努力創(chuàng)造形式多樣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例如:在講解等比數列的通項公式時,可采取實例設疑導入。教師先提出一個通俗而有趣的問題:用一張報紙(厚0.1毫米)對折30次,大概有多厚?如果對折100次呢?在學生做出多種估算后,指出其厚度遠遠超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學生感到驚詫,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于是師生共同分析,推導出通項公式,并計算出厚度。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問題情境,就把復雜、抽象、枯燥的問題簡單化、具體化、通俗化、趣味化,促進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實施。
2.3引導學生總結和反思,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在學習完一個知識點后,學生對知識的總結和整理,是學生思考和掌握知識的過程,也是數學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應深刻理解在教學中學生對知識進行總結和反思的重要作用。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反思和總結數學知識,在反思過程中掌握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筆者要求學生自制一個錯題本,將容易犯錯的題都記錄在錯題本上,記下易錯點和正確的解題思路,并寫下反思過程。通過這種方式,學生的知識和反思將特定于書本,反思過程會更加明確,非常有助于學生知識的掌握,從而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并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新課改下的高中數學教學要以人為本教學為基礎。教師要拋棄過時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認真貫徹新課程改革教學的新理念,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實現高效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陳陽.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3):41-42.
[2]劉寧.針對暴露學生思維過程的高中數學講評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3]余小紅.新課標下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策略研究[J].大觀周刊,2012(45):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