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慧敏
摘 要:《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中指出:“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當以情感教育和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應當營造尊重、接納和關愛的氛圍,建立良好的同伴和師生關系”。幼兒是祖國的未來,在幼兒園的素質教育中如何培養(yǎng)幼兒有愛心,使其形成良好品德不僅是幼兒身心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優(yōu)秀的品格,只有從幼兒時期開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靈中播下愛的種子。
關鍵詞:愛心 滲透 榜樣 理智
目前有些孩子,大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良個性品質,如自私、愛發(fā)脾氣、任性固執(zhí)、聽不得批評、打人、不懂得向人道歉、不愛惜公物、遇到困難愛哭、自私自利等?!爸恢魅?,不知付出;只知愛己,不知愛人”是當前許多孩子的通病,培養(yǎng)孩子愛的情感,讓他們學會關愛他人,懂得感恩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從古到今,關愛他人是一種傳統(tǒng)美德,也是社會未來基本素質的要求,一定要讓孩子學會關心社會、關心他人等,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愛心就沒有合作,沒有了合作,在社會上就無法發(fā)展甚至生存了。所以,我們的孩子失去了愛心,不會愛,那將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愛心的產生,是基于個體的社會性情感需要,它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品質,而是在后天的環(huán)境和教育的熏陶下逐漸形成的習慣性心理傾向,必須在童年時細心培養(yǎng)。對幼兒進行愛心教育,已經是早期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其自我人格的構建、社會的發(fā)展也具有積極地意義。
一、在一日生活中滲透愛的主題
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及各項活動是實施幼兒園德育的主要途徑,“滲透”是幼兒園品德教育實施過程的主要特點,因此,將愛的教育滲透在幼兒游戲、學習、娛樂和日?;顒拥恼麄€過程之中,滲透在幼兒與同伴以及與成年人的各種交往關系之中是最好的手段。從幼兒早晨入園開始,教幼兒使用禮貌用語問好;在組織喝水時,教育幼兒排隊接水,不推擠,不浪費水;區(qū)域活動時,讓幼兒懂得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相互謙讓、與人合作;戶外活動時,帶孩子們撿院中飄落的樹葉、紙屑等,增強幼兒文明意識。要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穿衣、洗臉、吃飯、收拾床鋪等,養(yǎng)成自我服務意識,學會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讓孩子在家中打掃居室衛(wèi)生或就近處買小物品等,增強自我服務能力。在游戲中,讓幼兒懂得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比如在“娃娃家”游戲中,“媽媽”要細心照顧“孩子”,“孩子”要尊重長輩,“奶奶”累了,幫“奶奶”捶捶背,“奶奶”病了送她去醫(yī)院等,孩子們在游戲中扮演著各種角色,逐步認識并理解角色的義務、職責,不斷學習著社會經驗和行為準則,進而使同情心、責任感得到發(fā)展。游戲讓幼兒懂得了尊老愛幼,逐步養(yǎng)成互相幫助的優(yōu)良品質。
二、用榜樣的力量呼喚愛的共鳴
老師的愛猶如一縷春風,吹拂著孩子們的臉龐。仿佛在為孩子們打開一扇扇窗戶,讓他們看到一個色彩斑斕的新世界。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熱愛我的這份職業(yè),我捧出一顆火熱的心去愛他們,熟悉他們,了解他們,關心他們,與他們真誠地交朋友,讓他們感到老師就像媽媽一樣值得信賴。
當孩子剛剛入園想媽媽時,我會用雙手抱抱他們、安慰他們,用好玩的玩具、好看的圖書吸引他們,直到他們的臉上露出笑容;當孩子身體不舒服時,我們會及時來到他們身邊,詢問病情,輕輕的撫摸他們,讓他們不再無助;當孩子因為問題而迷惑不解時,我會給他一個小小的提示,鼓勵他你是最棒的,直到他舒展眉頭。
記得我們班有一個小孩,因為是小班新生,第一天來的時候,我照顧其他孩子去了,就沒顧上她,因此,在以后的幾天里她都不理我,都要找第一天接待她的老師。于是來園時我主動向她問早,上課時,給她一個微笑,課余時和她聊聊天,摸摸她的頭 抱抱她,有意無意的都讓孩子感覺到我是關心她的。前兩天,孩子還是不愿接近我,但漸漸的,聽家長說回家后,她會說:“今天老師對我笑了”。又過幾天她會說“老師摸我的頭了”等之類的話。我知道,孩子在我的關心下,慢慢的改變了,漸漸的接受我了。有一天,她居然主動的走過來跟我說:“媽媽給我買了好吃的糖,明天拿來與你分享。”從孩子的這句話中,我明白了,孩子在我的關心和愛護下已經從心底接受我了。還有一位叫劉甜的孩子,剛入園時,午睡對她來說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中午,孩子們都睡下了,只有她眼里含著淚默默坐在床邊,我走過去小聲問道:“寶貝,怎么了?不舒服嗎?”邊說邊摸她的頭:“沒事啊,是不是想媽媽了?”甜甜看看我說:“我想媽媽,我要摸著媽媽的大手睡覺……。”我從她耳邊說:“在幼兒園,老師就是甜甜的媽媽,你摸著我的手睡好嗎?”以后的日子,每到午睡時,甜甜總是摸著我的手緩緩睡去。一天,甜甜高興的跑到我跟前大聲說:“鄧媽媽,鄧媽媽?!边@時其他孩子也都高興地媽媽,媽媽叫個不停,聽到孩子們雛氣的叫聲,我的眼角濕潤了,心里感到無比欣慰。因此,我覺得,對孩子,關心和愛能融化一切。
三、用理智的行為方式疼愛孩子
幼兒教育工作者,也包括家長在內,為了使新一-代成材,溺愛、嬌慣孩子是絕對使不得的。現在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很多家長對于幼兒所有的怪癖、奢望都得到滿足,久而久之,就會在孩子的心中逐漸形成“只要我要的東西,爸爸、媽媽都可以給我?!本蜁タ酥菩枰囊庾R和能力,長大后也會染上懶惰、任性、固執(zhí)、粗暴等不良品質。這并不是要我們苛刻孩子,對于孩子的合理要求要滿足。愛孩子絕不是單純地把父母或教師的愛給予孩子,而是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要對孩子提出要求,孩子也要對你付出愛,這對培養(yǎng)孩子熱愛他人的品質是很有必要的。對孩子提要求,要考慮孩子的年齡和接受能力。孩子做到了對他提出的要求,我們就要及時的鼓勵他,然后再對他提出新的要求。對孩子的表揚和鼓勵要注意度,不要做了什么事都表揚。如穿衣、洗臉等每天要做的事,教會他后,我們就不要每次再幫他做。我們對他信任,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愛勞動的好習慣。
在幼兒園的品德教育中,愛是永恒的主題,愿所有的教師心中都充滿真愛,把不同的愛獻給不同的孩子,讓我們把真愛的種子播進孩子的心里,相信它能生根、發(fā)芽,并結出喜人的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