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
摘要:體育跳繩課作為一項具有普遍性的體育教育課程,具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以及趣味化的教學內容,因此深受學生的喜愛。在幼師女生的體育跳繩課的教學設計中,教育者需要根據(jù)幼師女生的身心發(fā)展階段和特點來進行跳繩目標的設定,跳繩形式的選擇等工作。在本文中,筆者主要就幼師女生體育跳繩課的教學設計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幼師女生;體育跳繩課;教學設計
在現(xiàn)有的課程教學展開中,教學設計是必要的理論準備環(huán)節(jié)。在教學設計中,需要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首先設定教學目標,進而確定教學的內容以及重難點,并在此技術上設計好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資源配置等內容。在排幼師女生體育跳繩課中,教師也需要根據(jù)跳繩課程的安排、運動能力發(fā)展的要求以及幼師女生的身心特征,確定好整體的教學設計,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率和效果。
一、適應性教學目標的設定
在幼師女生體育跳繩課的教學設計,需要根據(jù)政策規(guī)定、課程特點以及幼師女生的身體特征來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關于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決定》等教育部門下達的指導文件中,均對學生體育運動的時間、指導方式等進行了規(guī)定,因此應該成為目標設定的依據(jù)之一。同時體育跳繩課程自身具有多樣性、綜合性的特點,擁有簡單跳繩、花樣跳繩、單人跳繩以及多人跳繩等分類,因此在目標設定中也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喜好以及課程的需要進行安排。在幼師女生的跳繩運動中,需要將花樣跳繩以及多人跳繩作為學習的重點。課程目標的設定需要參考幼師女生的體能以及運動能力情況,在符合其客觀基礎的條件上,設置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的目標。
此外,教學目標的設定不僅僅是體育教師個人的任務。教師也同樣需要將設定好的跳繩目標分配給學生,利用量化的指標讓學生在每一節(jié)體育課上都能夠充分安排好活動時間。
二、多樣化教學內容的安排
(一)根據(jù)幼師女生的不同特點進行教學內容的安排
為了幼師女生跳繩教學工作提供因地制宜具有差異性的指導,教師需要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師女生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訓練方式。這樣既能夠在花樣跳繩中保護幼師女生的運動安全,又能夠在適宜幼師女生客觀條件的基礎上增強學生身心健康。在實際運用中,教師進行明確的差異化的動作指導后,幼師女生的活動展開更加有目標性,跳繩中不斷增進實力,并在此過程中提升了自身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
(二)以花樣跳繩和多人跳繩為主的教學內容
跳繩運動歷史悠久,具有多樣化的開展形式。在進行教學內容安排之前,教師需要調查這一階段中幼師女生對跳繩運動的喜好和需求?;犹K形式多樣,單人花跳多為編花、雙飛、單腳跳等,多人花樣跳繩多為集體輪流跳或同時跳,并在輪跳中加入抬腳、拍手、摸地等動作。因此花跳更加鍛煉學生的敏捷能力、柔韌性等運動能力,同時也能夠在運動的過程中帶來實踐的樂趣,提升幼師女生自主跳繩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多人跳繩運動的開展能夠提升整個團隊的組織力和凝聚力,提升幼師女生與人溝通和交往的能力。
在花樣跳繩等形式的開展中,為了符合幼師女生的興趣以及成長需要,可以在跳繩的過程中,融入音樂、舞蹈、詩歌等形式,讓跳繩成為一種綜合性的、具有美好文化象征的運動。首先,我們?yōu)榛犹K或者多人跳繩等挑選了多種韻律感強、節(jié)拍性強的流行歌曲,讓幼師女生能夠在跳繩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其次,我們將一些舞蹈動作或者體操動作拆分、簡化,融入了花跳中。幼師女生在集體跳繩中可以在繩子搖起、落下的間隙完成這些動作,使整個跳繩過程更具有肢體的美感。
(三)創(chuàng)新化的教學形式
在幼師女生的體育跳繩課,需要有專門的教師進行統(tǒng)一的指導和教授。但是針對幼師女生的實踐情況和教育資源狀況,教育者可以轉變教育思維和模式,讓幼師女生成為體育跳繩運動的分析者、探索者和實踐者,自我進行花跳形式和跳法的摸索和嘗試。因此,在體育課程中,應該主要分為兩部分進行。一部分是由體育教師對幼師女生進行標準動作的指導,以及跳繩形式和動作的演示。另一部分,是幼師女生的自由活動。在自由活動中,主要是利用小組活動的形式,在組內進行單人跳繩運動以及多人跳繩運動等。為了保證幼師女生能夠有序、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需要將整體的教學目拆分到每個幼師女生的身上,讓其能夠依據(jù)目標自主完成教學任務。同時,在教學場地設置上,需要設置出一片自由活動的區(qū)域,在區(qū)域內有各種跳繩用具和輔助工具,讓幼師女生擁有自主練習以及自由發(fā)揮的創(chuàng)造性空間和余地。
(四)完善教學流程的把控
體育跳繩運動要想深度發(fā)展,想要能夠真正提升幼師女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就必須擺脫現(xiàn)有的主觀化、隨意化的教學現(xiàn)狀和問題,必須打造完整、系統(tǒng)的教學流程,用流程上的管理來不斷規(guī)范教學活動和內容。因此,幼師女生的跳繩運動首先需要跳繩的教學任務、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等通過書面文字固定下來,尤其有關跳繩內容的形式、動作等教學內容,讓幼師女生有學習的理論基礎。其次,幼師女生體育跳繩運動的流程建立需要具有從課前、課中、課后這幾個方面進行指導和規(guī)范。在課前,教師需要將本次課堂的教學目標從整體目標中拆分出來,并根據(jù)目標做好本次花樣跳繩內容的教案規(guī)劃。在課中要進行教學引導,將教師引導和幼師女生自主發(fā)揮相互結合起來。在課后要及時進行教學評估。目前,教師在課后評估和考核上還存在較大的不足,需要加強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因此,相關教育者應該量化設計有關跳繩考核和評估的事宜,在每次體育課程結束后,對幼師女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記錄和評估,并定期進行幼師女生跳繩能力的監(jiān)測和考核,形成完善的教育流程。
結束語
跳繩運動可以在基于興趣發(fā)展的基礎上增強幼師女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并通過多樣化的教學組合,讓整個運動過程更加充滿樂趣,增強幼師女生對于跳繩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設計作為多個環(huán)節(jié)的整合,需要在基于政策規(guī)定、課程特點以及幼師女生的身體特征的情況下,設定目標、完善內容、創(chuàng)新形式。在跳繩體育教育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育角色,不斷提升幼師女生在跳繩運動中的主導性,充分發(fā)揮幼師女生的學習潛能,讓其感受到自主學習的樂趣。
參考文獻:
[1]趙奇,李曼,白潔瓊.上海市幼兒園專用活動室現(xiàn)狀調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6(04)
[2]程妍濤.美國《3-5歲兒童運動課程的適宜性實踐》的內容、特色及啟示[J].體育文化導刊.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