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學中的應用

      2018-10-23 11:35洪芳
      中學教學參考·理科版 2018年9期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教學案例概念教學

      洪芳

      [摘 要]問題導學法是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有效方法,是基于問題的一種學習方法,它是以問題鏈為載體,逐層推進的。研究表明,問題導學法應用于物理概念教學,主要有以下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一是創(chuàng)設情境;二是體驗感悟;三是研究分析;四是概念描述;五是概念應用。運用問題導學法開展物理教學要注重學生體驗;要注重科學方法的滲透;要凸顯邏輯思維之美。

      [關鍵詞]問題導學法;概念教學;教學設計;教學案例;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8)26-0050-02

      “高樹聳云根在地”,根深才能葉茂。物理概念與整個物理知識相比,就猶如其扎地的根。只有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才能牢固掌握物理知識。但在具體的物理概念教學中,不乏教師生拉硬拽地灌輸,讓學生囫圇吞棗地接受,結果往往是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似是而非,似懂非懂,教學效果不甚理想。那么如何有效開展物理概念教學呢?教學研究表明,問題導學法是開展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運用問題導學法進行教學時的教案設計

      1.設計理念

      問題導學法,是受近年來風行于國內(nèi)外教育界的“基于問題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簡稱PBL)的方法啟發(fā)而提出的。PBL強調(diào)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習者合作解決真實的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學習能力。問題導學案的設計理念是:以問題鏈為主線,將結構化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有效整合,逐層推進問題的解決,促使學生在設問和體驗的過程中,形成自主學習的動機和欲望,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方法,逐步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成教學目標?;谏鲜隼砟?,在概念教學中,教師需創(chuàng)設一系列問題,為學生搭建一個個問題臺階,讓學生逐層解答,拾級而上,最終達成解決問題的教學目標。每一個問題都需要具有一定的層次性和驅(qū)動性,問題與問題之間具有關聯(lián)性、邏輯性,并在問題解決的過程滲透科學思想與研究方法。

      2.設計模型

      問題導學法應用于物理概念教學,主要有以下五個基本環(huán)節(jié):一是創(chuàng)設情境;二是體驗感悟;三是研究分析;四是概念描述;五是概念應用。在具體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分析與引導,進行問題遷移,情境再現(xiàn),呈現(xiàn)下一個問題,這樣就可以逐步向既定的教學目標靠近。其基本教學流程如圖1所示。

      二、運用問題導學法進行教學的案例

      以蘇科版九年級物理《磁體與磁場》中“磁場”概念的教學片段為例。在這之前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體驗與初步探究,已經(jīng)了解了磁體、磁性、磁化、磁極等基礎知識,由此進入“磁場”概念的學習。

      1.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在桌子邊上放一條形磁鐵,用細線系一回形針纏在桌邊適當位置的石頭上,使回形針由于被磁鐵吸引而與磁鐵保持一段距離(如圖2)。先后將紙板、玻璃板、塑料板、薄鋁板、薄鐵片等物體放入回形針與條形磁鐵之間,發(fā)現(xiàn)磁鐵能夠隔空吸引回形針,回形針停在半空中不掉下來。

      【問題1】從剛才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學生相互討論、爭論,疑問較多,沒有達成共識。

      2.體驗感悟

      教師:我們親身動手體驗一下,觀察磁極相互靠近時有什么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學生兩兩合作,動手實驗,觀察同名磁極、異名磁極相互靠近時會發(fā)生什么現(xiàn)象。

      體驗活動結束后,教師讓學生交流總結,學生可輕松地得出結論: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教師啟發(fā)學生:磁極相互作用時并沒有直接接觸,請思考下面的問題。

      【問題2】兩個磁極沒有接觸也有力的作用,你猜想是什么原因?

      學生1:磁力是不需要物體接觸的。

      學生2:磁極之間肯定有物體,因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學生3:可能有一種特殊的物質(zhì),我們眼睛看不見。

      經(jīng)過討論,學生大多認為磁極附近存在一種特殊物質(zhì)。教師隨即追問:

      【問題3】用什么方法驗證你的猜想?

      3.研究分析

      學生1:用鐵片、鋁片去靠近,看能不能吸引。

      學生2:用一種高級的儀器去測試。

      教師評價:思路正確,但可以不用高級儀器。

      教師啟發(fā)學生:空氣看不見,我們通過觀察什么現(xiàn)象可以知道空氣的存在?

      學生馬上領悟:與風聯(lián)系起來,風吹樹搖。

      教師引導學生將“磁場”與“風”進行類比。經(jīng)過師生共同討論交流,運用類比和轉(zhuǎn)化的思維方法初步建立起“磁場”概念。圖3為“磁場”類比“風”的思維模型圖。

      4.概念描述

      【問題4】怎樣直觀描述磁場的分布?

      學生活動:將小磁針放在磁體周圍,觀察并畫出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在不同的地方放多個小磁針,觀察并畫出每個小磁針靜止時N極的指向,得到多處磁場方向。

      教師:一個小磁針可以顯示某一處的磁場,要顯示磁體多處的磁場,就需要多個小磁針。如果要知道磁體周圍各處的磁場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理論上就需要無數(shù)個小磁針,怎么辦?我們可以用鐵屑代替小磁針。

      學生活動:用鐵屑代替小磁針,將條形磁體放在鐵屑塑料盒上,輕輕敲擊,觀察磁場中鐵屑的分布,結合小磁針的指向,仿照鐵屑的分布,畫出這些曲線。如圖4所示。

      教師:這些曲線能夠描述磁體周圍的磁場分布情況,我們稱之為“磁感線”。

      描述磁場的方法:一個小磁針,數(shù)個小磁針,更小更多的小磁針,鐵屑,“磁感線”模型。

      5.概念應用

      【問題5】“觀察”相互作用的磁極之間磁場的分布。

      教師:磁場是看不見的,但我們借助“磁感線”模型可以“觀察”到磁場的分布規(guī)律。磁極間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其磁場呈現(xiàn)怎樣的分布規(guī)律?

      學生活動:在桌子上放置一個鐵屑塑料盒,一塊條形磁鐵的N極與另一塊條形磁鐵的S極相互靠近,放在鐵屑塑料盒上面,輕敲桌面,觀察鐵屑的排列情況,直觀顯示出異名磁極相互吸引時的磁場分布,如圖5所示。再將兩條形磁鐵的N極相互靠近,重復剛才的實驗,可以觀察到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的磁場分布,如圖6所示。

      三、運用問題導學法進行教學后的反思

      1.注重學生體驗

      有些物理知識比較抽象,單用語言很難讓學生理解,所以要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物理知識,形成豐富的感性認知,搭建學習階梯。在磁場教學中,首先設置條形磁鐵吸引回形針的問題情境,再讓學生體驗磁極間的相互作用,是為了引出問題:磁極間沒有接觸也有力的作用,是什么原因?用什么方法驗證?從而引入磁場概念的學習。學生第一次接觸到“場”的概念,“場”無法直接觀察到,需要感受體驗。磁極間的作用是舊知,但可從體驗中獲取感悟:磁體周圍存在一種看不見的物質(zhì)——“場”。創(chuàng)設體驗性問題,可以從熟知的事物喚醒興趣,從熟知中獲取新知,讓學生學得順利、學得有效。

      2.注重科學方法的滲透

      科學方法的滲透,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方法,幫助學生厘清學習物理的思路與方法。在當前初中物理教學中,需要滲透的科學方法主要包括控制變量法、轉(zhuǎn)化法、物理模型法、觀察比較法等,這些科學研究方法可以應用在不同知識點的學習中。有些物理現(xiàn)象無法用肉眼看到,如磁性、磁場,而采用了一定的科學方法,就能讓學生觀察、了解事物的本質(zhì)。在“磁場”概念的教學中,除了多處用到觀察比較法外,在“問題3”中重點滲透了轉(zhuǎn)化法,并且從思維難度上設置了不同的梯度,讓學生在自主探索與不斷思考的過程中加深對物理本質(zhì)的理解。

      3.凸顯邏輯之美

      問題導學呈現(xiàn)的不僅僅是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更重要的是呈現(xiàn)嚴密的邏輯結構。片段與片段之間,問題與問題之間,相互銜接,螺旋上升,展現(xiàn)物理知識結構的邏輯之美。本節(jié)課中設置的問題鏈,可引導學生挖掘物理知識間的邏輯之美,提高學生知識、能力、素養(yǎng)等方面的水平。特別是“問題4”,描述磁場的方法是以邏輯推理的方式設問的,由此引導學生體驗、感悟各實驗之間的邏輯性,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

      [ 參 考 文 獻 ]

      [1] 吳志明.“基于生活的問題導學策略”的實踐研究 [J].江蘇教育,2015(1):37-39.

      [2] 晉興強,吳偉. 磁感應強度概念教學之我見[J].中學教學參考,2018(2):43-45.

      [3] 傅美. 試述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導學法[J].中學教學參考,2012(32):39.

      (責任編輯 易志毅)

      猜你喜歡
      問題導學法教學案例概念教學
      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促進初中化學定量觀建構的教學案例
      對初中數(shù)學課程概念教學的求真與探微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的應用
      漫談小學數(shù)學的概念教學
      小學數(shù)學“反思型” 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吴忠市| 北碚区| 崇阳县| 余干县| 阳原县| 西吉县| 芦溪县| 凤庆县| 通榆县| 昌宁县| 威宁| 额济纳旗| 于都县| 博白县| 龙胜| 唐海县| 依兰县| 河南省| 筠连县| 兴义市| 南郑县| 广西| 多伦县| 太原市| 右玉县| 安图县| 壶关县| 台安县| 望都县| 西盟| 嘉黎县| 蓬安县| 东乡族自治县| 道真| 瑞丽市| 西峡县| 丹阳市| 塔城市| 会同县| 桦甸市| 息烽县|